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3,angptl 3)是血管生成素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家族成员,因其与该家族成员有共同的结构特征而得名,即氨基端与分泌相关的信号肽,介导同源寡聚体形成的螺旋样结构域,一段短的连接肽和羧基端介导配体活性的纤维蛋白原样结构域。Angptl 3是一种分泌蛋白,其mRNA主要在人、鼠的肝脏表达。目前研究表明angptl 3的生物学效应表现在两方面:调节血管生成和脂质代谢。它对血管生成的诱导作用较弱,而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较显著,因而在心血管病领域受到极大关注。本文将就angptl 3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2.
ω-6和ω-3类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两种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人体内的很多生理病理过程均涉及到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它们在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和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催化下产生的过氧化代谢物。环氧合酶和脂氧合酶催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是复杂的生化过程,会产生一系列的自由基产物。这些自由基产物又会与蛋白质、DNA和RNA结合,从而导致很多生理功能的改变。然而一直以来,缺乏合适的分析方法来有效分离和鉴定这些自由基产物,限制了人们对环氧合酶和脂氧合酶,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在生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直到最近,才出现了对COX/LOX催化产生的活泼自由基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报道。这里将对一种可以用来鉴定体外脂类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产物的自旋捕捉-LC/ESR/MS联用技术的发展与改进过程进行综述。这种新颖的LC/ESR/MS联用技术首次使得直接检测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生的自由基成为可能,这对自由基的生理学作用研究是一个重大突破,为人们在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作用以及环氧合酶和脂氧合酶催化的脂质过氧化方面的研究带来了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73.
Morris水迷宫在啮齿目动物的空间学习与记忆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研究表明摄食抗氧化剂能够增强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本文目的在于研究构树黄酮对昆明小鼠的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用构树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对小鼠灌胃4周,然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这表明构树黄酮能显著增强小鼠的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同时研究还表明构树黄酮对小鼠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4.
人羧酸酯酶1(Human carboxylesterase 1,HCE1)是丝氨酸水解酶多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一种参与肝脏外源物质解毒及代谢的肝羧酸酯酶。HCE1还能参与人体内胆固醇酯和游离脂肪酸的运输和代谢过程,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就近十年来人羧酸酯酶1的分子结构、药物代谢、毒物代谢、脂质代谢及早期诊断肝细胞肝癌等功能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5.
腺苷-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公认的重要能量感受酶。其作用与多个代谢途径有关,尤其在脂类营养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AMPK对脂质代谢的调控通过多个信号通路进行,涉及到骨骼肌、肝脏、乳腺等多个组织。对AMPK调控脂类营养代谢机理的研究为2型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症、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靶点,但AMPK在奶牛乳腺组织的研究较少,其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方面潜能巨大。  相似文献   
76.
植物磷脂酶D基因表达与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脂酶D (PLD)是一种重要的磷脂水解酶,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磷脂酶D能激活许多重要的细胞生理功能,包括调控细胞膜的重建、跨膜信号传导及细胞内调控、细胞骨架组装、防御反应以及种子萌发和植物的衰老等。对磷脂酶D的基本特性、磷脂酶D基因特异性表达模式及其活性抑制与植物衰老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探讨和展望了今后植物磷脂酶D基因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段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模型组(M组),每组分为5个亚组,包括2h、6h、12h、24h、48h,每亚组大鼠5只.观察各组血NGAL,β2-微球蛋白及血尿素氮,肌酐的变化.结果:M组血NGAL于再灌注损伤后早期(2h)即开始升高,于24h达高峰,至48h仍高于正常(P<0.05);β2-微球蛋白于12h升高至48h达高峰(P<0.01);尿素氮于6h升高于48h达高峰(P<0.01);而血肌酐则于48h才显著升高(P<0.05).病理显示:M组2h时可见受损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扩张、刷状缘消失,至6h时少量上皮细胞脱落、变性甚至坏死,管腔内可见坏死脱落的细胞碎屑,蛋白管型出现,12h时可见间质水肿压迫至管腔明显狭窄,于24h、48h可见蛋白管型显著增多.结论:血NGAL可作为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敏感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8.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脂质与脂蛋白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拟于2012年7-8月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本次会议预计参会人数300~400人,是脂质领域规模最大的全国性专题学术会议。会议主题为:"创新脂质科学研究,推动转化医学发展"。我们很荣幸地邀请了十几位在脂质、脂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检验医学、临床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双氯灭痛胶浆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双氯灭痛胶浆治疗组(Ds)、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和正常对照组(N),术后分别于12、24和36h处死,观察血清淀粉酶、SOD、CAT、NO、丙二醛(MDA)、核因子κB(NF-κB)、及胰腺大体病理及光镜下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淀粉酶、NF-κB、NO、MDA、胰腺组织的Hughes评分均明显降低、SOD、CAT、明显升高(P<0.05).结论:双氯灭痛胶浆对大鼠SAP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等前致炎物质的释放,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胰腺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及其活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0.
甘肃玉门红柳峡早白垩世下沟组的介形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描述了甘肃玉门红柳峡下沟组的介形类化石共5属4亚属、13种。其中1新属、6个新种、1个比较种。根据介形类特征和地理分布,推测下沟组的时代为早白垩世巴列姆期;同时结合玉门红柳峡下沟组的岩性特征,认为该组为淡水微咸水河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