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脑红蛋白是继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后由Burmester等[1]于2000年发现的体内第3类携氧蛋白,脑红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的含量高达100μmol/L,占视网膜总蛋白量的2%-4%,其浓度约为脑中浓度的100倍,而体内不同组织脑红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均与组织的缺血缺氧密切相关。视网膜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氧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神经组织,临床实践中存在着与视网膜相关的大量的缺血缺氧性疾病,视网膜的这种特征为我们深入研究脑红蛋白与视网膜细胞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临床基础。本文就脑红蛋白在缺血缺氧疾病中的表达展开论述,为视网膜缺血缺氧损伤中脑红蛋白的表达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蜂胶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研究蜂胶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的影响,对脑组织内IL-1β、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蜂胶黄酮能够减少MCAO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P〈0.05)。结论蜂胶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和硫酸镁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制作小肠I/R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阴性对照组、I/R组、硫酸镁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地塞米松和硫酸镁联合治疗组,比较五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比较小肠的病理切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①I/R组小肠组织病理变化明显,血浆DAO、MDA比假手术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②硫酸镁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小肠病理变化减轻,血浆DAO、MDA比I/R组显著降低,且两组无显著差别;③硫酸镁和地塞米松合用组的血浆MDA比I/R组显著升高,但是小肠病理变化和I/R组相比无明显区别,血浆DAO也和I/R组无明显差别。结论硫酸镁,地塞米松分别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而二者合用却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脐血干细胞具有来源丰富、相对原始、免疫原性较弱、应用无伦理学问题等特点,脐血干细胞移植有助于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利用此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日益受到关注.免疫反应是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疗其他疾病相比,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的免疫反应具有特殊性.免疫反应在其中的作用及免疫反应的干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区周围皮质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运动组,静止组,假手术对照组.运动组造模后给予电动跑台训练,每天30min;静止组造模后置于普通笼中饲养,不予康复训练;假手术对照组仅给予麻醉及头皮切开、缝合.采用光化学方法建立局灶性脑梗死模型,每组大鼠于术后7d,14d,21d处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期梗死灶周围皮质GFAP和GAP-43的表达结果:运动组梗死灶周围皮质GFAP的表达在14d和21d显著高于静止组和假手术对照组.运动组大鼠GAP-43表达在7d为最高,14d后开始下降,但均显著高于静止组和假手术对照组.静止组大鼠GAP-43表达在7d和14d高于假手术对照组.21d时三组大鼠GAP-43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运动训练能促进梗死灶周围皮质GFAP和GAP-43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后的突触发生与重建.  相似文献   
86.
细胞因子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MI/RI)已成为临床心肌梗塞病人血管再通后重要的死亡因素之一,对于这一过程中因细胞因子诱导炎症反应的的作用机制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与MI/RI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就其相互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7.
张松山  王勇 《生物磁学》2005,5(2):20-2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8例患行超选择股骨头供血动脉插管,动脉造影、溶通治疗。结果:28例患治疗后髋部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及改善,有效率96.4%;治疗后病变区血管分支增多、增粗;影像随访显示股骨头骨质不同程度修复。结论: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血管再通率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的优势,能有效的改善股骨头的局部血液循环和髋关节的疼痛、活动功能,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8例患者行超选择股骨头供血动脉插管,动脉造影、溶通治疗。结果:28例患者治疗后髋部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及改善,有效率96.4%;治疗后病变区血管分支增多、增粗;影像随访显示股骨头骨质不同程度修复。结论: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血管再通率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的优势,能有效的改善股骨头的局部血液循环和髋关节的疼痛、活动功能,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9.
一类新携氧球蛋白--脑红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红蛋白是继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之后发现的第三类具有运输与储存氧的球蛋白。脑红蛋白主要在脑中表达.能可逆性的结合氧,与氧有很高的亲和力,能够特异性地向脑组织供氧,在神经系统氧的摄取、运输和利用等生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