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3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138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1.
秃疮花属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果秃疮花 新种 图1,1—4 Dicranostigma platycarpum C.Y.Wu et H.Chuang,sp.nov. Chelidonium dicranostigma Prain in Ann.Bot.Gard.Calcutta IX,2:7,t.9.1901,nom.illegit.,non Chelidonium dicranostigma Prain in Bull.Herb.Boiss.Ⅲ:585.1895;Dicranostigma lactucoides Fedde in Engl.Pfl.-reich.211.1909,p.p.quoad.specim.Austro-Tibet.  相似文献   
42.
独叶草形态学的研究III.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和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独叶草 Kingdoinia uniflora 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规律。 花的各部分 多而无定数,呈螺旋状排列。花被片的脉序呈开放的二叉分枝,可分三类。雄蕊分能育和不 育两类,维管束单一,后者顶端的凹沟内具蜜腺,前者的花粉囊呈侧向-外向着生。心皮分化 为三部分,子房具柄,含1枚横生胚珠。开花时,心皮不完全闭合,属半开放型,近似黄连属(Coptis)植物。聚合瘦果,种子1枚,胚处于原胚期,胚乳丰富。文中还讨论了有关形态演化问题。  相似文献   
43.
程用谦   《广西植物》1985,(4):323-326
<正> 帚菊属Pertya Sch.-Bip.乃菊科,帚菊木族→Mutisieae Cass.的一个小属,全世界仅24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山区。我国有17种,东起台湾,西至云南、西藏,北达甘肃、宁夏,南抵广东、广西等省区均产。  相似文献   
44.
柄锈属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柄锈属的二个新种,一种是寄生在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Thunb.)Roberty et Vautier](蓼科)上的金线草柄锈(Puccinia antenori J.Y.Zhuang et Wang sp.nov.),模式标本采自福建省浦城;另一种是寄生在花锚(Halenia sp.)(龙胆科)上的波壁柄锈(Puccinia undulitunicata J.Y.Zhuang et Wang sp.nov.),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省炉霍与甘孜之间的锣锅梁子。金线草柄锈的夏孢子堆均匀密布于叶背面,褐色粉末状;夏孢子亚球形、倒卵形或椭圆形,18—35×17—23μm,壁厚1—2μm,淡黄褐色,有刺,芽孔2个,生在腰部附近。冬孢子堆颜色较深;冬孢子棍棒形或椭圆形,隔膜处不缢缩或稍缢缩,25—45×13—23μm, 顶壁厚3.5—5μm,肉桂褐色,光滑;上部细胞芽孔顶生,下部细胞芽孔生于隔膜附近。本种近似韦氏蓼柄锈(Puccinia polygoni-weyrichii T.Miyake),但其夏孢子壁厚度均匀,冬孢子顶壁增厚,而后者夏孢子顶壁增厚(5—7μm),冬孢子壁厚度均匀(2—2.5μm)。波壁柄锈的冬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黑褐色或黑色粉末状。夏孢子在冬孢子堆中混杂,近球形或宽椭圆形,22—25×18—23μm,壁厚2—2.5μm,密生小刺,暗褐色,有3—5个散生的芽孔。冬孢子椭圆形或倒卵形,隔膜处不缢缩,25—40×20—25μm,壁波状起伏,厚度不均匀(1.5—2.5μm),栗褐色;上部细胞芽孔顶生,下部细胞芽孔近基生或基生。本种由于冬孢子壁呈波状起伏而不同于龙胆科植物上的其他已知的柄锈。  相似文献   
45.
亮叶杨桐(石芽茶)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静兰  文永新  成桂仁   《广西植物》1985,(3):297-300
从广西产亮叶杨桐(Adinandra nitida Merr.ex H.L.Li)中,分得三种黄酮类成分:Ⅰ、Ⅱ和Ⅲ。经IR、UV(位移诊断)、熔点、混熔点、薄层层析鉴定:Ⅰ为芹菜素(Apigenin);Ⅱ为芹菜素-5-0-α-L-吡喃鼠李糖基(1→4-6~(?)-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吡;Ⅲ为芹菜素-5-0-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46.
CAM植物按其对环境的反应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专一CAM植物和兼性CAM植物。前者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CAM性质;后者的光合型可随季节和水分胁迫等而发生变化,也可因人工诱导作用而使其由C_3型转变为CAM型。  相似文献   
47.
从疏花毛萼香茶菜叶的乙醚提取物中一共分得七个二萜化合物,其中四个经各项光谱数据证明它们分别为毛萼乙素(1),毛萼晶甲(2),毛萼晶乙(3)和冬凌草素(4)。  相似文献   
48.
玉米素核苷的酶标免疫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血清白蛋白-玉米素核苷(BSA-ZR)的兔抗血清对玉米素核苷具有很高的亲和性,而且专一性强,除了玉米素外,对其它一些细胞分裂素如激动素(KT)的交叉反应甚微。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为标记物的酶标免疫法,由于它的灵敏度高,相当于几十毫克量的样品就可以测出细胞分裂素的含量。测定范围在0.25—50pmol之间,测定范围较广。由于该方法专一性高,植物组织的粗提取物可以直接用于测定。避免了提取分离的繁琐程序,使得测定方法较简便、快速,可成批进行,适用于一般实验室。用该方法测得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 L.)各部分的细胞分裂含量(以玉米素核苷计)在10—60×10~(-9)克/克鲜重,即10—60ng/g F.W.。  相似文献   
49.
50.
丘华兴   《广西植物》1986,(Z1):41-48
我国桑寄生科(狭义的)共有8属,约49种、7变种。现续报道大苞鞘花属Elytranthe Blume 1个新记录种,离瓣寄生属Helixanthera Lour.产于云南1个新记录种及其描述和西藏2个种,桑寄生属Loranthus Jacq.2个种,梨果寄生属Scurrula Linn.3个种和钝果寄生属Taxillus Van Tiegh.4个种的分布区和标本引证,以及一些种类的寄生,异名和错误文献等。 桑寄生科植物对木本经济植物具有危害性,作者在云南、广西和广东野外工作时,注意到在局部地区,“桑寄生类”对栽培的油茶林、普洱茶林、石梓林、云南油杉林、栎林,柿树及风景区的庭园树的危害情况,已成为主要的植物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