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足月胎膜早破(PROM)孕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足月胎膜早破(PROM)孕妇50例为实验组,并根据破膜时间将足月破膜孕妇分为3个亚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采用高敏CRP试剂盒,测定不同组别孕妇中CRP水平。结果:入院时,胎膜早破各亚组中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破膜时间的增加,各亚组中的CRP水平及WBC计数也逐渐升高,且3个亚组之间也分别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应用抗生素3d后,CRP出现显著下降,与正常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WBC计数在应用抗生素后的3d时间出现下降,但与入院前相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CRP检测在判断孕妇胎膜早破、指导临床用药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2.
张莉    杨持    王宝忠  杨珍 《生态学报》2008,28(5):2365-2365~2371
研究新生儿呼吸道微生态学,探讨各种生态因子对新生儿咽部微生物定植的影响.确定健康新生儿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以及新生儿咽部的优势菌种.选择37例足月生产、无任何家族遗传病及感染性疾病、发育正常的健康新生儿及其母亲,进行定位定性测定.结果:①人类呼吸系统微生态平衡的最初建立与生产方式有一定关系,剖腹产新生儿无菌,正常产30%左右的新生儿带有母亲产道的正常菌,但在出生后3~4d即完全被以链球菌属为主的咽部正常菌所替代,不会表现出任何病症;②喂养方式对有益微生物的定植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③季节对呼吸系统微生态平衡的建立有很大影响,冬季的北方,农村以烧煤或燃柴为主要的取暖方式,室温不稳定,空气污染严重;城市集中供暖,室温稳定,但相对湿度不够,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在鼻咽部生存,免疫力稍有下降就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这也是冬春季北方新生儿生存率低于夏秋季的原因所在.④游泳对有益微生物的建群有帮助,但无决定性作用;⑤胎膜早破组新生儿咽部微生物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检出菌的种类多,条件致病菌比例高,这势必给新生儿的呼吸道感染提供了条件.新生儿呼吸系统微生态平衡的最初建立是诸多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生产方式、喂养方式、游泳对微生物的建群影响不大,而季节和胎膜早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陈丽仙 《蛇志》2004,16(2):47-48
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俗称“早破水”,即临产前胎膜破裂,现对我科收治胎膜早破病例的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胎膜早破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胎膜早破可能是由单一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近年来的研究不断证实感染是胎膜早破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提示细胞粘附因子-1、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可能是预测胎膜早破,尤其是合并感染的胎膜早破的可信指标.  相似文献   
15.
叶倩  邹莉  崔英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11):1330-1336
目的分析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失衡与胎膜早破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方法从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获得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失衡与胎膜早破发生风险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截止为2020年3月。根据特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研究,所有研究的设计和质量都用NOS进行评估,计算具有95%置信区间(95% CI)的优势比(OR)。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观察组2 939例,对照组4 5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胎膜早破发生相关的因素有细菌性阴道病(BV)(OR=2.54,95% CI 2.11~3.05,P<0.0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OR=2.03,95% CI 1.65~2.49,P<0.05)、解脲支原体感染(UU)(OR=2.75,95% CI 2.27~3.34,P<0.05)、衣原体感染(CT)(OR=5.16,95% CI 3.38~7.88,P<0.05)、滴虫性阴道炎(TV)(OR=4.68,95% CI 2.42~9.06,P<0.05)。结论妊娠期间阴道微生态失衡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其中BV、VVC、UU、CT和TV增加了胎膜早破发生的风险,因此应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生物蛋白胶封堵合并宫颈环扎术治疗胎膜早破,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明确该技术治疗胎膜早破的疗效。方法:我院产科共收治妊娠<30周胎膜早破患者48例,采用生物蛋白胶封堵合并宫颈环扎术治疗胎膜早破,观察治疗后孕妇羊水指数,胎儿双顶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及孕妇的副反应。结果:在本次封堵治疗过程中均一次封堵成功,没有不良反应发生,所有孕妇术后阴道流水情况均明显改善,其中有2例孕妇术后1周阴道流水停止。所有孕妇术后羊水漏出量均明显减少,B超检查显示羊水指数均在(6±2)cm,胎儿每周双顶径增长均达到(0.15±0.02)cm,延长孕周最短(5±2)w,10例早产,38例继续妊娠至37 w。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为(2000±260)g,无1例发生NRDS。