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8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率(RDW)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预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行急诊PCI手术治疗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治疗前的RDW和NLR,统计其急诊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比较冠脉无复流和正常血流患者的RDW和NLR,分析患者RDW和NLR与其冠脉无复流的关系及其对冠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结果:66例患者急诊PCI术后冠脉无复流发生率为30.30%(20/66)。与正常血流患者比较,冠脉无复流患者RDW和NLR均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RDW和NLR与其冠脉无复流均呈正相关(r=0.826,0.878,P0.05)。进一步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急诊PCI术前RDW和NLR联合预测其术后冠脉无复流的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急诊PCI患者RDW和NLR与其术后冠脉无复流密切相关且两者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冠脉无复流的价值良好,可能作为急诊PCI术后冠脉无复流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oronary artery-to-pulmonary artery fistula,CPAF)行经皮介入封堵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心内科于2009年7月至2016年2月之间接受经皮介入封堵术的58例CPAF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其他复杂心脏病变而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结果:58名CPAF患者经介入封堵均获成功,平均植入封堵材料(2.35±0.87)枚。24名(41.38%)患者成功封堵后残余分流立即消失,34名(58.62%)患者仍有少量分流。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2~61个月,无出血、缺血等并发症。随访造影显示,其中3名(5.17%)患者出现了大量再通,后者随后均接受了再次封堵术并成功封堵。结论:经皮介入封堵CPAF切实可行,但应选择适宜患者,且需要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经治疗后冠状动脉瘘可能出现再通,因此对这些患者应进行随访造影或其他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与介入栓塞治疗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切除组和介入栓塞组,各46例。手术切除组患者给予再次切除治疗,介入栓塞组患者给予介入栓塞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3年及5年的生存率。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包括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人Ⅲ型前胶原(HPC-Ⅲ)及IV型胶原(IV-C)水平。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WBC)、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手术切除组患者治疗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介入栓塞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介入栓塞组血清HA、LN、HPC-Ⅲ及IV-C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均明显高于手术切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WBC、AFP及CE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手术切除组患者血清WBC明显高于介入栓塞组,而血清AFP、CEA水平明显低于介入栓塞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治疗肝癌术后复发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血清AFP及CEA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估血管内栓塞治疗和显微手术夹闭两种治疗方法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实验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术后认知功能,并对比两组住院时间、院内死亡率和1年死亡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MMSE总分为(26.78±0.85)分,高于对照组的(22.25±0.63)分(P0.05);实验组认知功能障碍率为37.50%,低于对照组的55.00%(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6.7±3.9)天,低于对照组的(9.6±4.5)天(P0.05),两组院内死亡率和1年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综合性心理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按心理检查时单双序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行为干预治疗、生物反馈、放松堋练、音乐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综合疗法;对照组仅常规药物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症状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有降低,症状改善,但研究组较为明显(P<0.01和P<0.05),且生活质量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心理治疗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6.
征稿简则     
《中国科学C辑》2009,(3):F0004-F0004
简介:《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生命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知名刊物之一.本刊力求及时报道生物学、医学和农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由《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月刊,中文版每月20日出版,英文版每月1日出版.第三  相似文献   
67.
我与高教社的合作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进行了教学改革,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全国统一教材,北京大学承担了重任。综合性大学植物学教材委托著名植物学家张景钺先生编写。蒙张先生信任,指导我将执教植物学的形态学及解剖学部分的讲义,按新的教学大纲修改和补充编写成书。这就是1959年出版的《植物学:形态学及解剖学部分》。  相似文献   
68.
基于PBL模式的综合性生物化学实验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生物化学实验课在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生物化学实验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设置综合性实验项目,将PBL模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提升了实验教学的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69.
《蛇志》2006,18(2):F0004-F0004
位于南宁市仙葫经济开发区的南宁蛇协锦葫医院是第一家落户广西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的综合性医院。该院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医疗服务团队.有多位具有副主任、副研究员以上资格的专家和名老中医。在管理上有一套创新的机制和监控体系确保服务质量,保证顾客朋友以最实惠的价格享受最优质的服务。服务的科目有:急诊科、内科、心脑血管血栓病防治专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医学影像科和医学检验科。  相似文献   
70.
《微生物学报》2011,51(6):848
(2011年3月修订)一、刊物简介和栏目设置《微生物学报》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国内外微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动态,内容涵盖工业、农业、医学、兽医微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各个领域。本刊是我国微生物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学报级期刊和国家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已被多家文献数据库收录。设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和小型综述3个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