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6-苄氨基嘌呤对小麦叶片中脱落酸降解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分裂素(CTK)与脱落酸(ABA)对于植物的许多不同代谢过程都有相反的生理效应。(Fo—untain等1976;Krawiarz等1977;Biddington等1977)。用含有CTK和ABA的溶液处理植物材料时,常可以在多种植物中观察到拮拉作用(Longo等1978,1981,黄海等1984)。这一现象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兴趣(Longo等1981)。很明显,这种拮抗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1、CTK和ABA可能对植物的某些代谢过程有相反的作用。2、这两种激素之间可能有相互作用,即彼此加速对方的降解或转化。Even—chen等(1975)发现,用CTK处理烟草叶时,可以降低组织中ABA含量。Gepstein等(1980)发现,大麦叶片在黑暗中进行离体培养时,ABA含量上升7倍,预先用激动素处理可以阻止叶片中ABA含量的增加。然而这些工作都未能说明,在植物体内CTK的作用究竟是抑制了ABA的合成还是加速了ABA的降解。本文以小麦叶片为材料,人工喂入ABA,观察了喂入的ABA在组织中的降解以及6—苄氨基嘌呤(6BA)对喂入的ABA体内降解的影响,并对6BA促进ABA降解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脱落酸(ABA)具有调节植物快速响应逆境的重要功能。植物细胞中ABA核心信号通路由ABA受体PYR1/PYLs/ RCARs、A类碱性蛋白磷酸酶PP2Cs和Snf1相关蛋白激酶SnRK2s组成。活性氧(ROS)和Ca2+是保卫细胞中的重要第二信使, 调控ABA诱导的气孔关闭。该文对保卫细胞中核心ABA信号蛋白的调控以及ROS和Ca2+介导的ABA信号转导等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旨在阐明保卫细胞中ABA信号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3.
Ubiquitination in Abscisic Acid-Related Pathwa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biquitination is emerging as a tight regulatory mechanism that is necessary for all aspects of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all eukaryotes. Recent genomic and genetic analysis in Arabidopsis suggests that ubiquitination may als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plant response to the phytohormone abscisic acid (ABA). Many components of the ubiquitination pathway, such as 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 ubiquitin ligase E3 and components of the proteasome, have been identified or predicted to be essential in ABA biosynthesis, catabolism and signaling. In addition, the ubiquitination-related pathway, sumoylation, is also involved in ABA signaling. We summarize in this report recent developments to elucidate their roles in the ABA-related pathway.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豌豆种子吸胀过程中脱水耐性的变化模式。种子在吸胀初期迅速吸收水分,然后缓慢吸收直到平台期。电解质渗漏速率在吸胀初期增加直到11h,然后随着吸胀下降。在吸胀过程中,种子的萌发率逐渐增加,种子和胚轴的脱水耐性逐渐丧失,10%和50%的种子和胚轴被脱水致死的含水量明显增加。赤霉素和脱落酸处理改变豌豆种子的萌发特性,提高胚轴的脱水耐性。研究结果表明,吸胀的豌豆种子脱水耐性的丧失是一种数量性状,正常性种子吸胀后脱水耐性的变化能够作为种子顽拗性研究的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95.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identified and cloned OsDHODH1 encoding a putative cytosolic 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 (DHODH) in rice. Exp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OsDHODH1 is upregulated by salt, drought and exogenous abscisic acid (ABA), but not by cold. By prokaryotic expression, we determined the enzymatic activity of OsDHODH1 and found that overproduction of OsDHODH1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tolerance of Escherichia coil cells to salt and osmotic stresses. Overexpression of the OsDHODH1 gene in rice increased the DHODH activity and enhanced plant tolerance to salt and drought stresses as compared with wild type and OsDHODHl-antisense transgenic plants. Our findings reveal,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cytosolic 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 is involved in plant stress response and that OsDHODH1 could be used in engineering crop plants with enhanced tolerance to salt and drought.  相似文献   
96.
拟南芥非生物胁迫应答基因表达的调节子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  麻浩 《生物技术通讯》2009,20(2):273-278
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植物中由诸如干旱、高盐和低温等环境胁迫因子诱导的几个基因具有多种功能。大多数干旱应答基因是由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诱导的,但也有少数基因例外。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基因表达中的干旱应答基因的分析表明,至少存在4个独立调节系统(调节子)。对典型胁迫诱导表达的一些基因中启动子的顺势作用元件和影响这些基因表达的转录子也已进行了分析。已经分离出与脱水效应元件/C重复序列(DRE/CRT)顺势作用元件结合的转录因子,并命名为DRE结合蛋白1/C重复序列结合因子(DREB1/CBF)和DRE结合蛋白2(DREB2)。在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DREB1/CBF过量表达可增加其抗寒、抗旱和抗盐碱的能力。DREB1/CBF基因已成功地在许多不同作物中得到应用,从而提高作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与胁迫反应相关的其他转录因子的研究也正在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97.
植物激素脱落酸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春鹏  李娜 《植物学通报》2006,23(6):718-724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和对多种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反应。有关ABA受体的研究已经在检测受体位置、纯化ABA特异性的结合蛋白和克隆ABA受体基因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工作。最近相继发现一种RNA结合蛋白FCA和一种编码Mg离子螯合酶(Mg-chelatase)H亚基的CHLH作为两种不同的ABA受体分别调控植物的开花时间和介导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的气孔运动。本文从实验策略的角度重点分析总结了研究脱落酸受体相对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同时就有关的研究结果给予了评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以湘研15号辣椒为材料,研究了脱落酸(ABA)与镉(Cd^2+)在辣椒米实不同发育时期对辣椒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处理后辣椒素、维生素C含量变化与POD活性以及叶片光合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湘研15号辣椒植株经ABA与Cd^2+处理后果实中辣椒素含量峰值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0.4%与61.4%,POD活性均显著升高,二者处理后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POD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后叶片光合速率均有下降趋势。ABA处理后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在转色期比对照降低12.8%~21.7%,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值显著增加;Cd^2+处理后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在转色期比对照减少18%~25%,红熟期减少13%-26%,叶片叶绿素相对值在红熟期之前比CK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9.
种子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各种遗传和外界因素的调节,显著影响农作物特别是禾谷类作物的种子活力和产量与质量。脱落酸(ABA)是调控种子发育和萌发最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其活性水平、信号转导及其LAFL网络在种子发育包括胚胎发生和成熟过程的调控中起关键作用。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ABA调控种子发育的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ABA代谢和信号转导对种子发育的调控,ABA与种子成熟转录因子(AFL-B3、FUS3、ABI3、LEC2等)的作用,以及ABA在种子发育中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为深入理解种子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从而提高种子的活力、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0.
黄腐酸对冬小麦幼苗IAA、ABA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用酶联免疫(ELISA) 法测定了黄腐酸(FA) 处理后冬小麦幼苗吲哚乙酸(IAA) 、脱落酸(ABA) 的水平。结果表明,FA 能使IAA、ABA 水平增加,这与FA 能刺激植物生长、抑制气孔开启是一致的,而且FA 与这两种激素都没有协同作用。说明FA 既能直接对植物起作用,也能通过改变内源激素水平间接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