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5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51.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是一种以在肺泡和终末细支气管生长为主要特征的肺癌,占全部肺癌的5%-10%。近期BA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绵羊肺腺病是一种在病理形态上与人BAC极其类似的肺恶性肿瘤,病因是Jaagsiekte绵羊逆转录病毒。然而,人BAC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不明。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ON是原癌基因MET家族的一员,RON及其变异体在人BAC样品中呈高度的异常表达。转基因小鼠的实验进一步证明,定向性的在肺泡二型上皮细胞中表达RON,能诱发具有人BAC特征的小鼠肺肿瘤,RON致癌的基础是其传导的异常信息途径。采用特异性siRNA和单克隆抗体干扰RON的表达,能抑制RON介导的BAC的生长。因此,RON的异常表达是特异性药物作用的靶点,阐明原癌基因RON在BAC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52.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9):955
细根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和养分的主要输入途径, 但目前人们对于影响细根分解的主要因素和细根分解模式的了解仍然很少。该研究采用根序划分等级方法, 将红松(Pinus koraiensis)落叶松(Larix gmelinii)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细根组分前四级根划分为两个等级: 一级和二级根混合为低级根, 三级和四级根混合为高级根。利用埋袋法对东北地区4个树种不同根序细根进行连续4年的分解实验, 并对其分解速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红松低级根和高级根分解系数分别为0.342和0.461, 落叶松依次分别为0.304和0.436, 水曲柳分别为0.450和0.555, 白桦为0.441和0.579。4个树种均显示低级根分解速率较慢, 而高级根分解速率较快。实验表明, 根系分解系数与酸不溶性物质(AUF)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NC)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出现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低级根含有较多的AUF, 很难被分解, 以及含有较少的TNC, 为分解者提供能量较少。  相似文献   
953.
细沟发育与形态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海鸥  郑粉莉  温磊磊 《生态学报》2018,38(19):6818-6825
细沟发育导致坡耕地表土和养分流失,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而细沟形态对坡面径流和侵蚀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细沟发育过程、细沟形态特征及二者耦合关系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各自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细沟发育与形态特征研究中需要加强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54.
裂壶藻作为一种生产DHA的重要菌种,其脂肪酸合成途径除了已经被广泛了解的聚酮合酶(PKS)途径外,还残存着作为真核微生物中常见的脂肪酸合酶(FAS)途径中的功能酶和中间产物。经过前期的研究,运用基因工程手段,将载有与裂壶藻近缘藻种中已知的Δ12-desaturase表达模块和相关筛选标记构建入载体,通过电击转化导入Schizochytrium sp.ATCC20888中,以期望修复裂壶藻中FAS途径的合成能力。通过分子水平检测确定目的功能基因已稳定转化后,再由气相色谱分析转化株油脂中相关脂肪酸含量分布情况。经过长期筛选验证,最终证明获得了两株阳性转化株,其生物量初步测定分别较野生株提高11.14%和4.12%,其油脂中DHA含量分别较野生株提高了19.50%及14.65%。  相似文献   
955.
本对金缕梅科弗特吉族的细胞核核糖体DNAITS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族的演化关系、尤其是中国有属银缕梅属的系统位置进行了最简约分支分析。基本结果如下:其一,蚊母族和狭义的弗特吉族均不形成自己的系分支,因此,支持Endress的处理,即合并两族为广义的弗特吉族;其二,银缕梅属同帕罗堤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支持形态学和解剖学结论;其三,根据该片段核苷酸序列的演化速率推算出的银缕梅属和帕罗堤  相似文献   
956.
深裂黄草乌二萜生物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裂黄草乌(Aconitum vilmorinianum var.altifidum W. T.Wang)又名西南乌头、紫乌头、藤乌,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和四川西部(泸定、天全)海拔2800m的山地。块根可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民间也用于解乌头中毒。其化学成分未见报道。本文从深裂黄草乌全草中分离鉴定了3个二萜生物碱,一个为C-19骨架类型,两个为C-20骨架类型。其中一个为新化合物,是C-20骨架类型二萜生物碱,命名为深裂黄草乌碱vilmorinianine(Ⅰ),另两个化合物是denudatine(Ⅱ)和deoxyaconitine(Ⅲ),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57.
利用RT—PCR扩增和分析柑桔裂皮病类病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参考国外CEVd-A株中央保守区段(C区)和左端区段(T区),设计并合成引物Cl(-)、C2( )、C3( )、T1(-)、T2( )。对感染 CEVd中国分离物的柑桔(Citrus L.)和香橼(Citrus medica L.)总核酸进行了cDNA第一链合成和PCR扩增,其中C1/C3、C1/C2分别能从感病香橼和柑桔总核酸中扩增出210bp和370bp左右的特异DNA,分别相当于CEVd的左半部和全长片段,T1/T2未能扩增出产物;健康香橼和柑桔总核酸中均未能扩增出产物。扩增结果用DIG标记的CEVd-cDNA探针进行了确证。扩增结果说明:CEVd中国分离物在左端T区与CEVd-A株存在差异。PAGE-银染法分析扩增产物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可从约0.1ng柑桔总核酸中扩增出全长CEVd-cDNA。  相似文献   
958.
凝溶蛋白是F-肌动蛋白丝的钙依赖性切割性蛋白质,经过焦磷酸溶液选择性抽提和微酸性介质的有效分离,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天然细肌丝。在Ca^2+存在时,凝溶蛋白可以切割天然细肌丝。但是,凝溶蛋白对天然细肌丝的作用时程与其对F-肌动蛋白丝的作用有着显差异,提示细肌丝中的非肌动蛋白蛋白质可能影响了凝溶蛋白对天然细肌丝的结合或切割速率。  相似文献   
959.
本实验利用同一切片标本,在光镜水平上,对豚鼠小肠EC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和不同银染法的比较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全部Masson-Fontana亲银染色阳性细胞均呈PAP染色阳性;另一方面,小部分(15%)Grimelius嗜银染色阳性细胞却表现为亲银染色和PAP染色双阴性。以上结果表明,在显示EC细胞上,亲银染色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因此仍不失为一种经济和实用的方法;嗜银染色显示EC细胞,尽管其敏感性稍高于亲银染色法,但不具有免疫细胞化学与亲银染色技术那样明显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60.
爻纹细蛾的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爻纹细蛾(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龙眼、荔枝的主要害虫,以幼虫为害幼梢和果宴,在厦门市同安区一年发生九代,主害代为7—8月份的第五、六代。本报道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等,对卵、幼虫、蛹、成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和蛹的分级方法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该虫的测报方法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