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4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72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带鱼初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5μmCAR/PDMS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带鱼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质联用仪分析鉴定各阶段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种类、相对质量分数等。原料鱼中检出57种化合物,风干6d的鱼肉中检测出61种化合物,以醇类、醛类、酮类、烷烃或烯烃类为主,总质量分数达75.16%。醛类、醇类、酮类、酯类等化合物对鱼肉的风味贡献较大,风味物质的形成与脂类、蛋白质等的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952.
目的:探讨IL-17和sICAM-1与COPD之间的关系,观察COPD患者和对照组血浆中IL-17、sICAM-1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30例COPD病例组(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25例正常对照组,测定肺功能;采集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IL-17及sICAM-1的水平。结果:1、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中IL-17的浓度(202.56±68.52pg/mL)明显高于稳定期的浓度(160.56±53.53 pg/mL);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浆中IL-17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浓度(68.12±12.41pg/m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中sICAM-1的浓度(255.78±141.50ng/L)明显高于稳定期的浓度(170.68±97.70ng/L);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浆中sICAM-1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浓度(56.62±18.01ng/m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IL-17与sICAM-1的水平均升高。COPD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患者血浆中IL-17与血浆中sICAM-1呈正相关(r=0.981,P0.05;r=0.664,P0.05)。结论:IL-17、sICAM-参与了COPD的发病,并且IL-17、sICAM-1水平可能与COP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53.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肺减容术(LVRS)已经显示,在对筛选的不均一性肺气肿病人的治疗中,可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运动能力和呼吸困难症状.然而肺减容术作为外科治疗,存在着潜在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因而出现了无须开胸、创伤性小的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LVR)治疗.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1.使用单向活瓣促使靶段肺萎陷,2.向靶段肺内注入封堵液,以促其肺不张并纤维化,3.通过支气管开窗术以增加呼出气量.其目的都是获得LVRS益处,而减少LVRS的手术创伤及风险.尽管目前还缺少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但BLVR治疗已展现了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将为治疗肺气肿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954.
目的:提高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对我院10例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符合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6例患者通过纤支镜活检确诊,4例通过刷检及痰培养结果临床诊断,纤支镜下主要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息肉样肿物或伪膜性气道支气管炎,经伊曲康唑口服治疗,10例患者均能达到临床治愈.结论:侵袭性肺曲霉病症状不典型,纤支镜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于轻中症患者,伊曲康唑口服治疗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955.
组织工程基本含义是单用或将细胞、细胞因子和生物材料复合以后应用于体外的组织构建与体内组织发生.随着干细胞和祖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组织工程培育功能健全的可用来替换的肺组织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但目前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本文就组织工程肺生成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56.
目的:观察经气管移植内皮祖细胞(EPCs)在烟雾暴露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小鼠中的分布及分化.方法:体外分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于EGM-2MV培养基中培养并鉴定.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PBS干预组及COPD+EPCs干预组;香烟烟雾暴露90 d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模型;烟雾暴露结束后,COPD+PBS干预组及COPD+EPCs干预组分别经气管注入30 μ LPBS和30 μ L细胞悬液(含1×105个CM-DiI标记EPCs).移植后观察30 d处死小鼠,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在肺内的分布及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广谱细胞角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PCs移植后30d可见EPCs分布于肺血管及气道,部分细胞表达上皮特异标志广谱细胞角蛋白.结论:EPCs移植后可定植COPD模型小鼠肺血管及气道,且可能转化为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957.
目的:研究基于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计算机辅助诊断算法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降低对肺结节的漏诊率,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方法: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算法,利用直方图统计特性对数据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像素的邻域特性,将数据样本对各聚类中心约束条件为1,改变为隶属度之和为样本总数.用改进的FCM对肺实质图像进行分割,将分割后的图像应用区域标记算法去除小面积区域.利用肺结节的关键特征,提取可疑区域.结果:运用改进算法后,区域分割效果更好.仿真结果证明算法很好的将"线"形或分枝状结构的血管去除.结论:改进的FCM有很好的实时性和对噪声的鲁棒性,分离血管后,将可疑区域在原图标记出来,使医生的工作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958.
目的:建立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中有关物质的HPLC法.方法:C18色谱柱(250mm×4.6mm,粒度:5μ m),甲醇-0.03mol/l磷酸二氢钾(70:30)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262nm.结果:三批样品(080201、080202、080203)对应的有关物质量分别是0.14%、0.10%、0.0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中的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959.
NaCl与干旱胁迫对银沙槐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沙槐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程度NaCl与干旱胁迫对其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探讨银沙槐幼苗对NaCl与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结果显示,随着单一干旱、盐分及其交叉胁迫程度的增加,幼苗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上随NaCl与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各胁迫水平下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在各种重度胁迫处理下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重度干旱与不同盐分交叉胁迫下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银沙槐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在其抗旱耐盐性上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幼苗在盐旱交叉胁迫下表现出交叉适应性.  相似文献   
960.
不同处理的豚草残留物对小麦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豚草是一种危害性恶性入侵杂草,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本实验主要研究了燃烧及未燃烧的豚草残留物及其水浸提液对小麦的化感作用,探讨了是否可用燃烧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弱豚草残留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豚草的残留物及其水浸提液均对小麦的早期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残留物水浸提液对苗长的影响较残留物大,说明豚草残留物的化感物质可能是一些水溶性的物质,水的浸提使植物体中的一些化感物质得到了较完全的释放;混有豚草残留物的土壤的理化性质也发生变化,且随着土壤中豚草残留物浓度的增加,土壤的pH、电导率、有机碳含量及酚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抑制了小麦幼苗的生长,其中酚酸是其主要化感组分之一;通过对燃烧和未燃烧的豚草残留物的化感作用比较研究发现,燃烧过的残留物与未燃烧的残留物对苗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因此不能用燃烧的方法消除豚草残留物对本地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