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董玉芬 《蛇志》2005,17(3):210-211
以电视腹腔镜技术为主的微创泌尿外科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目前已在国内外普及开展,但此项技术仍可发生术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我院2002-2004年共作肾上腺囊肿和肾囊肿切除术20例,1例发生术后大出血,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2.
摘要 目的:总结26例中国先天性晶状体异位患者的基因诊断及晶状体异位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2020年3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来自不同家系的双眼先天性晶状体异位患者26例共52眼。收集详细临床资料,提取外周静脉血全基因组DNA,应用靶向基因捕获技术筛查晶状体异常相关基因突变对所有患者进行基因诊断,采取微创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记录视力、人工晶状体位置及主要并发症,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为汉族,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21.2±15.2)岁。25例患者存在FBN1突变,1例为GJA8突变。22例(84.6%)可确诊为马凡综合征,3例诊为"潜在马凡综合征"。42眼采取微创晶状体-玻璃体切除类手术,7眼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类手术。有31眼(59.6%)存在视网膜变性行网膜激光光凝。平均随诊时间(15.7±3.7)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0.30±0.16及0.21±0.11)均高于术前(0.76±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92,P<0.001;t=13.171,P<0.001)。术后所有眼的人工晶状体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未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人工晶状体脱位、人工晶状体偏位、继发性青光眼、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马凡综合征是此26例中国人先天性晶状体异位的主要病因,FBN1基因突变检测可为确诊提供有力证据,微创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393.
目的:对比解剖性肝叶切除手术(AH)与非解剖性肝叶切除手术(NAH)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PH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49),对照组给予NAH治疗,研究组给予AH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黑色素瘤抗原-1(MAGE-1)m RNA、甲胎蛋白(AFP)m RNA阳性表达、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8d的MAGE-1 m RNA、AFP m RNA阳性表达率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NAH术式相比,AH治疗PHC患者可有效减轻肝功能损害,下调MAGE-1 m RNA、AFP m RNA阳性表达,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转移发生率。  相似文献   
394.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肝细胞癌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解剖性肝切除,两组术后都常规化疗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前后血清谷氨酸转移酶(ALT)与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或缩短(P0.05),术后3个月的膈下积液、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胆漏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前血清ALT与AS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的ALT与AST值都明显升上(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ALT与AS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到2015年8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8.33±3.11)个月,而对照组为(12.46±2.19)个月,较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减少近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且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95.
《生物磁学》2012,(20):I0004-I0004
长期以来人们听见阑尾炎三个字马上想到的是手术切除。但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不是所有的阑尾炎患者都要手术,对许多只有简单发炎症状的患者来说,也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疗,这与手术相比不仅方便。在抗感染方面还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