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621.
在外力作用下,以Macroolithusyaotunensis,Macroolithusrugustus和Nanhsiungoolithuschuetienensis为代表的三种蛋壳可能出现外压失稳而破坏;以Ovaloolithuschinkangkouensis为代表的,由于临界外压值较大,不能肯定是失稳的形式发生破坏,也有可能存在以受压破损形式发生破坏的可能性。这一成果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恐龙蛋在蛋窝中不同的排列方式,揭示由这些蛋化石为代表的恐龙生殖行为的奥秘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22.
山西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山西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Oxytropis coerulea (Pall.) DC.]进行了分类和排序.TWINSPAN分类结果将26个样方划分为8个群丛,即,蓝花棘豆 披针叶苔草 垂穗鹅观草群丛、蓝花棘豆 披针叶苔草群丛、蓝花棘豆 披针叶苔草 地榆群丛、蓝花棘豆群丛、蓝花棘豆 披针叶苔草 莓叶委陵菜群丛、蓝花棘豆 无芒雀麦群丛、蓝花棘豆 地榆群丛、蓝花棘豆 山蒿群丛,并分别对每个群丛生境进行了论述. DCA二维排序图较好地验证了TWINSPAN的分类结果,其纵、横坐标均反映了群丛所在环境的海拔等生态因子的梯度变化.种的DCA排序结果表明,群落中的建群种对海拔等生态因子有明显的指示作用,随海拔升高群落中的建群种由喜温耐旱植物演变为喜湿耐寒植物.  相似文献   
623.
气单胞菌Aeromonassp.2016菌株能产生多种几丁质酶,其中的胞外酶C可能聚集于细胞外周胞质。为了避免破碎菌体而产生过多的杂蛋白,探索了用渗压震扰法(osmoticshock)来释放这部分酶。主要步骤是:先将菌体悬浮在20%蔗糖-0.03mol/LTris-HCI(pH8.0)高渗透压的溶液中,再快速转移到纯水低渗透压溶液中,产生瞬间渗压震荡,释放细胞外周胞质中的酶。结果表明,通过渗压震扰法释放出的酶纯度最高,比活力达到142.79U/g,比培养液上清液的54.46U/g和菌体破碎样品的14.66U/g分别高1.6倍和8.7倍,可用于纯化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624.
Eu3+对山黧豆中的氨基酸及蛋白质代谢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 L.)幼苗整株,喷施一定浓度的Eu3+溶液吸收后,对其相关的生理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水喷比较,根中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胱氨酸与对照持平,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略有升高外,其余均低于对照;茎中除精氨酸、脯氨酸、色氨酸略高于对照外,其余均低于对照;叶中除蛋氨酸、色氨酸略高于对照外,其余均低于对照.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时,茎>根>叶,减少时,根<茎<叶.蛋白质含量经Eu3+ 处理茎中减少,根和叶中增加;水解酶比活性根>茎>叶;Na+、K+-ATPase活力却表现根>茎>叶的趋势.表明Eu3+ 对山黧豆生理活性代谢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25.
驼绒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将它们分别鉴定为香草酸(vanilic acid)(1),乙酰香子兰酮(acetovanillon)(2),三达右松脂-15-烯-8β,12β-二醇(sandaracopimar-15-en-8β,12β-diol)(3),5,7,3’,4’-四甲基槲皮素(5,7,3’,4’-tetramethyl quercitin)(4),小麦黄酮(tricin)(5),丁香亭3-O-β-D-葡萄糖苷(syringetin-3-O-β-D-glycopyranoside)(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和豆甾醇(stigmasterol)(9)。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26.
朱相云 《植物研究》2001,21(3):344-345
作者在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室鉴定标本时, 发现一西藏新记录属--黧豆属(Mucuna Adans.), 所鉴定标本是多褶果黧豆Mucuna hainanensis ssp.multilamellata Wilmot-Dear, 为一中国新记录亚种, 现特予报道。  相似文献   
627.
