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收集整理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并分析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降钙素原下降及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降低及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加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用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促进肠道免疫功能恢复,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天香胶囊对晕动病模型大鼠行为学与前庭核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并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天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灌胃预给药3天后,采用双轴旋转刺激法建立大鼠晕动病模型,通过晕反应指数评分、自发活动实验、异嗜高岭土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与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前庭核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晕反应指数和高岭土摄入量均显著增高,自发活动总路程与次数均显著减少,前庭核c-f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天香胶囊可显著降低晕动病模型大鼠晕反应指数与高岭土摄入量,提高自发活动总路程与活动次数,降低大鼠前庭核组织c-fos蛋白表达。结论:天香胶囊可有效改善晕动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前庭核c-fos表达有关,提示降低前庭核兴奋性可能是天香胶囊抗晕动病的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辅以综合管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及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患者均使用疏风解毒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n=42)予以常规干预,试验组(n=42)进行综合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指数(MRC)评分以及6分钟步行实验(6MWT)结果。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MRC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器(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6MWT距离较干预前增加(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更优(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辅以综合管理干预可提高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肺功能,可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提升运动强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解痉镇痛、抗感染、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水化后自胃管灌注,夹管1.5h,3次/d,连用7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TNF—α和D-乳酸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χ2=4.24,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较好,能降低血清内毒素、TNF-α和D-乳酸水平,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缬沙坦和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缬沙坦组、吲达帕胺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27例。缬沙坦组患者采用口服缬沙坦单药治疗,吲达帕胺组患者采用口服吲达帕胺单药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缬沙坦+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压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缬沙坦单药治疗组和吲达帕胺单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缬沙坦单药治疗组和吲达帕胺单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胶囊与吲哒帕胺缓释片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乳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制菌素阴道栓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的制菌素阴道栓治疗,均连用10d。两组患者停药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治疗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停药2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1.43%)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χ2=4.63,P〈0.05);治疗后随访观察3个月,对照组复发11例(44.00%),观察组复发5例(15.63%),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60,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好,复发率低,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具有治疗和预防复发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70例结肠癌术后行辅助化疗发生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口服蒙脱石散、静脉补液或口服补液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次,3次/d,温开水溶解后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DAO和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χ2=5.29,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用于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能降低血清DAO和TNF-α水平,具有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功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及sIg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低脂饮食和止泻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3次/d,连用4周。对照组除不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外余治疗基本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和sIgA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较前明显上升,肠杆菌和肠球菌较前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肠道sIgA水平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31,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疗效确切,能调节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从而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肠道免疫力,改善和保护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介素(IL)-6、8和10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88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酌情予以柳氮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和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次,3次/d,连用8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外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8和10水平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6、8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或上升值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42,P〈0.05);治疗中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观察组出现5例,症状均较轻,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UC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作用与其能降低血清IL-6、8水平,提高血清IL-10水平,减轻肠黏膜局部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在宫颈糜烂患者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宫颈糜烂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8例)和对照组(n=38例)。两组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3-7 d行LEEP术,观察组患者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阴道放置,每晚1粒,连用14 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量、出血持续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术后8周复诊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阴道流血量、出血持续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χ2=7.54、5.65和8.49,P〈0.05或P〈0.01);术后8周复诊,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4.74%vs.78.95%,χ2=4.15,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在宫颈糜烂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的应用具有明确的效果,能明显减少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