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0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67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龟背竹的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 Liebm.)系天南星科(Araceae)龟背竹属(Monstera)的一种多年生木质藤本攀缘性常绿灌木,生于林中,攀缘树上。龟背竹幼苗的叶片呈披针状长圆形,全缘。大苗的老叶叶片大,轮廓心状卵形,宽40—60厘米,厚革质,表面发亮,淡绿色,背面绿白色,边缘羽状分裂,侧脉间有1—2个较大的空洞,靠近中肋者多为横圆形,宽1.5—4厘米,向外的为横椭圆形,宽5—6厘米。各热带  相似文献   
32.
高山雪鸡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报道了高山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的繁殖生态,主要内容包括栖息地,活动规律,雌雄比例,求偶行为,巢和卵,孵化,雏鸟,食物和天敌。  相似文献   
33.
34.
树鹨数量及繁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6—1988年的4—10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树鹨(Anthus hodgsoni)的数量和繁殖进行了观察,现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工作地点和方法本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地处交城和方山两县交界(东经111°21′—111°33′,北纬37°45′—37°55′)。其植被、气候等资料已有报导〔1〕。将全区划为4个植被类型即:一、八水沟农作疏林灌丛区,海拔1600—1900米。二、大路峁针阔混交林区,海拔1900—2000米。三、罗板沟针叶落叶林区,海拔2200—2600米。四、云顶山亚高山草甸区,海拔2600—2800米。在上述4个植被带中,选定一条长2000米的固定路…  相似文献   
35.
InvitroCultureandRapidPro阴切nonofCommonpetunianHua,WENChun-Xu(PbeedeyIfes~lrchIndddeofHdri,SAsfor050061)1植物名称矮牵牛(Petun。htwde),又名碧冬茄。2材料类别茎尖、带芽的茎段。3培养条件(回)诱导培养基:l/3MS+6-BAImg/L(单位下同)+IBA0.02+GellanGum(进口琼脂)2g/L;(2)增殖培养基:MS+6.BA0.5~1+IBA0.2;(3)生根培养基:l/2MS+IBA0.5。培养基含蔗糖25g/L,(2)和(3)附加普通琼脂55g/L。PH58,高压灭菌。培养温度22~25”C,光照度1500IX,照光10~12h/d。毛生…  相似文献   
36.
37.
非洲鸵鸟在我国北方的繁殖习性及人工孵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描述了非洲鸵鸟在我国北方的繁殖习性,讨论了人工饲养及人工孵化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非洲舵鸟可以作为一个优良收种在北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8.
1985-1994年的3-11月,在山西省代县对小PiTi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该鸟在山西省为夏候鸟,每年最虫3月6日迁来,最晚11月24日迁离,居留期为255天左右。种群密度在繁殖前的4月为1.37,繁殖后的9月为1.95(只/ha)。产卵始期为5月27日,日产1枚,窝卵数5-8枚,产出第二枚卵时开始孵卵。观察到最早孵卵期为5月28日,孵卵期为20-22d。雏鸟出壳先后顺序与产卵先后顺序相一致  相似文献   
39.
1992-1994年的5-9月,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黄眉姬Weng的繁殖生态作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的迁期为5月中旬和9月上旬,种群密度为6.6只/km^2,窝卵数4-6枚,孵卵期12-13d,孵化率为89.5%,育雏期12d  相似文献   
40.
由于大肠杆菌生长迅速,操作方便,使之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好材料。大肠杆菌的分裂、复制、基因表达及调控、遗传重组等已研究得十分清楚,并已成为原核生物的模式。本文简要介绍大肠杆菌的分裂繁殖,染色体DNA的双向复制及染色体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