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1.
对山西中部种植的不同夏玉米群体株间相似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一夏玉米群体内部植株的单叶面积、叶层距、单叶光合势、单叶干物质等在不同叶位上的分配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株间相似性,其中,单叶面积分配比例的相似性稳定性地高于其它指标,分析其原因为群体对个体各个指标的调节能力不同所致。各个指标依叶位的分配规律均可极显著地配置相应的数学模型。此研究可以为夏玉米群体生长状况的测报工作和模糊模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12.
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养分流失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孟庆华  杨林章 《生态学报》2000,20(6):1028-1033
通过两年的定位实验,研究了三峡库工我5种代表性土地利用方式对养分流失的重要性。寝实验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养分年输出总量有较大的变异,其变化趋势为坡地农田>梯田农田>梯田农田>坡地果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与系统径流量和含沙量的相关性都达到5%显著性水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其径流养分输出占系统养分总输出的比例明显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系统N、P、K的径流输出影响显著。三峡库区脆弱生  相似文献   
913.
水稻苗期根系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系不仅是水稻吸水吸肥和支持地上部的重要器官 ,同时也是许多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器官 ,发达的根系是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基础〔1,2〕。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杂交水稻之所以高产稳产 ,其生理基础之一就是其根系发达 ,吸肥吸水能力强 ,生理代谢旺盛 〔3,4〕。由于对根系的观测很烦琐 ,因此在过去的育种实践中很少将其列入育种计划。今天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使得育种学家能较简便地对根系性状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改良〔5,6〕。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水稻…  相似文献   
914.
桂滇黔脆弱生境草地农业系统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 ,由于特定的地质、地貌、气候、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因子的综合作用 ,使这里的原始喀斯特森林自然地理景观 ,逐步演变成了现代的土地石漠化、物种简单化、生境脆弱化现状[1,2 ]。对于这样的脆弱生态环境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在现有高度密集的人口压力下 ,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其环境进一步恶化和当地经济的贫困化[3]。近年来有些研究指出[4~ 7],草地农业对于恢复和改善退化土地的生产性能 ,提高大农业系统的生物学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尤其在我国西南贫困山区 ,发展草地农业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环境、资源、…  相似文献   
915.
研究影响计算两DNA指纹偶然匹配率的亚群体结构,首次提出随机漂移各亚群体单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服朋参数为(p1(1-θ)/θ,p2(1-θ)/θ,…pm(1-θ)/θ)的Dirichlet分布的假定(p1,p2,…,pm为随机漂移初始频率,θ为近交系数),证明依分布产生亚群体,其结构、性质与群体遗传理论、样本理论一致;将该分布应用于DNA指纹数据,得到了其它方法的类似结论。  相似文献   
916.
不同作图群体对显隐性分子标记位点的作图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位点组合和位点的有效性,发展了一种对使用3种不同的作用图群体作图显隐性分子标记的作图效率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所评价的结果是,双单倍体(DH)群体的作图效率最高,自交群体(F2群体)与回交群体的作图效率相同,因此使用双单倍体群体作图不仅所用费用低,而且作图速度快,但只有在极少数植物中能获得双单倍体群体,对于那些不能获得双单倍体的动植物物种而言,可使用自交群体或回交群体作图。如果作高密度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17.
918.
内蒙古7个群体优势眼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1年间4次调查了内蒙古7个群体3 247例优势眼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7个群体中右优势眼出现率约为70%~80%。呼和浩特回族、阿拉善蒙古族右优势眼出现率明显低于其他5个群体;(2)右优势眼出现率无性别间差异;(3)优势眼与惯用手这两个性状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Abstract: A survey on distribution of eye preference of 3247 cases among seven groups in Inner Mongolia were carried out from 1987 to 199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The right-eye preference showed a frequency of 70%~80% in seven groups. The Hui ethinc group of Huhhot city and Mongols of Alashan League had a obviously lower frequency of this trait than the other five groups.(2)The frequency of this trait showed no sexu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3)There wer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eye preference and handedness.  相似文献   
919.
920.
六种鲤科鱼类耳石形态以及在种类和群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描述了6种鲤科鱼类的耳石形态特征,并利用耳石形态的测量性状,对其种类特征进行了判别分析。其中,对张氏(卜夕又鱼)、长鳍吻鮈、圆口铜鱼、宜昌鳅(鱼它)和鲫的判别正确率为100%,异鳔鳅(鱼它)的判别正确率为90.91%,6种鱼类的平均判别正确率达到了99.1%,说明了鱼类的耳石形态特征可以用于鉴别种类。三个区域鲫群体的平均判别正确率为68.9%,显示三个区域鲫群体的耳石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