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21.
Li QJ  Li WB  Chen XL 《生理学报》1998,50(1):49-54
本文应用神经元自发放电触发的迭加平均法,研究了猫中·间脑结合部内侧区神经元与眼球下斜肌运动神经元(inferiorobliquemotoneurons,IOMNs)之间的突触联系。电刺激同侧或对侧中·间脑结合部的Forel'sfieldeH(FFH)的内侧区(A7~Ag),在IOMN池内记录到兴奋性单突触电场电位。应用FFH神经元的自发放电作为触发信号,将此放电引起的IOMNs的电位变化进行迭加平均,结果亦获得一兴奋性单突触电场电位。这些结果表明,中·间脑结合部内侧区神经元与IOMNs之间存在兴奋性单突触联系,其作用为启动眼球的垂直运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控制感染、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无创通气治疗。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及酸碱度(pH)等动脉血气指标。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以及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CO_2,PaO_2,pH,FVC,PEFR及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_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PaO_2与pH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O_2低于对照组,而PaO_2与pH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PEFR及FEV1明显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舒利迭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的疗效及其对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舒利迭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BNP和hs-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而对照组的疗效为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PaO2和PH明显提高,观察组的提高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而两组的PaCO2、BN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舒利迭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其机理可能与降低BNP和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偏头痛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意义及相关性;观察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对偏头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测定126例偏头痛患者和12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水平;联合治疗组中有66名患者,单一治疗组有60名患者。联合治疗组患者每晚服用盐酸氟桂利嗪10mg并且早、晚各服用尼美舒利分散片100mg,单一治疗组患者给以100mg安慰剂代替尼美舒利,其他相同。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分级、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偏头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中有3例患者治愈,36例患者显效,23例患者有效,4例患者无效;单一治疗组中无治愈患者,23例患者显效,19例患者有效,18例患者无效,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的增高与偏头痛的发生有关,联合使用盐酸氟桂利嗪和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明显,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25.
研究一类带时滞的脉冲周期捕捞的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利用Gaines与Mawhin的迭合度理论中的连续定理,以及一些先验估计,得到了所研究的系统至少存在一个正周期解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6.
果糖.1,6-双磷酸酯酶(FBPase)是糖异生途径中的关键酶,在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首次从橡胶树中克隆并获得胞质型HbFBPase基因,其全长cDNA序列1541bp,包含一个1017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3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保守的FBPase活性位点、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结合位点及金属离子结合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bFBPase蛋白无导肽酶切位点,不具有跨膜结构域,且为亲水蛋白,推测该蛋白可能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HbFBPase基因在叶中高表达,胶乳及种子次之。进一步分析HbFBPase基因在非光合库组织胶乳(产胶细胞的细胞质)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受割胶、伤害处理调控,推测其在橡胶树胶乳糖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了橡胶烃的生物合成调控。此外,HbFBPase基因表达受多种植物激素如乙烯(ET)、脱落酸(ABA)、茉莉酸(JA)、植物生长素(2,4.D)、水杨酸(sA)及赤霉素(GA)的调控。本研究初步揭示HbFBPase是橡胶树胶乳糖异生作用的关键酶,是胶乳糖酵解及橡胶合成的负调控因子,为探讨胶乳糖异生与橡胶烃合成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胶乳糖代谢的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27.
迭裂黄堇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藏药迭裂黄堇的根中分得5个生物碱,经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四氢紫堇萨明(Ⅰ)、四氢黄连碱(Ⅱ)、紫堇球茎碱(Ⅲ)、紫堇萨明(Ⅳ)和黄连碱(Ⅴ)。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及诱导痰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CV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7),对照组患者给予舒利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肺功能、免疫功能、诱导痰炎性介质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呼气峰值流量(PEF)、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CD8+以及诱导痰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CVA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降低诱导痰炎性介质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清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COPD合并P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法舒地尔与舒利迭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血清BNP、CRP、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pre、FEV1/FVC、PaO_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pre、FEV1/FVC、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aCO_2、SPAP、Tei指数、血清BNP、CRP、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PaCO_2、SPAP、Tei指数、血清BNP、CRP、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舒利迭治疗COPD合并PAH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肺动脉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0.
椭圆异木在粤北晚三迭世地层中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