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0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研究了通过共享同一寄主卵,短管赤眼蜂Trichogramma pretiosum体内共生的Wolbachia被水平传递到拟澳洲赤眼蜂T. confusum体内后,Wolbachia对新宿主拟澳洲赤眼蜂的影响。结果表明: Wolbachia的侵染能使拟澳洲赤眼蜂进行不完全的产雌孤雌生殖,增加拟澳洲赤眼蜂子代雌性比例,但却导致了雌蜂寿命缩短和繁殖力降低的生理损失。Wolbachia感染的当代处女蜂及其建立的种群连续5代(F1~F5),其子代雌蜂百分率分别为79.17%、76.60%、68.66%、72.58%、68.15%和64.06%,基本上呈现出逐代降低的趋势,并越来越接近对照的63.85%。处女蜂及F1~F5代雌蜂的平均寿命分别为4.33、5.50、5.60、6.68、7.32和7.50天,而未感染交配雌蜂寿命为7.59 天;处女蜂及F1~F5代雌蜂平均产卵量分别为11.33、70.00、86.41、93.90、102.92和124.38粒/雌,除F5代外,均显著低于未感染交配雌蜂的产卵量134.81粒/雌。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Wolbachia新宿主拟澳洲赤眼蜂对寄主小菜蛾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Wolbachia的侵染具轻微干扰拟澳洲赤眼蜂嗅觉反应的负面影响。未感染Wolbachia的拟澳洲赤眼蜂及Wolbachia供体短管赤眼蜂对寄主小菜蛾具较强的嗅觉反应,其雌蜂在小菜蛾腹部鳞片正己烷提取液和小菜蛾卵表正己烷提取液处理区内滞留时间显著或极显著长于对照区。而感染Wolbachia的拟澳洲赤眼蜂F2代和F3代雌蜂,尽管在小菜蛾腹部鳞片正己烷提取液处理区内滞留时间比对照区长,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其F2代雌蜂在小菜蛾卵表正己烷提取液处理区内滞留时间与对照区相比,也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随Wolbachia在拟澳洲赤眼蜂种群中垂直感染代数的增加,拟澳洲赤眼蜂对寄主小菜蛾的嗅觉反应恢复正常,在Wolbachia感染后的 F4~F6代,雌蜂在两种提取液处理区内的滞留时间均显著或极显著长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992.
拟壁钱属Oecobius和壁钱属Uroctea蜘蛛之间系统发生关系存在一定的争议.为从分子水平探讨两属间系统发生关系,本研究测定了5科6种蜘蛛的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并联合来自GenBank的8科8种蜘蛛16S rRNA基因序列数据重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拟壁钱属和壁钱属间遗传距离(28.1%)明显大于复杂生殖器类(Entelegynae)蜘蛛属间遗传距离的平均值(22.9%);与目前大多数文献把拟壁钱属和壁钱属并在一个科的观点相反,本研究重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两属不是姊妹群.作者建议把拟壁钱属和壁钱属分别重新划回拟壁钱科Oecobiidae和壁钱科Urocteidae.系统发生树还验证了简单生殖器类(Haplogynae)蜘蛛、复杂生殖器类蜘蛛各自的单系性以及筛器类(Cribellate)蜘蛛的多系发生,同时本文的结果还对圆网蛛类(Orbiclariae)单系发生及RTA类群单系发生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93.
记述了分布于中国东洋区的拟花托摇蚊属Stempellinella 1新种:裸拟花托摇蚊 Stempellinella depilisa sp.nov.正模♂,福建省上杭县步云山,1993-05-05,王新华采.本种与本属已知种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肛节(第9)背板不具有中区长刚毛.同时本种个体小;触角比只有0.47.文中对Cranston等(1989)提出的属级鉴别特征作了修订.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994.
宽额甲属分类研究(鞘翅目,拟步甲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宽额甲属Ascelosodis昆虫进行了分类研究.描述采自中国西藏3新种,即小粒宽额甲A.granata sp.nov.,郑氏宽额甲A.zhengi sp.nov.和班戈宽额甲A.baingoinana sp.nov..给出了已知种名录和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995.