四川省石渠县藏原羚秋季取食行为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 0 3年 8~ 10月 ,用固定观察和扫描取样法对四川石渠县藏原羚 (Procaprapicticaudata)的取食行为进行了研究。设置 4 0个 2 0m× 2 0m的样地 ,测量藏原羚的 13个取食生境因子。利用单个样本的Kolmogorov Smirnovtest检验 ,呈正态分布的用参数检验 ,否则用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 :(1)藏原羚主要以集群的形式取食 ,集群大小为 6 8头 (n =4 9) ,最大群为 34头 ;雄性群具有小集群的倾向 (即除存在独雄外 ,2~ 3头一群的群体数占 33 33% ,n =9) ,母子群也以小集群为主 ,两母子为一群的集群占 5 3% (n =15 ) ,但是没有发现<4头的雌性群。 (2 )藏原羚的取食时间以晨昏为主 ,取食高峰在早晨 (8:0 0~ 9:0 0 )和傍晚 (17:0 0~ 18:0 0 ) ,两者各占该时间段全部活动的 5 4 %以上。 (3)藏原羚更喜欢选择蒿草属、火绒草属和棘豆属中数种营养高的植物为食 ,比例高达 80 %以上。 (4) 13个生境因子的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表明 :前 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 71% ,能够反映藏原羚主要的取食生境特征 ;影响藏原羚取食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分为植物营养度 (特定的植被类型和中等的植被高度 )、干扰度 (隐蔽条件好、人为和动物干扰小 )、水源 (离水源较近和避风性良好 )3个方面。  相似文献   
628.
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细胞膨压下降与芽鞘生长抑制呈正相关。不同品种单位膨压升高引起的伸长生长有差异。水分胁迫0、3、8、20、32、45h后,抗旱性强的品种芽鞘中IAA含量及IAA/ABA比值在接近生长最快的时刻出现高峰;抗旱性差的品种IAA含量及IAA/ABA比值的高峰出现的时间与生长最快的时间不一致。单位膨压升高引起芽鞘长度增加大的品种,腔迫处理后IAA含理及IAA/ABA相对较高或下降程度相对较小;而BA含理升高则相反,抗旱性弱的品种胁迫处理后ABA含量增加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629.
拟豆寇种子的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豆寇(Paramomum petaloideum)种子包括假种皮,种皮,外胚乳,内胚乳和胚,假种皮膜质,由5-7层薄壁细胞构成,种皮分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外种皮由一层细胞构成,其壁增厚并木质化,中种皮包括下皮导,透明细胞层和色素层,下皮由一层细胞构成,细胞近长方形,半透明细胞层由一层细胞组成,细胞近长方形或长条形,形态上与色素层细胞相似,但可通过染色方法把二者区分,色素层由一至二层细胞构成,最内层细胞形态有时难以分辨,内种皮由一层内切几壁非常增厚的石细胞构成,珠孔区分化出珠孔领,孔盖和珠孔区薄壁细胞,珠孔领导形型,孔盖具有石细胞硬具,合点区内种皮内凹陷并出现缺口,缺口位于种子近顶部偏向背侧,缺口间的合点区色素细胞群整体轮廓呈喇形,壁呈波浪形的外胚细胞富含淀粉粒,内胚乳最外一层细胞体积小,富含脂类物质,内胚乳合点端多层细胞,珠孔端为一层细胞,含丰富蛋白质,脂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胚中,本文还从种子解剖学角度讨论了拟豆寇的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630.
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衰老及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防雨池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衰老和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氮肥处理下,小麦旗叶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光合速率(Pn)均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60%~70%处理>80%~90%处理>40%~50%处理,小麦旗叶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40%~50%处理>80%~90%处理>60%~70%处理,表明花后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小麦旗叶早衰,影响籽粒灌浆,降低粒重.在花后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旗叶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和Pn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MDA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增施氮肥可以延缓小麦旗叶衰老,但过量施用氮肥则不利于小麦粒重的提高,尤其是在花后土壤缺水的情况下,施用过多氮肥可导致小麦粒重下降.在小麦生产中可以将施用氮肥和控制花后土壤水分含量相结合,延缓小麦植株衰老,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