同期没有进行宫颈内封堵仅行药物保胎治疗的10例孕妇,胎龄延长最长达到10 d,最短者24 h内出现早产分娩,早产儿平均体重1400 g,均发生NRDS,有2例放弃治疗,4例在NICU行治疗,最终因各种并发症死亡。48例行封堵治疗孕妇未发生过敏反应,无阴道出血及产后出血和感染等。结论:应用生物蛋白胶结合宫颈环扎术治疗胎膜早破,手术操作简单,可延长了孕周,提高了新生儿成活率,无不良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HCA)孕妇血清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AT)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PPROM孕妇86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HCA分为HCA组(n=46)和非HCA组(n=40),HCA组包括轻度(n=16)、中度(n=15)和重度(n=15),同期选择来我院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4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孕妇产前血清NE、Ox-AT及IL-8水平,对比其在不同组孕妇间的差异,分析HCA与PPROM孕妇的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HCA组及非HCA组孕妇血清NE、Ox-AT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HCA组均显著高于非HC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CA的程度加重,孕妇血清中NE、Ox-AT及IL-8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与HC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32、0.694、0.787;均P0.05)。HCA组中孕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及早产儿肺炎率明显高于非HCA组,而Apgar评分显著低于非HC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E、Ox-AT及IL-8与PPROM合并HCA孕妇的发生、发展有关,及时检查上述指标有助于改善此类孕妇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吴玲 《蛇志》2017,(1):29-30
目的观察不同孕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期待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同孕龄胎膜早破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孕龄不同分为28~31周组(A组)和31+1~35周组(B组),两组均实施期待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期待治疗时间较B组明显延长(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新生儿预后比较,A组围生儿呼吸窘迫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采取期待治疗的效果显著,孕龄越大,治疗效果越理想,对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孕妇阴道微生态及血清IL-10、IL-22、NF-kB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4例胎膜早破孕妇为胎膜早破组,100例正常孕妇为正常孕妇组及100例正常未怀孕妇女为正常妇女组。比较3组对象阴道分泌物各细菌阳性率、阴道微生态状态及各组间血清IL-10、IL-22、NF-kB水平。对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微生态失衡与血清IL-10、IL-22、NF-kB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组孕妇阴道乳杆菌(79.8%)、大肠埃希菌(48.8%)、溶血葡萄球菌(22.6%)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和正常妇女组(均P<0.05)。胎膜早破组患者阴道pH(6.87±0.75)、阴道微生态失衡率(40.5%)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和正常妇女组,H2O2阳性率(11.9%)低于正常孕妇组(21.0%)和正常妇女组(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膜早破组孕妇血清IL-10、IL-22、NF-kB水平[(51.28±6.58)pg/mL、(45.91±7.13)pg/mL、(30.47±3.27)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和正常妇女组。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IL-10、IL-22、NF-kB水平与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微生态失衡呈正相关(r=0.657、0.692、0.732,P<0.05)。结论 孕妇阴道微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引起阴道菌群失调及血清免疫因子的变化,可能是引发胎膜早破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erane,PROM)所致孕妇绒毛膜羊膜炎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胎膜早破引起的绒毛膜羊膜炎主要致病菌的病原学特征,为围产期感染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597例破膜时间大于24小时的PROM孕妇的胎膜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597例破膜时间大于24小时的PROM孕妇的胎膜细菌培养中,86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14.41%;培养阳性病例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3.26%(63/86),革兰氏阳性菌球菌占34.88%(30/86),培养最多的菌种是大肠埃希菌,占60.47%(52/86)。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敏感。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PROM相关的绒毛膜羊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应根据病原学特征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