碱度和pH对西藏拟溞存活、生长和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度为16±0.5℃和盐度15.5±0.5的条件下,研究了碱度和pH对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Sars)存活、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拟溞的24h半致死pH为4.18和10.84;48h半致死pH为4.37和10.71;24h和48h半致死碱度分别为529.43mmol/L和503.69mmol/L。西藏拟在培养液的pH7—8时,生长率和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H7时,西藏拟溞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3014/d。pH8时次之,为0.2924/d。西藏拟溞在各碱度组中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差异不显著。碱度为11.9mmol/L时,西藏拟溞产幼前发育期最短,为18.70±0.65d。在碱度11.9和18.9mmol/L时,其产卵率为1.1671和1.1877,高于其他各组。西藏拟溞在碱度为7.54mmol/L组中的rm最高,为0.3425/d,其他各组的rm在0.2889—0.3276/d之间。西藏拟溞生存的最适pH为7—8,最适碱度为4.75—18.9mmol/L。  相似文献   
996.
报道了采自大兴安岭达尔滨湖及其周围沼泽水体的硅藻门桥弯藻科中国新记录植物9种1变种,分别为新箱形桥弯藻新月变种Cymbella neocistulavar.lunataKrammer、近箱形桥弯藻Cymbella subcistulaKrammer、疏纹内丝藻Encyonema paucistriatum(Cleve-Euler)Mann、普通内丝藻Encyonema vulgareKrammer、尖锐弯肋藻Cymbopleuraacuta(Schmidt)Krammer、英吉利弯肋藻Cymbopleura anglica(Lagerstedt)Krammer、线形弯肋藻Cymbopleura linearis(Foged)Krammer、十字形弯肋藻Cymbopleura stauroneiformis(Lagerstedt)Krammer、泰尼弯肋藻Cymbopleura tynnii(Krammer)Krammer、两尖拟内丝藻Encyonopsis amphioxys(K櫣tzing)Liu et Shi。其中两尖拟内丝藻Encyonopsis am-phioxys(K櫣tzing)Liu et Shi为新组合。对这些种类进行了光镜观察,部分种类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对其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记录了它们的生境特征。  相似文献   
997.
记述采自我国云南的拟犁沟茧蜂属Aulosaphoides van Achterberg 1新种:黄痣拟犁沟茧蜂A. flavistigmus, sp. nov.,并制定了该属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黄痣拟犁沟茧蜂 Aulosaphoides flavistigmus,新种(图 1~6) 新种外形似拖氏拟犁沟茧蜂 Aulosaphoides topali(Papp),但新种:1)翅痣单色,黄色;2)背面观复眼长度约为上颊长度的1.2倍;3)颚眼距长度为上颚基宽的2.0倍;4)腹部第3背板鳃叶状端缘的中央凹入浅(图4);5)基节前沟仅中段存在(图2)等特征可与后者区别。正模:♀,云南勐仑,1988-Ⅸ-14,黄居昌采。  相似文献   
998.
记述西藏贞琵甲属Agnaptoria Reitter2新种:黑头贞琵甲A.nigriceps,sp.nov.和单刷贞琵甲A.apicopilosa,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海带提取物褐藻糖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机体免疫力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36头初始体重为(7.43±0.12) kg的健康仔猪,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12头。日粮处理组分别为不含抗生素的基础日粮组、抗生素组和褐藻糖胶组;试验期为28d。评价褐藻糖胶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通过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与免疫相关的指标;通过16S rR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检测试验第0、14和28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日粮添加褐藻糖胶可降低试验0–14 d仔猪耗料增重比(P0.05),但对试验全期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褐藻糖胶日粮后,仔猪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仔猪饲喂抗生素和褐藻糖胶日粮后,血清IL-22含量显著降低。试验第14天,抗生素组和褐藻糖胶处理组中Bacteroidetes数量呈上升趋势(P=0.07);试验第28天,抗生素组和褐藻糖胶处理组Actinobacteria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褐藻糖胶处理组Bacteroides属的菌群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结论】日粮添加褐藻糖胶提高了断奶仔猪纤维养分消化率和拟杆菌属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并且降低了促炎性细胞因子IL-22含量,这有助于缓解仔猪的断奶应激反应,建立稳定健康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000.
一株具有高除草活性的真菌菌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发病毛竹上分离的一株病原真菌为研究材料,经生物测定发现该菌产生的粗毒素具有很强的除草活性,具有开发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根据形态学特征和rDNA ITS测序分析,该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