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囊肿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12年6月共有17例股骨近端囊肿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并有完整随访,全部患者均应用病灶清除植骨联合DHS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14-60个月),病灶植骨处平均愈合时间7个月(6-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82分钟(90分钟~282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340 mL(100~700 mL)。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病灶处均达到骨性愈合,骨密度均匀,17例均未出现骨囊肿复发及内固定断裂,未发生股骨头坏死及股骨近端骨折,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为100%。结论:病灶清除植骨术联合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囊肿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股骨近端骨囊肿,降低其复发率和预防病理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与第三代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骨科手术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方法:2009年4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PFNA组20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质量,而Gamma 3组20例患者采用第三代Gamma钉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影像增强剂时间和失血量,术后评价复位质量和内置物位置,在随访中,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股骨干骨折、切出、再次手术、肺炎、尿路感染、脑梗塞、心肌梗塞和褥疮性溃疡等。另外,用Parker-Palmer活动评分系统评价行走能力。结果:PFNA和Gamma 3组在手术时间、影响增强剂时间和失血量上没有差异(P0.05);Gamma 3组病例复位质量要好于PFNA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内置物位置、行走能力和术后并发症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FNA与Gamma 3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Gamma3可获得更好的复位质量,应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3.
用显微镜确定骨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朱芳武 《人类学学报》1983,2(2):142-151
作者对在广西地区收集的年龄从5岁至86岁的35副完整骨骼的右股骨中点横断磨片的骨单位数、骨间板数、非哈弗氏管数及外环骨板平均相对厚度进行了观测和计算。这些指标与年龄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这些回归方程的估计年龄与实际年龄的误差在±5岁以内的,达80%左右;在±10岁以内的,达90%左右。与用Kerley法所作的对比检验表明,本文方法较适用于国人材料。  相似文献   
124.
摘要 目的:基于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探讨桃红四物汤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术后骨折愈合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遂宁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5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桃红四物汤干预。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髋部疼痛、痛有定处、神疲乏力、患肢软而无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自汗畏风寒、胸闷气短、肌肤甲错、面色晄白无华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红细胞压积、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PI3K mRNA、AktmRN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使用桃红四物汤,可促进患者临床预后转归,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  相似文献   
125.
李超荣 《人类学学报》1995,14(3):284-284
山西临汾发现人类股骨化石1991年4月根据温世文同志提供的线索,我们在山西省临汾市土门乡王汾村化石地点考察,在地层的陡坎下采集到一件人类化石标本。王汾的人类化石为人类右侧股骨体中段的一段,长对毫米.除股骨体内侧面和后面上端的一小部分外,其它部位的表面...  相似文献   
126.
中西医结合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CS内固定配合中医药对30例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按AO分类:A型14例,B型6例,C型10例,经股骨下段前外侧切口入路整复骨折,并用DCS固定骨折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经1年随访,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关节功能优良率85.71%,其中C型骨折1例术后出现膝内翻。结论DCS内固定配合中医药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是较理想的方法。可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给予股骨髁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应激反应和关节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影像学检查患者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HSS评分与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IL-1、ACTH、E、NE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可有效减小手术创伤以及软组织的损伤,有效缓解患者炎症应激反应,进一步促进手术后骨折的愈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