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内皮素对麻醉大鼠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调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 DP  Fan ZZ  He RR 《生理学报》1998,50(2):163-175
在27只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麻醉大鼠,观察了内皮素(ET-1)对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调制作用。结果如下:(1)在颈动脉窦区灌流1nmol/L的ET-1时,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左下方移位,曲线的最大斜率(PS)由0.40±0.02增至0.51±0.02kPa/kPa(P<0.01),压力感受器反射性血压下降幅度(RD)由5.66±0.23增至6.76±0.22kPa(P<0.01)。由此提示,这一剂量的FT-1对压力感受器反射有易化作用。(2)用10nmol/L的ET-1灌流时,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则向右上方移位,PS降至0.28±0.01kPa/kPa(P<0.01),RD降至4.16±0.19kPa(P<0.01);100nmol/L的ET-1可使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右上方移位更为明显,PS降至0.19±0.03kPa(P<0.001),RD进一步降至3.33±0.38kPa(P<0.001)。这些结果表明,上述两种剂量的ET-1对压力感受器反射有抑制作用。(3)ETA受体选择性阻断剂BQ123(0.15μmol/L)可以阻断ET-1(10nmol/L)对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抑制效应。(4)预先灌流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10μmol/L),也可阻断ET-1的效应。综上所述,ET-1对压力感受器反射有双重效应,低剂量时有易化作用,而较高剂量时则有抑制作用,后一作用由ET-1型受体介导并有KATP通道的参与。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236例(472侧)中国成人颅骨的脑膜中动脉眶支沟、脑膜中动脉眶支孔和眶外侧沟进行了观察。主要结果如下:脑膜中动脉眶支孔的出现率为55.9%;眶外侧沟的出现率为17.6%,其中双侧出现的有24例,占10.2%。  相似文献   
93.
基于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分析内侧颞叶癫痫(mesialtemporal lobe epilepsy,mTLE)患者大脑血流灌注(perfusion)的改变情况。在静息态下,采集了30例内侧颞叶癫痫伴单侧海马硬化发作间期患者(其中左侧16例,右侧14例)及22例健康志愿者的ASL数据,并通过计算获取其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BF,rCBF)及灌注不对称率(asymmetric index,AI)。癫痫病人与正常人的比较结果表明:左侧mTLE患者在两侧海马旁回、梭状回、额叶、颞叶和患侧海马回及岛叶,右侧mTLE患者在两侧海马回、海马旁回、额叶、颞叶和患侧杏仁核及岛叶,rCBF均有所下降,且患侧的下降程度和范围均大于对侧。说明mTLE患者的海马硬化可能导致了痫灶区功能异常,并通过癫痫的发作影响到全脑。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CA125水平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39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患者组,取同时期参加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血清VEGF、IGF-1、CA125的水平,评估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的患者的疗效。结果:34例痛经患者术后1个月开始改善,最终29例完全缓解,有效率85.2%。患者组治疗前血清VEGF、IGF-1、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患者组血清IGF-1、VEGF和CA125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术后6月,恢复正常水平。结论:血清IGF-1、VEGF、CA125的变化可能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中作为疗效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5.
目的:以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 SUR2B/Kir6.1亚型开放剂埃他卡林(Ipt)为工具药,研究激活SUR2B/Kir6.1通道扩张肺微动脉作用特征,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离体微血管压力-直径监测灌流技术,检测Ipt对大鼠四级肺微动脉的舒张效应(n=6~8),观察内皮损伤后或用KATP通道拮抗剂格列苯脲(Gli)、环氧合酶(COX)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ω-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预孵后肺微动脉舒张率的变化。结果:Ipt能够扩张肺微动脉,最大舒张率为(60.53±2.08)%。内皮细胞损伤后,Ipt扩张肺微动脉作用明显减弱,最大舒张率为(9.47±1.56)%,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预孵Gli、Indo、L-NAME后,最大舒张率分别下降为(17.49±1.47)%、(37.00±3.88)%、(24.91±2.30)%,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其选择性开放KATP通道SUR2B/Kir6.1扩张肺微动脉作用具有内皮细胞依赖性,与其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GI2)相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竹节人参总皂苷(tPJS)对I/R损伤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SD大鼠灌胃给药15 d,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制备脑匀浆测定脑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和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tPJS可降低SD大鼠脑组织LDH活性,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缺血损伤后脑组织含水量。结论:tPJS对I/R损伤大鼠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7.
本研究旨在观察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尼氟灭酸(niflumic acid,NFA)引起豚鼠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产生超极化的机制。以豚鼠为实验动物,运用细胞内微电极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NFA和其它药物对急性分离的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NFA、indanyloxyacetic acid94(LAh-94)和diSOdium4,4’-diisothiocyanatostilbene-2,2’-disulfonate(DIDS)可使低静息膜电位的细胞产生超极化,但对高静息膜电位的细胞无明显作用。低静息膜电位细胞的平均静息电位为(-42.47&#177;1.38)mV(n=24),100μmol/LNFA、10μmol/LIAA-94和200μmol/LDIDS分别使细胞超极化至(13.7&#177;4.3)mV=9,P〈0.01),(11.4&#177;4.2)mV(n=7,P〈0.01)和(12.3&#177;3.7)mV(n=8,P〈0.01),这种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引起细胞超极化反应的效应呈浓度依赖性。NFA引起的超极化和外向电流几乎完全被100nmol/L iberiotoxin、100nmol/L charybdotoxin、10mmol/L tetraethylammonium、50μmol/LBAPTA—AM、10μmol/Lryanodine和0.1-10mmol/Lcaffeine阻断,但不能被100μmol/Lnifedipine、100μmol/LCdCI,和无Ca^2+灌流外液阻断。结果捉示:氯离_了通道的阻断剂NFA可通过平滑肌细胞内钙库的钙释放增加细胞内钙,进而激活钙依赖的钾通道,产生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超极化反应。  相似文献   
98.
平滑肌祖细胞(smooth muscle progenitor cells,SPCs)是在体内外能直接分化为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前体细胞.近年来有关出生后新生血管形成(neovascu-hrization)的研究发现,SPCs可能存在于成体的骨髓、循环血液和动脉外膜,以及心脏、骨骼肌等外周组织中,并且参与新生内膜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SPCs在成体的起源与分布及其可能的分化与整合机制,以及在血管疾病中的病理生理意义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
100.
动脉导管开放是胎儿时期的重要交通,其及时闭合对出生后生理功能同等重要,否则将导致动脉导管未闭,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甚至生命,其发生率在超低体重儿中高达60%.目前研究认为出生前后这两个生理过程主要与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浓度有关,因此参与PGE2合成与代谢的酶,如环氧酶(COXs)、PGE2合酶(PGESs)和前列腺素15-羟基脱氢酶(PGDH),以及四种PGE2受体及该途径相关的药物在动脉导管的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