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01.
探讨NGAL与KIM-1联合检测和PCT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患者中急性肾损伤(AKI)发生中的作用。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101例重症患者,其中脓毒症AKI组61例,非AKI组40例,通过分析NGAL、KIM-1和PCT在2组患者中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合与ACR指标对比分析,评价NGAL、KIM-1和PCT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显示,所有脓毒症AKI患者均检测出明显更高的尿NGAL生物标志物水平(67.32μg/g Cr)。尿KIM-1和尿NGAL水平升高与患者ACR升高均呈正相关(p<0.001),而在脓毒症AKI患者中PCT和ACR之间观察到显著的负相关(r_s=-0.102 5, p=0.307)。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发现,NGAL和KIM-1值显示出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直接成比例的关系(p≤0.01)。进一步检查NGAL、KIM-1和PCT标志物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表明,PCT值似乎与临床结果没有很强的相关性。尿KIM-1联合NGAL在早期检测脓毒症AKI中具有较大的预测价值;PCT是有希望的脓毒症标志物之一,但不足以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在肾功能下降的患者中通过PCT进行脓毒症的临床诊断需要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202.
目的探讨细菌性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nCD64)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表达水平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我院诊治的305例细菌性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急诊科脓毒症相关病死率评分(MEDS)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中低危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外周血nCD64、MIP-1α表达水平,分析nCD64、MIP-1α对细菌性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性脓毒症患者血清nCD64、MIP-1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高危组患者血清nCD64、MIP-1α水平明显高于中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CD64、MIP-1α均与MEDS评分呈正相关(r=0.636、0.650,P0.05),同时nCD64、MIP-1α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r=0.781,P0.05)。nCD64对细菌性脓毒症的诊断效能高于MIP-1α(Z=2.654,P=0.014)。结论外周血nCD64、MIP-1α表达水平可反应细菌性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对细菌性脓毒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3.
目的 探究恶性肿瘤合并血流感染(BSIs)患儿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病原菌耐药情况及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1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3例恶性肿瘤合并BSIs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析不同种属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我院恶性肿瘤合并BSIs患儿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居多(63.11%);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0.55%),常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9.27%)、肺炎克雷伯菌(12.84%)、金黄色葡萄球菌(11.93%)。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均保持了良好的敏感性。合并脓毒症患儿的年龄、qSOFA评分(≥2分)、Pitt菌血症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及多重耐药(MDR)细菌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发生脓毒症患儿(均P<0.05)。此外,qSOFA评分(≥2)和MDR细菌感染是促使恶性肿瘤合并BSIs患儿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患儿并发BSIs的病原菌以革...  相似文献   
204.
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 BA)对脓毒症动物的诸多器官发挥保护作用。然而,白桦脂酸是否能改善脓毒症大鼠的心血管功能,其机制如何,尚不清楚。本研究给予雄性SD大鼠灌胃白桦脂酸(25 mg/kg/d, 5 d)预处理后,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10 mg/kg)诱导脓毒症。腹腔注射LPS 6 h,对大鼠进行心功能超声检测,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CK-MB)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Western印迹测定心肌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质p62与LC3Ⅱ、AKT自噬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结果发现,白桦脂酸预处理显著提高了脓毒症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P<0.05),改善了心肌组织结构,也明显降低了血清cTnI、CK-MB、TNF-α、IL-1β和IL6水平(P<0.05);白桦脂酸明显减少了脓毒症大鼠心肌p62表达(P<0.01)并增加了LC3Ⅱ表达(P<0.001),显著下调了p-AKT (Thr308)、p-AMPKα (Ser485/...  相似文献   
205.
杨青  唐岫 《生理学报》1995,47(2):155-164
本研究证明,脓毒症(结扎盲肠及穿刺,CPL)大鼠心肌肌膜腺苷酸环化酶(AC)的活性及其部分纯化的AC最大活性,在早期脓毒症(ES,CLP后9g(时明显增高,在晚期脓毒症(LS,CLP后18h)时明显降低。其心肌肌膜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亦呈现类似变化。ES和LS大鼠心肌肌膜AC的增敏和失敏与PKC的激活和抑制有关。上述AC和PKC的双相变化不是肾上腺能β-受体和α1-受体系统依赖的。ES大鼠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