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非洲菊耐羟脯氨酸变异系离体筛选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安  文方德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7):1313-1318
以金黄色非洲菊品种深圳5号(S5)为材料,探讨了利用羟脯氨酸(Hyp)筛选耐热变异系的方法,初步建立了非洲菊耐Hyp变异系的离体筛选体系.结果表明,非洲菊新鲜花托和芽适宜的Hyp初始筛选剂量为0.4mg·mL-1,而预培养25d花托的初始筛选浓度宜增加到0.6mg·mL-1;获得的存活芽恢复培养后进行后续筛选时可以选择0.5~0.6mg·mL-1Hyp;通过对花托和芽进行5次间隔筛选后获得耐Hyp变异系SHP5,得率为0.7%.与对照(S5)相比,SHP5在室内高温胁迫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在自然高温条件下长势好,花序梗长度和花色素苷含量均显著增加,表现出较强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62.
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生化指标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特别是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方法:90例绝经后PMO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6个月组(t1组)、治疗9个月组(t2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三组血和24 h尿雌二醇(E2)、睾酮(T)、晨尿钙/肌酐(Ca/Cr)比值、24 h尿羟脯氨酸(Hyp)、骨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等指标前后的变化,以得出治疗效果。结果:①c组各项指标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②t1组前后比较,血和24 h尿E2均显著升高(P〈0.05),骨ALP、NTx显著下降(P〈0.05),其它指标无显著变化;③t2组前后比较,血E2、骨ALP显著升高(P〈0.05),而24 h尿E2和BGP升高非常显著(P〈0.01),晨尿和24 h尿Ca/Cr比值以及Hyp均显著下降(P〈0.05),而血T及骨NTx下降非常显著(P〈0.01)。结论:中医药对绝经后PMOP患者有特殊治疗作用,显著提高绝经后PMOP的疗效  相似文献   
63.
静脉注射和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和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BLM)对小鼠肺纤维化形成的差异.方法 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组(V组)20只、气管内滴入组(I组)20只,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BLM 150 mg/kg和气管内滴入BLM 5 mg/kg.观察每组小鼠生存率、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肺组织羟脯胺酸的含量.结果 ① V组和I组小鼠的生存率分别为50%和75%,两者间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注射处置后28 d,两组小鼠均形成广泛、稳定的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但I组主要分布在肺门和支气管周围,而V组主要分布在胸膜下及血管周围.肺纤维化病理评分I组与V组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③小鼠注射处置后28 d,V组与I组肺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634.4±67.1 μg/g和696.6±41.2 μg/g,两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用BLM静脉注射和气管内滴入制备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纤维化形成的部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肺间质形成纤维化的程度和病理改变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微等离子束对豚鼠皮肤胶原组织作用效应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及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探讨微等离子束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15只豚鼠,每只豚鼠背部划分为实验侧和空白对照侧2个等分区域,给予60W/10 kJ微等离子束照射,于作用后即刻、1周后和1月后分别切取实验侧及空白对照部位皮肤行组织病理维多利亚-立春红染色,透射电镜分析和羟脯氨酸检测试剂盒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60 W/10 kJ即刻表现为表皮局灶性出现点阵状改变,部分表皮出现汽化缺失或者坏死变性,真皮浅层胶原组织出现点阵化表现和明显均质化;特殊染色显示微等离子束主要影响真皮胶原纤维,形成局灶性胶原纤维凝集和变性。1周后皮肤浅层胶原组织结构逐渐致密,排列有序,有少量组织细胞。1月后皮肤浅层胶原组织明显增厚,胶原纤维增粗并排列致密,弹力纤维呈局灶性增粗。透射电镜显示微等离子束作用后表皮细胞较完整,细胞间结构正常,但真皮胶原丧失正常结构,细胞结构消失,大量细胞凋亡明显,1月后仍可见少量细胞凋亡的表现但胶原结构逐渐恢复,浅层胶原纤维排列明显致密。羟脯氨酸测定显示微等离子束作用1周后羟脯氨酸含量要高于作用之前,但是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羟脯氨酸含量要明显高于作用前,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等离子束对豚鼠皮肤胶原组织作用有明显的刺激效应,其主要靶组织为真皮胶原组织,可以明显促进皮肤新生胶原的增生。  相似文献   
65.
以L-羟脯氨酸(Hyp)和ZnSO4制备Hyp-Zn(Ⅱ)配合物,研究其配合机制及抗氧化能力。与L-羟脯氨酸相比,配合物在1100cm-1处出现了一新的红外吸收峰,说明L-羟脯氨酸与Zn(Ⅱ)发生了配位作用;配合物的差热-热重图与L-羟脯氨酸相比,在290℃和375℃的吸热峰消失了,确证L-羟脯氨酸与Zn(Ⅱ)发生了配位作用;配合物核磁核磁共振图中3.5~3.9ppm的羧基氢和羟基氢的信号峰的消失,表明L-羟脯氨酸与Zn(Ⅱ)发生配合的位置是L-羟脯氨酸的α碳的羧基或γ碳的羟基氧;从配合物的原子力显微形貌相图可见数个L-羟脯氨酸围绕Zn(Ⅱ)形成的配合结构。透析实验结果证实L-羟脯氨酸与Zn(Ⅱ)配合的比例为4∶1(mol/mol)。上述测定和表征表明所形成配合物的分子式为Zn(Hyp)4·H2O。(Hyp)4-Zn(Ⅱ)配合物抑制Zn(Ⅱ)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抑制百分比为75.5%,其总抗氧化能力为80.167u/mL,抗超氧阴离子活力为53.19u/mL。  相似文献   
66.
利用自主构建的组成型重组大肠杆菌BL21(pUC19-Hyp)为出发菌株,运用间歇流加、指数流加和恒速流加3种流加C源的方式进行补料分批培养。结果表明:在装液量为4 L的7 L发酵罐中,以0.30 g/min恒速流加为最优,在发酵44 h时,羟脯氨酸的质量浓度达到最高,为42.50 g/L,脯氨酸转化率为81%,此时细胞干质量为21.33g/L,残糖质量浓度为0.17 g/L。L-羟脯氨酸含量与摇瓶发酵时的1.39 g/L相比,提高了大约30倍,比日本株式会社的发酵产量提高了1.50 g/L,发酵过程中糖酸转化率约为4.0∶1。发酵液中的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外的其他氨基酸质量浓度均低于0.1 g/L,发酵液中主要氨基酸为脯氨酸和羟脯氨酸。  相似文献   
67.
羟脯氨酸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羟脯氨酸平衡失调与疾病、检测方法与应用、生产工艺、展望等4个方面介绍了羟脯氨酸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