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4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2913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贵州省赤水县桫椤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桫椤,目前世界上少数国家尚存,国内除华南、西南地区及台湾等少数省份外亦不多见。其中贵州省赤水县桫椤不仅面积广,且数量多,生长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35个乡中,有20个乡有分布,面积  相似文献   
22.
羊草和大针茅群落光合速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3.
雷朝亮  吴肇玉 《动物学报》1989,35(3):318-327
经调查,蚕豆田的昆虫和蜘蛛,计有68种,其中属农作物害虫的有18种,天敌有50种。本文还对蚕豆田节肢类的优势种群、种群动态及其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保护蚕豆田中的天敌对控制后茬作物害虫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张晓栋 《古生物学报》1989,28(3):376-390
一、前言我国华南地区泥盆纪碳酸盐岩地层相当发育,其中云南东部盘溪地区泥盆纪华宁组含有大量的层孔虫、珊瑚等化石。层孔虫是早古生代一类重要的造礁生物,在地层中大量保存于原生位置,是古群落研究的良好素材。盘溪地区层孔虫化石的系统描述工作已有相当基础,王树碑、范建才(1974)描述了大量滇东泥盆系  相似文献   
25.
大针茅群落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6.
郑生武  左青云 《兽类学报》1989,9(2):130-136
1987年8—10月,作者在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盐池湾白唇鹿自然保护区研究了有蹄类动物栖息地类型、群落结构和数量等级。  相似文献   
27.
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壤发展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本文运用植物群落中植物优势种的重要值与相对应子群落的土壤特征值直接相关联的分析方法,对湖北宜昌大老岭的桦(Betula)、栎(Quercus)、栗(Castanea)七个群落类型的三个演替途径的土壤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土壤中的Ca、pH值减少;离子代换量增加;Na、Mg、NH_4+-N、速效P、速效K、有机质的含量是随着物种的变化而呈不同的趋势。因此,植物群落的演替是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8.
福建武夷山甜槠群落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在生物量、生产力研究基础上,对武夷山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 p.ex Benth.) Tutch.)群落各组分的热值、群落能量现存量、能量年净固定量以及太阳能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甜槠群落各组分样品的干重热值具有一定的差异,树皮热值最高,细根热值最低。(2)甜槠群落的能量现存量达780584.1 kJ·m - 2,其中地上部分为678913.8 kJ·m - 2,占总量的86.98% ;地下部分为101670.3 kJ·m - 2,占13.02% 。(3)甜槠群落的能量年净固定量(1992年)为26856.2 kJ·m - 2·a- 1,林地太阳光合有效辐射能的转化效率为1.296% 。  相似文献   
29.
不同森林群落结构与光能利用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宝忱  刘自强 《植物研究》1995,15(2):256-262
本文在人工落叶松纯林及人工落叶松与水典柳混交林的林冠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落叶松松和水曲柳的树冠锥体模型。通过对上述两种森林群落结构的太阳辐射的观测,利用电磁波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理论分别对以上两种森林群落的光能利用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双层次混交林的光能利用率高于单层纯林的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30.
泉州的灌丛大多为南亚热带雨林或南亚热带山地照叶林遭受破坏后的次生植被类型,灌草丛多是森林或灌丛反复破坏后形成,它们的分布都极为方法。在一些较高海拔山地至近山顶,草本植物生长茂密,灌木种类稀少。多为山地草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