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51.
物种多样性地理格局的能量假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成因是生物地理学和宏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解释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 人们提出了多种假说, 其中讨论最多的是能量假说。该假说认为,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受能量控制。根据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能量假说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生产力假说(productivity hypothesis)、水分—能量动态假说(water–energy dynamic hypothesis)、环境能量假说(ambient energy hypothesis)、寒冷忍耐假说(freezing tolerance hypothesis)以及生态学代谢假说(metabolic theory of ecology, MTE)。本文系统介绍了每种能量假说的含义、所使用的能量形式及表征变量, 以及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并对不同形式的能量假说进行了比较,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每种能量假说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各自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2.
 运用涡度相关(Eddy covariance)开路系统、树干液流(Sap flow)、土壤水分以及微气象观测系统, 于2006年生长季(5~10月)对北京大兴区永定河沿河沙地杨树(Populus euramericana)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水量和能量平衡进行了连续测定; 分析了该系统能量平衡闭合水平及其组分分配特征, 不同水分条件下蒸发散及其各组分变化过程和分配特征, 以及影响蒸发散的主要环境因子; 并对组分求和法、土壤水分平衡法与涡度相关法测得该生态系统生长季蒸发散总量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生长季内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闭合水平较高, 能量平衡各组分在不同土壤水分环境条件下所占比例变化较大; 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 潜热通量在可利用能量分配过程中占优势, 显热通量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占可提供能量的比例比潜热通量大。雨季到来之前, 土壤蒸发与植被蒸腾强度相差较小; 进入雨季后, 土壤深层水分得到补偿, 植被蒸腾显著增强而土壤蒸发强度减弱。涡度相关法所得的总蒸发散量与基于树干液流法等组分求和法得到的蒸发散结果较接近, 分别为513和492 mm。土壤水分平衡法的观测结果略高于前二者的观测结果, 雨季研究界面以下的土体也有水分交换是该方法高估蒸发散的主要原因。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表明, 蒸发散以及蒸腾的变化过程对净辐射的响应程度比对饱和水汽压差高; 水分条件较好情况下, 蒸发散以及蒸腾的变化过程与水汽压差关系不明显, 说明水分充足时, 水汽压差不是蒸散强弱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853.
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一节教学中,组织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分别研究各生命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建立、分析、研究能量流动模型,总结归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及能量流动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提高节约粮食的意识,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展科学思维并形成系统观、物质与能量观.  相似文献   
854.
南方山地人工草地群落结构组建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CCA排序技术,定量分离了刈割和放牧下环境、空间、生物和随机因素对亚热带山地人工草地群落结构组建的贡献,分析了不同管理制度下的群落.环境关系.放牧和刈割条件下,与环境因素有关的群落结构变化分别为27.4%、25.9%(其中环境因素独立作用分别为18.9%、19.8%),空间因素解释的变化分别为32.5%、24.2%,生物及随机因素造成的变化分别为48%、56%.说明放牧削弱了生物学过程(主要是物种相互作用和种子扩散)对群落结构组建的作用,增强了空间因素的影响.空间因素主要是通过与环境因素耦合(改变直接环境的空间分布)对群落结构组建起作用、刈割条件下,群落结构和物种多度沿环境变化呈梯度分布.放牧条件下,环境因素与群落、物种的关系比较复杂,不同干扰程度的群落小斑块向不同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855.
松乳菇菌丝生长营养需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进行初步研究。试验表明,松乳菇菌丝生长最佳碳源是蔗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对菌丝生长,微量元素有抑制作用,而维生素则稍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56.
黑素皮质素受体对动物采食量和能量稳态的调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蒋思文  彭健  熊远著 《遗传》2002,24(2):223-226
黑素皮质素受体是G-蛋白耦联受体超家族成员。5个黑素皮质素受体基因已经被克隆和鉴定,并有不同的组织分布和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了黑素皮质素受体3和受体4基因调控采食量和能量稳态的研究进展。 Abstract:The melanocortin receptors are members of the super-family of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To date,five melanocortin receptor genes (MC1R-MC5R) have been cloned and characterized.These receptorsdiffer in their tissue distributions and physiological roles.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roles of MC3R and MC4R in regulation of food intake and energy homeostasis.  相似文献   
857.
羊草种群生物量和能量生殖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仁忠  祖元刚 《植物研究》2001,21(2):299-303
从构件入手,研究了生长季羊草种群根茎、营养枝和生殖枝及其构件的生物量和能量分配及季节动态,结果表明种群营养枝和生殖枝的生物量和能量分配没有显著的颉抗关系,但营养枝和根茎生物量和能量分配比例间呈显著的颉抗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种群根茎、营养枝和生殖枝及构件的生物量和能量分配比例间的差异基本不显著,而且季节动态趋势一致,即生物量分配和能量分配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858.
动物长期能量收支理论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阐述了持续代谢率和持续代谢范围的概念,并介绍有关制约因子的4种假说:食物可利用性假说、外周制约假说、中心制约假说以及同形态椹制约假说。此外,还就持续代谢率的进化原因、实验验证的方法和结论,以及与最小维持消耗(BMR)的关系和机制进行了分析。持续代谢率对动物生活具有影响,具有生态学意义。最后,分析了本领域未来的4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59.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860.
增强的UV—B辐射对麦田生态系统能量累积和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 《西北植物学报》2000,20(3):387-391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 ,模拟 UV- B辐射 ( UV- B,2 80~ 31 5nm)增强对麦田生态系统能量累积和流动的影响。在 5.31 k J· m- 2 UV- B辐射下 ,春小麦群体不同生育期叶、茎、根、穗、粒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降低 ,各部位热值没有显著变化 ,各部位能量累积和总能量累积显著降低。能量累积与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与热值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可能生物量比热值对能量累积的贡献更大。 UV- B辐射显著降低春小麦群体能量输出 ,可能导致麦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