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54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刘伊萌  杨赛霓  倪维  何锦彪 《生态学报》2020,40(11):3602-3611
生态斑块为生物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场所,城市化的推进引发生态斑块面积锐减且趋于破碎化,严重威胁生态系统服务。通过对生态斑块重要性的分析,可识别对保持景观连接度有关键作用的区域,是优化有限资金配置、实现高效生态保护和分级管理的有效途径。以2015年的四川省为例,从景观连接度出发,基于网络建模和拓扑指标计算,结合逼近理想点排序法(TOPSIS)和有序样品聚类进行了斑块重要性的综合评估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内生态斑块呈现西北部相对连续,南部和东部零散而稀疏的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生态基础设施网络具有无标度性;所选拓扑指标结合综合评价方法后可有效评估斑块重要性,所有斑块可分为5个重要性层级,高层级斑块主要位于相对核心的位置,低层级斑块分布于全省边缘。针对不同层级斑块的特点提出了相应规划建议,从整体角度出发引导局部生态规划,以期为有限资源下省域尺度复合种群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2.
通过丁醇富集筛选,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菌株SCH17。经过生理特性和16S rRNA分析,鉴定菌株SCH17属于假单胞菌属。透射电镜显示该菌细胞内聚集了大量颗粒状物质,经过氯仿抽提和核磁共振分析,确认这些颗粒物质是聚β-羟基丁酸(PHB)。通过对碳源和氮源的优化,得到最佳积累PHB的碳源是果糖,氮源是蛋白胨。在该培养基中仅需发酵14 h,菌体干重和PHB含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3.52 g/L和2.69 g/L,PHB含量高达细胞干重的76%。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建立测定三种不同结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生长激素(PEG-rhGH)平均修饰度的三硝基苯磺酸法(TNBS)。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测定PEG-rhGH的分子量,求得理论平均修饰度。既而通过正交试验、游离PEG干扰等方法学考察,建立TNBS法。结果:从质谱法可知PEG-rhGH的理论修饰度为10%,TNBS法测得三种PEG-rhGH的修饰度分别为为10%、12%及10%,与理论值相符。结论:TNBS操作简单,不需要专门的仪器,可作为测定PEG-rhGH平均修饰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L-乳酸的发酵生产和聚L-乳酸的化学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乳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随着石化资源的不断紧缺,众多化学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受到了限制。以生物质资源为基础的L-乳酸因此被大量用于加工生产成聚L-乳酸等环境友好型生物可降解材料。正是由于L-乳酸需求量的增大,如何高效低成本地生产L-乳酸显得尤为重要。系统综述了L-乳酸生产菌株的选育,用于L-乳酸发酵生产的廉价资源的开发利用,L-乳酸的发酵生产和L-乳酸的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正是基于上述四个部分:菌种方面,以可以高效代谢利用廉价底物,且营养需求低的选育目标获得了多个优良的生产菌种,然而具备综合代谢优势的菌种还有待进一步选育;发酵底物方面,已开发利用多种廉价,来源丰富且易于菌种代谢并高效转化成乳酸的底物,但是对这些底物工业规模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发酵工艺方面,建立了环境友好型,劳动强度低的发酵工艺,然而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后提取方面,通过选育低营养需求的生产菌种和采用新型发酵工艺有效地简化了后提取过程,但是实际应用方面仍受发酵工艺成本高的制约。最后对聚L-乳酸的化学加工以及聚L-乳酸的生物降解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利用超滤膜对珊瑚藻中溴过氧化物酶(EC 1.11.1.18,分子质量740kDa)进行分离纯化,对膜的截留分子质量、操作压力、起始蛋白质浓度、搅拌速率、pH、离子强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超滤分离纯化最优条件为:截留分子质量为100kDa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操作压力为0.02MPa,搅拌速率为600r/min,起始蛋白质浓度为0.1g/L,pH=6.0。对粗酶液先进行热沉淀纯化,再进行超滤纯化,溴过氧化物酶被纯化了21倍,比活为212U/mg,酶活回收率为96%。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以精胺为单体,以乙二醇二氯甲酸酯作为连接剂,以胆固醇氯甲酸酯作为疏水基团连接剂合成的疏水修饰聚阳离子高分子SP-Chol对非洲绿猴肾癌细胞COS-7的转染活性和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以荧光素酶质粒为报告基因,研究SP-Chol与DNA的复合物在COS-7细胞的转染活性,用MTT方法研究SP-Chol对COS-7细胞的毒性。结果:COS-7细胞实验显示,SP-Chol具有低于PEI 25kDa的细胞毒性,同时也具有高效输送DNA的能力。结论:SP-Chol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在基因治疗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非病毒基因输送载体。  相似文献   
997.
枯草杆菌 SBS液体发酵联产血栓溶解酶和γ-聚谷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BS)进行联产血栓溶解酶和γ-聚谷氨酸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实验室自行分离的Bacillus subtilis SBS为出发菌株,进行了液体发酵,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碳、氮源对血栓溶解酶和γ-聚谷氨酸联产的影响,并运用多种检测方法对产物进行了鉴定。【结果】在未添加谷氨酸的培养基中合成了γ-聚谷氨酸,表明该菌是非谷氨酸依赖型菌。合成血栓溶解酶的合适碳、氮源分别是可溶性淀粉和大豆蛋白胨,合成γ-聚谷氨酸的合适碳、氮源分别是蔗糖和NH4Cl。【结论】以蔗糖和大豆蛋白胨、NH4Cl分别作为碳源和氮源进行血栓溶解酶和γ-聚谷氨酸的联产。在蔗糖 10 g/L、大豆蛋白胨 20 g/L、NH4Cl 8 g/L时,血栓溶解酶酶活为 265±25 IU/mL,γ-聚谷氨酸产量为1.183±0.015 g/L,均接近了单独合成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8.
高重天  陈鹏  孙群 《生物学通报》2009,44(11):37-41
介绍如何用自制的GFP血清抗体为本科生开展免疫印迹实验。实验包括大肠杆菌表达的GFP的超声破碎抽提、GFP的非变性PAGE制备电泳和SDS-PAGE制备电泳、GFP血清抗体的快速亲和纯化及最后的免疫印迹分析等实验组成的完整系列。学生通过本实验的训练在蛋白质免疫印迹的操作上有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999.
在做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时,使用的仪器设备、做胶和制样的方法都差不多,但结果却五花八门,相去甚远。有的条带清新,背景干净,令人赏心悦目;有的却条带模糊、肥瘦不均,其貌不扬;有的甚至歪歪扭扭,画成了地图。看来并不困难的操作,结果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区别?除了试剂质量、制胶过程和跑胶的具体细节外。失败的主要原因往往在于样品制备的缺陷和加样量不适当。只有在样品制备良好、加样量又适当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00.
聚磷菌和聚糖菌的竞争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强化生物除磷工艺(EBPR)以其经济有效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该工艺关键在于聚磷菌的富集。然而已经发现, 有一类细菌—聚糖菌(GAOs)能够和聚磷菌(PAOs)竞争, 导致除磷效果恶化。关于PAOs-GAOs的竞争, 研究已经很多, 但是其结论有趋同也有矛盾, 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讨论。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报道, 阐述了聚磷菌与聚糖菌的竞争影响因素, 其中碳磷比、碳源种类、温度、pH值是关键因素, 而污泥龄、溶解氧以及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于PAOs和GAOs的竞争也起一定的作用。此外, 在EBPR系统中, 缺氧条件下, 存在反硝化聚磷菌(DPB)和反硝化聚糖菌(DGAO)也会对聚磷菌富集和系统除磷产生影响。最后对EBPR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