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71.
应用RAMP分子标记研究红花资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RAMP(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对原产于42个国家的84份红花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被测材料间RAMP标记多态性较高。16个引物组合所产生的122条DNA扩增片段中,有118条具有多态性,PPB为96.7%。PIC的变化范围为0.580~0.978,平均值0.874。每个引物可扩增出4~11个DNA片段,平均获得7.6个DNA片断,其中7.4个具有多态性,遗传相似系数(GS)的变化范围0.338~0.907,平均值为0.665。基于GS的聚类结果可以将所有84份材料完全分开,并划分为6类,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来源于亚洲和美洲的材料多样性相对比较丰富,所有来自中国的材料被聚为一大类。据此认为,红花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遗传差异,RAMP分子标记是评价红花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保安万灵丹中升麻素苷、5-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茅术醇、β- 桉叶醇和苍术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多波长 HPLC 梯度洗脱法:色谱柱为C18 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A 为甲醇- 乙腈(2 : 1),流动相B 为0.1% 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 · min-1;进样量为20 μL;检测波长分别为254 nm(用于升麻素苷和5-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203 nm(用于茅术醇和β- 桉叶醇)和 340 nm(用于苍术素)。结果: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茅术醇、β-桉叶醇和苍术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30~86.00 mg ·L-(1 r=0.999 4)、5.85~117.00 mg · L-1(r=0.999 7)、16.42 ~ 328.40 mg · L-1(r=0.999 3)、15.16 ~ 303.20 mg · L-1(r=0.999 9)和12.78 ~ 255.60 mg · L-1(r=0.999 5); 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试验中所测各目标组分峰面积的RSD 均小于2.0%;升麻素苷、5-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茅术醇、β- 桉叶醇和苍术素的平 均加样回收率/RSD(n=6) 分别为97.49% /1.45%、96.81% /0.94%、98.60% /1.65%、97.96% /1.38%和99.22% /1.2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作保安万灵丹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3.
基于群落调查方法,对巨尾桉林下植物进行群落学分析。结果表明:巨尾桉林下植物共有维管束植物57科、124属、154种及变种,以禾本科和菊科的种类占优势;林下植物物种组成较为分散,优势属不明显;种子植物53科划分为6个分布区类型和2个变型,以热带分布科为主;种子植物120个属有14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变型,以热带分布属为主,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林下植被可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但是分层现象不明显,草本层植物占优势,偶见有少量的层间植物分布。林下物种丰富度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而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则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生境空间异质性及人为干扰活动影响了巨尾桉林下植物组成及分布。  相似文献   
74.
基于群落调查方法,对巨尾桉林下植物进行群落学分析.结果表明:巨尾桉林下植物共有维管束植物57科、124属、154种及变种,以禾本科和菊科的种类占优势;林下植物物种组成较为分散,优势属不明显;种子植物53科划分为6个分布区类型和2个变型,以热带分布科为主;种子植物120个属有14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变型,以热带分布属为主,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林下植被可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但是分层现象不明显,草本层植物占优势,偶见有少量的层间植物分布.林下物种丰富度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而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则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生境空间异质性及人为干扰活动影响了巨尾桉林下植物组成及分布.  相似文献   
75.
为了分析不同年限巨尾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生长年限对化学成分组成的影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2006~2010年种植的巨尾桉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的巨尾桉叶片挥发油产量在0.55%~1.35%之间,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升高。利用GC-MS共鉴定出63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93.00%~97.07%。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为:1,8-桉叶油素(55.72%~63.47%)、α-松油醇(9.78%~14.15%)、乙酸松油酯(4.96%~7.06%)、α-蒎烯(0.99%~4.31%)、龙脑(2.40%~4.89%)。由于生长年限的不同,挥发油中物质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6.
开展了从巨尾桉叶中提取皂苷的工艺优化研究.考察了温度、时间,溶剂用量对皂苷得率的影响,并对粗提物进行纯化.结果表明,巨尾桉叶皂苷的优化条件是:提取温度61.8℃,提取时间5.02h,溶剂与巨尾桉叶的液料比为20.09∶1,皂苷的提取得率(g/g)为5.51%.提取物经大孔树脂-丙酮沉淀联用分离法纯化后皂苷含量由16.22%提高到50.35%.对粗提物、大孔树脂纯化物和大孔树脂吸附-丙酮沉淀纯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3.02%、84.20%和85.62%,对过氧化氢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0.10%、55.02%和48.21%,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16.62%、13.43%和10.01%.  相似文献   
77.
采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分析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invasa Fisher&La Salle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并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东南部大部分地区都是该虫的适生区,该虫在我国潜在分布区风险评估R值为2.14,存在高度危险性。据此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8.
27味中药醇提物对酪氨酸酶体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儿茶酚为底物,体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22个科的27味中药醇提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各种中药的50%乙醇(v/v)提取液中,生药质量浓度达到2 mg/mL时,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L.)、杨梅叶(Myrica rubraS.)、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和绿茶(Camellia sinensisL.)相对L-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酪氨酸酶抑制率分别达到128.62%、83.64%、79.65%和66.48%,它们在美白化妆品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不同林龄尾细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和能量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广东省遂溪县北坡林场1~4年生尾细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龄对林分现存生物量影响极显著(P0.01),1~4年生林分生物量在10.61~147.28t.hm-2,随林龄增加,各组分和林分的生物量均增加,叶片、枝、树皮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的比例逐年减小,而树干则呈逐年升高趋势.4个林龄阶段各组分生物量的分布规律,1~2年生为树干枝树皮根叶片,3~4年生为树干根枝树皮叶片.不同林龄各组分的平均灰分含量在0.47%~5.91%,以树皮的灰分含量最高、树干最低.各组分的平均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为17.33~20.60kJ.g-1和18.42~21.59kJ.g-1,均以叶片数值最高、树皮最低.林龄对枝、树干、树皮的干质量热值及对叶片、树干、树皮的去灰分热值有显著影响(P0.05),对叶片和根的干质量热值、枝和根的去灰分热值及植物体热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1~4年生尾细桉的林分能量现存量在199.98~2837.20GJ.hm-2,林龄对其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随林龄增长,各组分和林分能量现存量增加,且各组分能量分配比例的变化趋势与生物量相同.  相似文献   
80.
中国木兰科木兰属一新变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原产湖北五峰的红花玉兰新变种多瓣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 var. multitepala L.Y.Ma et L.R.Wang)作了描述。新变种与红花玉兰原变种(M. wufengensis var. wufengensis)花色相近,整个花被片内外均为红色,内面略淡。主要区别在于:新变种花被片12、15、18、24;花被片阔倒卵状匙形、倒卵状匙形或窄倒卵状匙形;花色浓淡不同植株间有深红、红、浅红之差别;自然状态下可育,蓇葖果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