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海洋环境污染物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引起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应答十分复杂,是一种集成式网络反应(integrated network-like intracellular response)。各种细胞因子及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构成类似集成电路样网络式分子反应,组成了细胞内一个个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反应模块。该文综述了TBT引起的细胞内信号通路转导的集成式网络反应现象,旨在为综合评价污染物危害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尖吻蝮蛇毒对蟾蜍交感神经节细胞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以离体蟾蜍交感链为标本,观察了尖吻蝮蛇毒(AAV)的神经毒性作用。结果表明,该蛇毒(10-200μg/ml)对交感神经元的静息电位、膜电阻和膜电容没有显著的作用,对动作电位形状也无可测出的影响,但能使阈电位轻皮升高,即使神经元兴奋性稍降低。AAV(>25μg/ml)对胆碱能性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有剂量依从性的,部分可逆性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至少应部分归之于AAV对突触后膜上的N型胆碱能受体的阻断作用。本研究发现的AAV神经毒性作用可能有一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3.
74.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长时间低氧对离体培养的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glomuscell)的影响。对实验组Sprague-Dawley(SD)大鼠,首先将其置于模拟5000m高度低氧环境的低压舱中饲养7—10d,然后麻醉动物,取出颈动脉体,将其分离成单个细胞和细胞群体(clusters)。这些细胞在低氧条件(11%O2,5%CO2,84%N2)下培养2—3d。取自正常SD大鼠的颈动脉体细胞被分为两组,分别将其培养在常氧(21%O2,5%CO2,74%N2)或低氧环境中。球细胞的细胞内pH(pHi)和膜电位(MP)分别用H+选择性微电极和常规微电极同时测量。结果表明:长时间低氧降低球细胞的pHi,增加MP,其变化程度远远大于急性低氧的影响,而且当将细胞置于常氧中测量时其值不恢复。  相似文献   
75.
分枝杆菌干扰抗原呈递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为巨噬细胞内寄生菌,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以细胞免疫应答为主,其中活化的T细胞特别是CD4 T辅助细胞(Th)及其激活调节的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所发挥的免疫机制是机体抗Mtb特异性免疫的关键,决定了胞内Mtb是被清除、还是进一步繁殖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抑或静止于胞内处于潜伏状态[1].  相似文献   
76.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威胁生命的主要疾病,而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来研究发现,多聚二磷酸腺苷聚合酶1(PARP1)在动脉粥样硬化致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ARP1为PARP家族中含量最丰富的核酶,担负着DNA缺口敏感酶的功能,具有双向作用.正常情况下,它参与DNA损伤的修复,但过量激活则消耗NAD+和ATP使细胞功能紊乱,最终坏死.一些疾病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可能与此相关,这些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及相关的心血管功能紊乱.有趣的是,除DNA损伤激活PARP1外,最近又发现激酶、多胺、咖啡因代谢物、茶碱和四环素等也可以参与PARP1的调节,核因子(NF-κB)和细胞内Ca2+也参与PARP1的调节.本文总结了靶点PARP的生物功能和基本原理,动脉粥样硬化致病的可能机制以及PARP1对其调节的研究进展,将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77.
罗建红 《遗传》2012,(6):665
现代生物技术前沿罗建红著出版时间:2012年3月书号:978-7-03-023811-5装帧:平装开本:16开定价:$58.00《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策略与技术原理》从生物医学相关前沿领域的研究主题切入,着重介绍所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技术原理与研究策略。全书共分14章,内容涉及基因组学、基因克隆、基因的表达与调控、非编码小RNA、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结构、细胞显微成像、细胞内信号转导及组织细胞电生理学等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  相似文献   
78.
采用灭菌的水稻田土壤为基质,分别投加细菌基因组DNA和细菌活体,应用该方法提取细胞内和细胞外DNA。结果表明,DNA提取效率平均在75.4%-82.3%,DNA纯度OD260/280在1.75-1.85之间。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PCR表明,DNA纯度能满足PCR要求,细胞内DNA与细胞外DNA互不污染。  相似文献   
79.
对钙离子几种生理学效应的归纳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是人体重要的元素成分之一,在体内以2种形式存在:结合状态和离子状态(Ca2 )。但只有Ca2 才具有生理活性。体内Ca2 又分为细胞内Ca2 和细胞外Ca2 2种。研究表明,细胞内Ca2 浓度低,仅为细胞外的1(?)。体内的钙主要来源于食物,含钙的食物进入人体  相似文献   
80.
轮状病毒(RV)NSP6与NSP5由同一基因片段编码,至今对NSP6 性质了解很少。用基因重组表达和免疫学方法,重组表达了A组人RV NSP6蛋白,进行了NSP6的动物免疫及其抗原反应性、免疫原性研究以及RV感染细胞中NSP6的合成及亚细胞分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SP6可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4.2%;NSP6免疫豚鼠血清抗体可特异性识别菌体细胞中表达的NSP6和SA11及Wa病毒感染的MA104细胞中合成的NSP6蛋白;病毒感染细胞中合成的NSP6在感染后3h就可检测到,12h表达量达到最高;NSP6在病毒感染细胞质中呈弥散状分布,并主要积聚在细胞核的周围,未观察到毒质体样结构。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RV NSP6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