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摘要 目的:对比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疗效及对术后下肢力线和创伤应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共计75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OWHTO组(n=40)和TKA组(n=35)。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应激指标和术后下肢力线改变情况。结果:OWHTO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TKA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TKA组(P<0.05)。OWHTO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低于TKA组,ROM、HSS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OWHTO组术后3 d、术后7 d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低于TKA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股胫角(FTA)下降,髋-膝-踝角(HKA)升高(P<0.05)。两组术后6个月FTA、HKA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OWHTO、TKA这两种治疗方案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具有相当的疗效,均可有效改善下肢力线,但OWHTO的创伤小、应激程度轻。  相似文献   
62.
人类膝关节软骨-骨性连接即潮线结构,与骨关节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详细了解潮线的正常结构功能及组织学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骨关节疾病的发病机理,为疾病的的治疗和研究提供解剖学和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
从老龄生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逐渐升高的角度来看,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还是很有说服力的。正是由于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及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不断破坏,才让机体最终走向衰亡。不过,这个学说只说明衰老过程的中间环节有自由基的参与,但它并没有给出衰老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未能解释为什么衰老会使自由基增多,而且自由基增多的情况也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带跟骨异体跟腱一期联合重建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不稳定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们于关节镜下应用带跟骨异体跟腱一期联合重建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不稳定患者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17~45岁,平均22.3岁;右膝6例,左膝5例。患者在排除手术禁忌后,分别在关节镜下采用带跟骨异体跟腱一期联合重建后交叉韧带(PCL)、内侧副韧带(MCL)、前交叉韧带(ACL)和外侧副韧带(LCL)。结果:术后所有切口均于2周后I期愈合。1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24个月,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2.2±3.5,升至84.5±6.2分,其中A级9例,B级1例,C级0例;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有术前的41.7±6.5分,升至82.3±10.3分。术前与术后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有显著差别(P〈0.05)。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与术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带跟骨异体跟腱一期联合重建治疗膝关节脱位能够较好的恢复患者膝关节稳定和活动范围,具有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血清生物标记物与膝关节单纯性滑膜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4例膝关节单纯性滑膜炎患者为滑膜炎组,6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透明质酸、软骨寡聚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滑膜炎评分采用术中关节镜下Ayral评分,分别在术前及术后三周对所有患者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滑膜炎组血清透明质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软骨寡聚蛋白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yral滑膜炎评分≥60分组血清HA、VEGF含量显著高于Ayral滑膜炎评分<60分组(P<0.05).术后3周,滑膜炎患者的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的明显改善(P<0.05).HA含量的高低与lysholm评分差值具有相关性(P<0.05,r=0.743).VEGF含量高低与lysholm评分差值呈负相关(P<0.05,r=-0.494).结论:滑膜炎患者血清HA、VEGF的含量与滑膜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均有关,对早期诊断膝关节单纯性滑膜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诊断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6.
摘要 目的:研究兔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膝关节本体感觉、残端血运及膝关节腔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80只新西兰兔进行研究,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作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各40只。模型组建立单侧ACL损伤模型,空白对照组仅切开关节。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4周、8周时膝关节本体感觉、残端血运及膝关节腔u-PA水平的差异。结果:模型组新西兰兔术后2周、4周、8周时的体感诱发电位(SEP)、肌电图(EMG)潜伏期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而SEP、EMG波幅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模型组新西兰兔术后2周、4周、8周时的残端组织微血管密度分别为(2.04±0.24)n/mm2、(2.75±0.61)n/mm2、(1.60±0.33)n/mm2,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34±0.24)n/mm2、(1.34±0.25)n/mm2、(1.35±0.26)n/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新西兰兔术后2周、4周、8周时的膝关节液u-PA水平分别为(173.97±14.29)pg/mL、(188.37±15.82)pg/mL、(171.38±14.76)pg/mL,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58.02±10.18)pg/mL、(157.68±10.20)pg/mL、(157.37±10.0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损伤后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膝关节本体感觉、残端血运及膝关节腔u-PA含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7.
摘要 目的:探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抗体L148M在碘乙酸(Monoiodoacetate,MIA)诱导的膝关节炎(Kee osteoarthritis,KOA)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MIA组和L148M组。采用关节腔注射20 mg/mL MIA诱导KOA小鼠模型。手术后2周,L148M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L148M(10 mg/kg)处理。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番红O染色、OARSI评分和Micro-CT分析评估小鼠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qRT-PCR检测CCR2、MCP1、MMP-1、MMP-3、MMP-13、COL10、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INOS、COX-2、Collagen II和Aggrecan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VEGFA和Ang-1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Micro-CT血管造影分析软骨下骨血管形成数量。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L148M组小苏软骨细胞数和关节软骨厚度均高于MIA组。番红O染色显示,L148M组小鼠基质降解小于MIA组。L148M组OARSI评分显著低于MIA组(P<0.05)。micro-CT扫描结果表明,L148M组小鼠软骨和软骨下骨结构完整,没有明显病理损伤。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MIA组相比,L148M组小鼠COL10、MMP1、MMP3和MMP-13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与MIA组相比,L148M组小鼠Collagen II和Aggrecan表达水平升高,INOS和COX-2表达水平降低(P<0.05)。疼痛行为学分析显示,与MIA组相比,L148M组小鼠行进距离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均降低(P<0.05)。micro-CT血管造影分析显示,L148M小鼠组微血管数量和体积明显低于MIA组(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L148M组小鼠VEGFA和Ang-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MIA组(P<0.05)。结论:L148M通过抑制软骨下骨异常血管生成,缓解关节炎症疼痛;并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减轻软骨和软骨下骨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视觉模拟评级法对于关节置换手术后镇痛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比不同疼痛评估方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治疗中的KSS评分及患肢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改变情况及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结果:使用视觉模拟评级法指导组取得了更好的膝关节活动情况的改善,同时其用镇痛药物药剂剂量较少,两组KS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视觉模拟评级法对于关节置换手术后镇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减少镇痛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69.
冯会成  黄迅悟  孙继桐  胡明  常青 《生物磁学》2011,(10):1904-1906,1884
目的:探讨膝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至2009年共35例单膝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喀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给予药物治疗,同时行关节镜下检查及清理术;B组13例,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改善情况。结果:关节镜治疗组22例病例中无关节镜手术并发症发生,关节镜治疗组在Lysholm、VA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方面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膝痛风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有较显著的特点,膝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为药物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0.
张志  范玉伟  张郭瑞  张东  虢剑 《生物磁学》2011,(24):4961-4964
目的:探讨联合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和持续静脉镇痛的多模式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60例拟行单侧TKA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术前48 h开始服用塞来昔布(西乐葆)200 mg/次,每天2次。实验组患者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术后给予持续静脉镇痛(continuous intravenousanalgesia,CIA)。对照组患者没有运用关节周围注射药物,仅给予术后CIA。记录术后CIA用量、各时间点静止视觉模拟疼痛评分(rest visual analogue score,RVAS)、被动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passive visual analogue score,PVAS)和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同时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1)实验组术后24、48 h内PCA的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术后4、8、12、24、48 h的RVAS和24、48 h的P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两组间RVAS和PVA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实验组术后第1、2、3 d的RO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l、2 w两组ROM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主动屈膝到90?所需的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实验组中恶心、呕吐和追加药物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伤口感染、延期愈合及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联合使用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和持续静脉镇痛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可以有效的缓解TKA患者术后早期的疼痛,促进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减少了单一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该方案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TKA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