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肝活素(hepassocin, HPS)是一种由肝合成和分泌的活性因子,参与肝再生与物质代谢,重组肝活素可以救治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仍需深入研究。前期采用RNA测序技术(RNA-seq)分析发现,HPS敲除小鼠肝中叉头框蛋白A2(forkhead box A2,FOXA2)的表达显著降低。FOXA2是肝内富集表达的重要转录因子,我们推测FOXA2可能是HPS调节肝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关键靶点。本研究首先通过Western印迹和Real-time PCR证明FOXA2在HPS敲除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随后在细胞水平证明,重组HPS能显著增加FOXA2的表达(P<0.01)。通过克隆侧翼序列构建FOXA2启动子报告基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大片段截断、精细缺失发现FOXA2响应HPS信号的顺式作用元件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814~-797 bp,为肝细胞核因子6(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6, HNF6)的结合序列。通过凝胶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相似文献   
982.
杨梅小细胞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宗良 《昆虫知识》1994,31(6):351-352
  相似文献   
983.
984.
985.
资源吸收的动态生态位划分研究对于认识植物共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至今对于该领域的理解仍然不足。在2019年生长季内,对华北平原上的一片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成熟混交林进行了同位素和土壤含水率的重复取样,并于生长季末进行细根取样。通过氢氧稳定同位素方法和贝叶斯混合模型(Mix SIAR)确定了树木的季节性吸水模式,使用Pianka的标准化重叠值判断了毛白杨和刺槐的生态位重叠程度。结果显示:两个树种都具有深根系,但是,毛白杨倾向水平侧根的发育并在浅土层(0–30cm)分布更高比例的细根,而刺槐则倾向垂直主根的发育,在深土层(100–600 cm)分布高比例细根。就整个生长季的平均而言,毛白杨和刺槐的主要水源均是中层(30–100 cm)和深层土壤水。但是,浅层和中层土壤水对毛白杨吸水的贡献高于刺槐,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则反之。在应对干旱和夏季强降雨时,毛白杨和刺槐表现出完全相反的吸水策略。在旱季,毛白杨增加中土层的吸水贡献,而刺槐则提高了对地下水的相对吸水量。当强降雨事件发生时,毛白杨增加浅土层的吸水贡献,而刺槐却增加深土...  相似文献   
986.
【背景】附子白绢病是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引起的土传病害,给附子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目的】明确对齐整小核菌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CZ1的分类地位、优化发酵条件及对附子白绢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稀释涂布的方法从叉角厉蝽马氏管内分离细菌,平板对峙法筛选对齐整小核菌有较强拮抗力的菌株,且测定该菌株对其他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等方法明确该菌株的分类地位;以细菌发酵液在波长600 nm时的OD值为指标,并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优化;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明确防治效果。【结果】分离获得6株细菌,其中菌株CZ1对齐整小核菌的平板对峙抑制率最高,菌株CZ1对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等均有抑制效果。菌株CZ1被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5.00 g/L,蛋白胨25.00 g/L,酵母浸粉7.50 g/L;最佳培养条件:接种量2%,装液量90 mL,转速...  相似文献   
987.
本文阐述了PM2.5的来源及特征、化学组成成分、危害、限制标准及监测方法。细颗粒物来源多样,化学组分复杂,危害广泛,尤其对人体危害重大,限制标准单一、不完整,监测方法技术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988.
989.
高黎贡山茸足蚤属—新种(蚤目:细蚤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