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8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41.
网翅蝗科九种蝗虫的酯酶同工酶研究(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网翅蝗科Arcypteridae3属9种蝗虫进行了酯酶同工酶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属分类单元中各个种间的酯酶同工酶谱带相似程度明显高于不同属分类单元种间相似程度,较高分类单元之间酯酶谱带椒似程度低于较低分类单元之间的相似程度。  相似文献   
942.
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是第一个栽培成功的牛肝菌目(Boletales)真菌,一般采用覆土栽培模式,覆土微生物对子实体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覆土微生物上,但缺少对子实体内生菌的研究。为揭开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内生菌的组成,本研究基于Illumina MiSeq平台,利用16S rRNA V3~V4区高通量测序进行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子实体(fruiting body,FB)内部存在很高丰度的细菌,主要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在属水平上以贪铜菌属(Cupriavidus)(64.98%)、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7.62%)、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6.02%)为主。与覆土(casing soil,CS)基质固有的细菌种群进行比较,VENN分析显示子实体内有468个OTUs为独有,占总序列的26.65%,分类上隶属于贪铜菌属、不动杆菌属和Delftia。FB和CS差异性分析以及Lefse标志性微生物分析均显示贪铜菌属、苍白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嗜糖假单胞菌属(Pelomonas)等为FB特异性、标志性类群。利用Picrust(Phylo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ties by reconstruction of unobserved states)进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预测发现,子实体内生菌群的主要代谢途径为膜传输、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外源生物降解与代谢,与覆土菌群有20个代谢通路的差异,并且外源生物降解与代谢、信号转导、其他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细胞过程和信号5个通路的比例要高于覆土,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产生这些功能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3.
本文报道了一块来自云南省昆明市附近寒武纪第二世第四期关山生物群具咬痕的双瓣壳节肢动物吐卓虫 (Tuzoia)化石, 系吐卓虫咬痕化石在全球范围的首次发现。该发现证实作为主动捕食者的吐卓虫很可能被大型捕食者(如奇虾类或莱德利基虫类三叶虫等)捕食, 说明寒武纪早期的海洋生物群落已经具有高度复杂化的食物链, 为进一步了解吐卓虫的生态位及深入探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944.
壮铗普瘿蚊的形态学与生物学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铗普瘿蚊是厦门市区出现的一种危害芒果树叶片的新害虫,现已扩散到厦门周边地区。文中对其各虫态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其生活史、习性进行了研究。该虫在厦门1 a发生5代,一个世代历期44-52 d。成虫在芒果嫩叶背面产卵,经2-4 d孵出幼虫后侵入叶肉并逐渐发育形成疱状突起的虫瘿,以幼虫和蛹在叶片上的虫瘿内越冬。  相似文献   
945.
董鑫  杨珍  杨林 《昆虫知识》2000,37(3):151-155
云杉顶芽瘿蚊是近几年甘肃定西地区发现的一种危害云杉顶芽生长点的新害虫。幼虫蛀入云杉顶芽取食生长点。分布面积 4 0 0 0 hm2 ,成灾面积 6 6 7hm2 ,受害株率 97.4 % ,枝条顶芽受害率 83.7% ,10 0 cm长枝虫口密度 9.2 4头 ,虫害指数 58.2 1。为害规律 :人工造林、密度越大、海拔 2 750 m左右、山坡下部、坡位南及西南向受害较重。寄生天敌云杉瘿蚊长尾小蜂寄生率达 6 .39%。  相似文献   
946.
长须杵蚊Tripteroides(Rachionotomyia)longiplpisDong,ZhouetDong,1997系董学书等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的雄蚊、蛹及幼虫描述,最近又采获一批幼虫,经饲养获雌、雄各3只,雌蚊描述如下。长须杵蚊Tripteroides...  相似文献   
947.
研究了中国金小蜂科、金小蜂亚科的瘿蚊金小蜂属Propicroscytus Szelenyi,1941,重新描述了中国分布的2个种:斑腹瘿蚊金小蜂Propicroscytus mirificus(Girault)及斑腹金小蜂Propicroscytus oryzae (Subba Rao),编制了中国瘿蚊金小峰属分种检索表。其中,斑腹瘿蚊金小蜂Propicroscytus mirificus (Gi  相似文献   
948.
本文报道了越冬松针瘿蚊Thecodiplosisjaponensis幼虫体内总脂类和脂肪酸代谢酶活性变化情况。越冬期间 ,总脂类持续下降 ,表明虫体运用所贮存的脂肪维持基础代谢 ;越冬后期 ,总脂类含量开始上升 ,可能由潜在的碳源转化而来。从越冬前期 (12月 )到中期 (1月中旬 ) ,与脂肪酸合成有关的 2个酶 ,即苹果酸酶和ATP 柠檬酸裂合酶活性持续下降 ,然后从 2月末开始上升直到越冬末 ;越冬期间 ,与脂肪酸氧化代谢有关的酶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根据与酮体代谢有关的酶活性变化情况 ,表明越冬期间酮体作为代谢能源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949.
继续报导中国顶丝藻科新记录6种。柏桉旋体藻Audouinella bonnemaisoniae,网地旋体藻A.dictyotae,德氏旋体藻A.drewii,网状旋体藻A.netrocarpa,太平洋旋体藻A.pacilica,异形旋体藻A.vaga。  相似文献   
950.
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是一种为害春茶的重要害虫,本文研究了天敌军配盲蝽Stethoconus japonicus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对茶网蝽的捕食能力,为茶网蝽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室内开展军配盲蝽和南方小花蝽对茶网蝽3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以及南方小花蝽的种内干扰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军配盲蝽和南方小花蝽对茶网蝽3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军配盲蝽和南方小花蝽的捕食量与茶网蝽3龄若虫的密度呈正相关,但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呈负相关。南方小花蝽成虫、3龄若虫对茶网蝽3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11.49头、12.82头)大于军配盲蝽成虫、3龄若虫(10.10头、6.41头);军配盲蝽成虫对茶网蝽的寻找效应高于其3龄若虫,而南方小花蝽3龄若虫的寻找效应高于成虫。南方小花蝽成虫、3龄若虫对茶网蝽3龄若虫的捕食作用均存在种内干扰反应,且符合Hassell模型,分别为E=0.4263P^-0.825和E=0.5234P^-0.762。综上研究结果,军配盲蝽和南方小花蝽对茶网蝽3龄若虫的捕食作用较强,均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