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2篇
  免费   1157篇
  国内免费   1052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544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人巨细胞病毒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HCMV-AD_(169)株实验感染昆明系和BALB/C系小鼠,攻毒后感染急性期BALB/C系小鼠的死亡率(28.57%)高于昆明系小鼠(5.26%)。两种不同品系小鼠的临床症状和HCMV导致的病理损害脑钙化无明显差异。昆明小鼠的发病率(94.74%)高于BALB/C小鼠。  相似文献   
52.
大脑两半球功能上的不对称是人脑结构和认知的主要特征,生理学上简称大脑优势,扼要简述了大脑优势的研究历史,方法和脑功能不对称的理论,指出了在此领域研究工作中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
APC基因是1991年被发现的一类肿瘤抑制基因,它被定位于人第5号染色体5q21处。APC基因如发生缺失或突变,则易患直肠肿瘤,并伴有部分先天痴呆的病例。本工作在孟帆已获得的APC基因在豚鼠中的同源cDNA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它的亚克隆,并利用原位杂交和RNA酶保护分析的方法,对它在脑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APCmRNA主要在海马、大脑和小脑中表达;嗅球中杂交信号稍弱,脑干中最弱。海马中阳性细胞主要是锥体细胞,小脑中则主要是内层颗粒细胞。在一个月大的豚鼠胚胎的脑中也观察到相似的表达型式。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神经发育和先天痴呆发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4.
人TNFα分子N末端,C末端结构的修饰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金丽  李新 《遗传学报》1995,22(5):329-335
  相似文献   
55.
苗雪梅  冯周琴 《蛇志》1995,7(3):4-6
采用青龙胶丸治疗脑梗塞后慢性脑功能不全50例。结果表明,在连续治疗3个月后,慢性脑功能不全所致的头痛、头晕、失眠、生活主动性减退、对周围事物反应能力减退等症状的有效率均达80%以上。神经心理学检查证实其对指向记忆、联想学习、人像特点联想回忆、认识能力等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提示青龙胶丸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粘度,具有抗凝、解聚、溶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认为是其对慢性脑功能不全发挥较好治疗作用的药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6.
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脑中钙调神经磷酸酶及其底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听源性癫痫大鼠发作后其脑内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及其底物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改变,以PNPP为底物测CaN的活力,用间接ELISA测CaN的含量,SDS-PAGE和2-D-PAGE并放射自显影的方法研究脑内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发现与正常大鼠相比,听源性癫痫大鼠发作后,脑内CaN的含量并没有改变,但比活力下降,其底物的磷酸化状态也有改变,其中一个30kD蛋白磷酸化程度明显降  相似文献   
57.
肿瘤领域的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肿瘤领域的细胞凋亡研究谭立军,汤雪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室200025)1引言细胞凋亡不同于细胞坏死,可以通过形态学观察、DNA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手段来显示。细胞凋亡本质是由基因编程控制的细胞主动“自杀”过程,也叫程序性细胞死亡,但其确切...  相似文献   
58.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2例乳腺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和雌激素受体的状态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32例中p53蛋白阳性18例,阳性率56.3%,18例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者阳性13例(72.2%)3而14例无转移者阳性5例(35.7%)二组阳性率差异显著(PMO.05)。32例中雌激素受体阳性17例,18例伴转移者阳性8例(44.4%);14例无转移者阳性9例(64.3%)。结果表明,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结合雌激素受体的检查,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一个有价值的标志。  相似文献   
59.
用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人天然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在人胚胎肺纤维母细胞(HEF)和Hep-2细胞系上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抑制进行比较观察。病毒包括不同型别的腺病毒5株,单疱病毒Ⅰ型(HSV-I)1株,鼻病毒1株,仙台病毒1株,VSV1株。结果提示TNF-α和IFN-α均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TNF-α的抑毒作用能被TNF-α申抗和IFN-β单抗完全去除,被IFN-α单抗部分去除TNF-α的抗病毒效应。TNF--α中和试验的结果提示:TNF抗病毒活性仍为IFN-β诱生所介导。  相似文献   
60.
LC—CW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干酪乳酸杆菌细胞壁成分,研究其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00μg-LC-CW,ip,连续4天,可明显抑制小鼠S180腹水瘤移植物的生长,抑瘤率为54%。增强IL-2诱导的LAK杀伤活性。可明显促进小鼠NK杀伤活性,明显促进小鼠T细胞转化,促进ConA和PHA-P诱导的IL-2产生,促进SIL-2R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