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7篇
  免费   542篇
  国内免费   330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578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288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4篇
  1959年   10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3篇
  195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顾德兴  徐炳声   《广西植物》1989,9(3):265-270+295
繁缕(Stellaria media)和小繁缕(S.apetala)是两个形态相似的近缘种,有人把后者作为前者的亚种或变种来处理。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不同生境的三个自然群体和三个人工控制栽培群体的取样,以群体为单位,分别测算了叶、萼片、雄蕊、花瓣、果实和种子的8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绘制了多角形图;对花粉粒和种子进行了扫描;还通过花蕾套袋试验对种子活力作了检查。结果发现繁缕和小繁缕都是近亲繁殖植物,在形态上区别明显,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基本相同,但小繁缕似更能耐受人为的践踏和刈割。  相似文献   
72.
用SDS处理谷氨酸棒杆菌1014(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1014),获得消除质粒的衍生株1014—6。通过质粒pXZl0145(Cmr)转化1014—6菌株的原生质体,研究了转化最适条件。0.6u/ml青霉素处理对数期菌体可明显提高转化效率。转化促进剂PEG以分子量6000,浓度30%为最佳。转化在37℃水浴进行3min效果最好。转化效率最高可达2×104转化子/μg DNA。质粒pXZ10145电已成功地转入钝齿棒杆菌B9(C.Crenatu B9)。并在新 宿主中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3.
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猕猴跟骨的功能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形态描述和统计入手,对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猕猴的跟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跟骨变量无论数值大小还是几何图形结构都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跟骨最大宽、跟长、后距骨连结面长、跟骨高度及相对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水平。猕猴跟骨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比短尾猴的表现得更为紧密。据其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我们认为:与猕猴相较,短尾猴更适应于地栖生活。这似乎与短尾猴具更大的体重有关。  相似文献   
74.
棉立枯丝核菌的dsRNA与致病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北方棉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18个分离物进行了dsRNA的检测和致病力比较,可见:(1)dsRNA以高频度(16/18)存在于各分离中;(2)各分离物的dsRNA有明显不同的电泳图谱,有1—8个片段,分子量自0.94—4.8×106道尔顿;(3)同地区土壤中分离物常有相同的dsRNA片段;(4)以弱致病力分离物BALr-2的[r-32P]ATP末端标记dsRNA为探针与16个分离物dsRNA进行分子杂交,只有3个分离物有强的同源性,Northern转移杂交表明同源核苷酸在1.15×106的片段;(5)变性电泳示丝核菌的dsRNA泳动率有减慢现象,从而提出环状dsRNA的可能。  相似文献   
75.
从19株有降解胆甾醇能力的微生物中,筛选出一株节秆菌(Arithrobacter)82菌株,它能在含硫酸钴的培养基中转化胆甾醇和积累3-氧代-联原胆烷-1,4-二烯-22酸(BNc)。转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中间体为胆甾烯酮(Cholestenone)。降低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并增加玉米浆的量,可促进胆甾烯酮侧链的降解,有利于BNC的积累。BNC可在酸性溶液中形成结晶并沉淀下来,故适宜于离心收集。用传统的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技术测定了产物的结构及特性。  相似文献   
76.
77.
懒猴的牙齿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云南所产懒猴的牙齿形态作初步观察。恒齿式为(2.1.3.3)/(2.1.3.3)=36;上门齿为异形齿,中门齿比侧门齿阔大,形态亦不同;上犬齿有性别差异,下犬齿特化为门齿形;前臼齿无论齿数和齿尖分布都与猕猴、金丝猴和长臂猿有较大差别,但齿尖分布却与树鼩有某些相似之点;下颌第1前臼齿犬齿化;在臼齿的齿尖分布方面,与猕猴、金丝猴相似,上颌M~3次尖架消失,只具3个齿尖。  相似文献   
78.
背联体贻贝棘尾虫的每一虫腹面含有相当于正常棘尾虫的腹面纤毛系统,背联两虫任意一侧属于一虫的背面有4列背触毛,它们的排列分布相似于正常棘昆虫的第1—4列背触毛,另一虫背面打2列背触毛,它们相似于正常棘尾虫的第5、6列背触毛。结果表明,背联体棘尾虫是其中两虫各以背面第4列和第5列背触毛之间的皮层区相联接形成的。也有的背联体中背部皮层联接区有变化。无性分裂中背联两虫皮层纤毛结构的形态发生相似于正常棘尾虫,并且两者其皮层纤毛器如口围带、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和背触毛等相应结构的发育是同步进行的,推测背联两虫的皮层发育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有某种机制控制着相互间的协调。背联体棘昆虫在无性生殖周期中总是经历着一个调节成单体的过程,认为这于背联两虫都具有一套结构功能正常的运动胞器(特别是口围带),而产生向不同方向运动的“不协调”的力有关。  相似文献   
79.
一种珍稀野生动物——新疆北鲵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北鲵 Rancdon sibiricus Kessler 属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1989年9月,我们在新疆西部阿拉套山海拔2750米处的小溪流中采到了新疆北鲵的活体标本,其中幼体6尾,亚成体4尾,成体4尾,雌雄个体在外形上无差异。 现将其形态特征描  相似文献   
80.
天麻消化紫萁小菇及蜜环菌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郭顺星  徐锦堂 《真菌学报》1990,9(3):218-2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