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31.
林芝地区松茸营养成分分析及松茸多糖的提取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林芝地区5个样点采集的野生鲜松茸子实体为材料,对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多糖、氨基酸、灰分、VC及矿质元素的含量、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并以正交法确定了松茸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组分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89.45%、12.02%、7.74%、7.84%、9.53%、8.67%、5.76%、0.5046 mg.g-1;矿质元素中K、P含量较高,平均24.063mg.g-1、5.278 mg.g-1,Zn含量高于其它常见食用菌子实体,平均0.5648 mg.g-1,Ca的含量偏低,平均0.4356 mg.g-1;同时含有甾体等有效成分。松茸多糖提取主次因素和最优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5%、料水比为1:10、温度80℃、时间4 h,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8.98%。  相似文献   
132.
用苯酚硫酸法对马齿苋多糖含量进行测定,设计正交实验确定马齿苋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马齿苋多糖的提取率高达9.23%。将其多糖分离纯化,进行理化性质试验测试,利用纸层析和气相色谱对马齿苋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做了分析,马齿苋多糖中的单糖组成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果糖、木糖、阿拉伯糖。  相似文献   
133.
长白楤木根、茎、叶水溶性多糖的纯化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楤木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本实验用热水浸提、醇析、Severge法除蛋白,水相透析得到粗多糖。粗多糖经过DEAE-纤维素柱层析洗脱,再经SephadexG-20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后,得到4种纯多糖,命名为根(gNaCl)茎(JH2O)茎(JNaCl)叶(YNaCl)。红外光谱和其完全水解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4种多糖不含硫酸基团和乙酰基,具备β-糖苷键以及糖类特征吸收峰。其中,根的NaCl洗脱多糖组分为D-半乳糖醛酸、D-果糖、D-葡萄糖,茎的水洗脱液多糖组分为D-甘露糖、D-葡萄糖,茎的NaCl洗脱多糖组分D-葡萄糖、D-半乳糖,叶的洗脱多糖组分为D-半乳糖醛酸和D-山梨糖。  相似文献   
134.
目的:研究条斑紫菜多糖体外抗肿瘤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应用生化技术分离和纯化条斑紫菜多糖,获得条斑紫菜多糖的2个组分,分别为PY-D1和PY-D2;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条斑紫菜多糖PY-D2处理4种人肿瘤细胞,通过MTT法观察条斑紫菜多糖PY-D2对4种人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条斑紫菜多糖PY-D2诱导HO-8910、MCF-7、K562和7721肿瘤细胞72h后,对其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500mg/LPY-D2的抑制率分别为21.2%、23.6%、19.8%和21%(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PY-D2可以阻滞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于G0/G1期或G2/M期。结论:条斑紫菜多糖PY-D2具有抑制肿瘤细胞HO-8910、MCF-7、K562和7721生长的作用,其有关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5.
以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发酵生产的培养物为研究对象,经过活性炭脱色、Sevag法脱杂蛋白、乙醇沉淀得粗多糖,再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分离纯化得裂褶多糖纯品.通过Sephadex G-200凝胶层析法测得其平均分子质量为436kDa;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13C核磁共振等方法表征其化学结构,推测其结构为具有(1→6)分支的β-〔1-3)-D-葡聚糖:其组成重复单元应该含有3个主链糖基和一个单糖分支,主链的取代发生在C-1和C-3之间,即为1→3糖苷键;分支发生在C-1和C-6之间,即为1→6糖苷键,其中分支点在主链糖基的C-6上.  相似文献   
136.
利用不同浓度范围的乙醇从培养至平衡期后的扁藻细胞内沉淀分离出不同组分的扁藻多糖级分,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相应的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凝胶层析分离后,乙醇浓度在0%~50%范围时沉淀的扁藻多糖与乙醇浓度为50%~75%范围时沉淀的扁藻多糖相比,前者分子量大、糖含量高、其结合的蛋白质也多,但前者的溶解度和粘度小于后者。两个级分的扁藻多糖的官能团相似,均含有硫酸基和氨基,但其含量不同。所得结果为深入研究扁藻多糖的结构及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7.
【目的】马奶酒样乳杆菌ZW3含有一段长度为14.4 kb的胞外多糖合成基因簇,包含17个与胞外多糖合成相关的基因(WANG_1283?WANG_1299),主要分析17个基因在马奶酒样乳杆菌ZW3生长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表达量,探究其中一个表达量发生变化的基因对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影响。【方法】通过半定量RT-PCR实验,对基因簇上各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含有表达量变化基因的重组乳酸乳球菌,比较重组菌与野生菌的产胞外多糖差异。【结果】经分析,WANG_1284、WANG_1286、WANG_1287、WANG_1288、WANG_1290、WANG_1291、WANG_1292、WANG_1294、WANG_1296、WANG_1297、WANG_1298、WANG_1299这12个基因在菌体生长的50 h和60 h (产糖量上升阶段)表达量最高,推测这些基因在多糖聚合过程中起作用。从这12个基因中选出一个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基因WANG_1291做进一步研究。将WANG_1291插入乳酸菌表达载体pMG36e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MG36e-1291。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乳酸乳球菌WH-C1中,得到重组菌株。测定重组菌与野生菌生长特性,发现重组菌与野生菌之间的生长速度存在一定差异。然后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得重组乳酸乳球菌的胞外多糖产量是野生菌的2.1倍,胞外多糖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确定WANG_1291基因是调控马奶酒样乳杆菌ZW3产胞外多糖的关键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8.
分离纯化黄绿蜜环菌菌丝体粗多糖,提高多糖含量,以进一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采用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分离纯化黄绿蜜环菌菌丝体多糖,依次用水、0.1 mol/L Na Cl、0.2 mol/L Na Cl、0.4 mol/L Na Cl、0.8 mol/L Na Cl进行洗脱;苯酚-硫酸法测定纯化后多糖含量,测定波长490nm,葡萄糖浓度与吸光度的回归方程为A=6.3137X+0.2156R2=0.9909。黄绿蜜环菌菌丝体水体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分离纯化后,多糖含量达到99%以上。经过中试试验验证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9.
对太白贝母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为太白贝母的深入综合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超声波提取太白贝母粗多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建立料液比、时间、超声温度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典型性分析得出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为16 min,提取温度75℃,料液比为1∶15,总糖的含量为0.461%。试验表明,响应面法对太白贝母粗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140.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提取温度和超声作用时间对王不留行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其清除DPPH·和O-·2的作用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 L)1∶50,提取温度60℃,超声功率100W,作用时间40 min。王不留行多糖的得率为9.60%,优选王不留行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省时、高效、可靠、重现性好;体外抗氧化性试验显示王不留行多糖对DPPH·和O-·2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在一定范围内其抗氧化作用与浓度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