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多齿红山茶(Camellia polyodondta How ex Hu)又名宛田红花油茶,属于山茶属(Camellia L.)红山茶组(Sect.Camellia),特产我国广西,花瓣红色有条纹呈鳞片状和色斑,具较高的观赏价值,种子油可食用。本文继1981年对多齿红山茶的染色体数目报道后,对其核型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红山茶组的浙江红山茶(C.chekiangoleosa Hu),南山茶(C.semiserrata Chi)和白花南山茶(C.semiserrata var.albiflora Hu ex Huang)的核型,初步对这些  相似文献   
82.
世界珍稀观赏植物—金花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3.
云南大叶茶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光涛   《广西植物》1988,(3):249-255
本文采用去壁低渗法研究了云南大叶茶的染色体核型,间期核形态和多核现象。结果表明大多数染色体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5对是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7和12对染色体中各有1条具随体染色体。根据Levan等的分类原则,其核型为2n=20m+8sm+2sm(SAT),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的“2A”型,同时亦发现有“2B”型的核型。云南大叶茶间期核型为浓密分散型和复杂染色中央微粒型两种;并首次发现茶树中的多核现象,在所观察的1250个细胞中有6个是具双核细胞(占0.48%),有2个是具三核细胞占(0.16%)。另外,本文还对部份山茶属植物的核型进行了讨论。从核型上可以看出:(1)山茶属植物在进化上属于较原始的种系;(2)山茶属植物核型的进化基本符合Stebbins提出的植物界核型进化的规律,即对称—→不对称;(3)山茶属植物的核型在一定范围内变异甚大,这种变异没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观点与张宏达提出的山茶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基本吻合。带随体的染色体数目在山茶属植物核型的进化上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4.
山茶属的分群及它们亲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山茶属具有复杂的种系。1958年J. R. Sealy曾将它划分为12组,亲缘关系得到一定的澄清。1981年,张宏达教授提出的山茶属系统将山茶属划分为四个亚属,20组,这一系统深刻地阐明了山茶属内各分类群的亲缘关系和演化趋向,根据这一系统,作者讨论了山茶属内的分群原则,及演化形态学,认为山茶属可以进一步归纳为两个祖群,十个群。  相似文献   
85.
山茶灰斑病病原菌的正名为斑污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aculans(Cda.)Nag Raj,山茶盘多毛孢Pestalotia guepini Desm.和山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guepini(Desm.)Stey.均为其异名。本文根据作者对自1978年以来采集的大量标本和分离菌株的研究,记述了斑污拟盘多毛孢的形态学、培养性状、致病性及寄主范围、电泳图谱等特征,并附有讨论。  相似文献   
86.
山茶属瘤果茶组植物的订正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相似文献   
87.
九种山茶属植物的减数分裂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相似文献   
88.
Sect.Camellia植物迄今已合格发表的名称有 72种,l亚种和7变种,其中 Sect.Paracamellia中的威宁短柱茶 C.weiningensis和 Sect.Corallina中的连山离蕊茶 C.lienshanensis应归属本组。经研究订正,确认该组共12种和6变种,其余名称均作为相应种、变种和变型的同物异名,文中讨论了物种的形态变异与分化,分布与替代,自然杂交等问题.  相似文献   
89.
山茶属的花粉形态分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相似文献   
90.
应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山茶属植物杂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