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8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2776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罗非鱼对微型生态系统营养物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总结了罗非鱼不同放养密度的微型生态系统中N、P浓度及P分布动态观测结果。在罗非鱼的影响下,微型生态系统中氨氮、颗粒磷和总磷浓度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组,而正磷酸盐浓度和沉积物磷的量显著地低于对照组。不同密度组某些指标的观测值虽有显著差异,但未见任何指标依罗非鱼放养密度而有规律地变动。微型生态系统中正磷酸盐浓度同浮游动、植物密度和初级生产力显著相关,氨氮浓度与浮游植物密度之间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然而,浮游植物密度与总磷浓度之间不存在营养级联假说所预见的下行影响,相反有前者决定于后者的上行影响的趋向。微型生态系统中P分布的变化可揭示罗非鱼促进系统中营养物循环,从而加速其富营养化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2.
城市生态系统的模拟方法:灵敏度模型及其改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吕永龙  王如松 《生态学报》1996,16(3):309-313
评估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能力,探讨其持续发展对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问题,需要运用动态的模拟方法进行。由德国著名生态控制论专家F.Vester和A.V.Hesler教授提出的“灵敏度模型”方法,将系统科学思想、生态控制论方法及城市规划融为一体,解释、模拟、评价和规划城市复杂的系统关系,是模拟城市生态系统很好的方法。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灵敏度模型”为评价城市持续发展能力、探讨其持续发展对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3.
本文自1991年4月至1993年1月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的空间分带及灌污的可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红树林湿地中主要出现的底栖动物为拟沼螺科,黑螺科,汇螺科,沙蟹科,方蟹科和弹涂鱼科种类。红树区内底栖动物从高潮位到低潮位可分为3个群落分布带:亮泽拟沼螺带;拟黑螺-褶痕相手蟹带;弧边招潮-印尼拟蟹守螺-刻纹拟沼螺带。群落的分带可能主要由潮位线,食物适应性及底质结构因素决定。林前泥滩底栖动物种类多样性最大,生物量最高。林内动物群落则表现出低种类多样性,高种群个体数的特点。群落总栖息密度的变化基本上由软体动物所主导。生活污水排灌对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的影响不明显,仅在排污口端引起少数污水动物种类的出现及群落总生物量轻微的升高。  相似文献   
74.
红树林的光合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5.
生态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数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河南省森林生态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模糊聚类和遂步判别分析的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子主要有6个,即:森林覆被率、人口密度、土壤侵蚀模数、大风日数、降水集中率和地形;河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按其稳定程度可分为5个等级;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是建立稳定性判别模式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6.
北方稻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及水分效率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1993~1995年研究了5种不同模式水稻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及水分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田模式其总耗水量之间有明显差异,其中节水模式和节水节肥模式较常规模式节省灌溉水达15~23%,水分生产效率增加30%以上.各模式蒸发蒸腾耗水量在同一生长季内基本相同.田间结构及调控管理对其无明显影响实测水稻生育期田间蒸发蒸腾量与计算的可能蒸发蒸腾量相差不过5%。  相似文献   
77.
对稻萍结合系统细绿萍共生固N量研究表明,萍的固N力在整个生长季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最高固N率出现在6月初,萍固N量随其接种量和水稻行距增加而增加.50~10cm宽窄行交替的水稻行距和1500kg·hm-2的萍接种量的稻萍结合系统的总固N量为107.1kg·hm-2,而30cm等行距的325kg·hm-2的萍接种量的稻-萍结合系统的总固N量仅为36.0kg·hm-2  相似文献   
78.
揭示了柞蚕林N循环与放蚕强度、土壤肥力、剪伐周期等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柞蚕茧收获和周期性剪伐柞树枝叶是影响柞蚕场N平衡的主要因素.放蚕强度和剪伐周期必须根据柞蚕场土壤肥力水平和柞树生长势来确定.调整林下植被组成、种植固N植物能明显提高土壤供N能力,适当施用速效N肥能有效地促进保苗场幼树、幼龄柞墩和恢复老龄柞墩的生长势  相似文献   
79.
恢复生态学与植被重建   总被引:89,自引:0,他引:89  
彭少麟 《生态科学》1996,15(2):26-31
恢复生态学是现代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其理论与方法均在不断发展之中。本文论述恢复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并探讨热带亚热带区域地带性植被的恢复途径及其效益  相似文献   
80.
大气-土壤-小麦生态系统中铅的分布和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铅在国道附近大气-土壤-小麦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及其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大气中铅浓度与汽车流量成正比,而与风速、温度等相关性不明显;距公路越远,土壤及小麦中铅的含量越高,含是与距离呈一定的匀相关性,5m及60m为其转折点;铅在土壤中由上上及在小麦体中由根向茎、穗的迁移较小;小麦各器官中铅含量大小依次为根〉叶〉穗〉茎〉籽。叶片、穗尚从大气中直接部分铅。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中,各器官积累铅量不同,其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