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6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100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7 毫秒
991.
从民间药用抗肝炎药相思子(AbrusprecatoriusL.)根中分得8个异黄烷醌类化合物,即相思子醌A、B、D、E、F、G以及已知化合物3,7二羟基6甲氧基双氢黄酮和2,8二羟基3,4,9,10四甲氧基紫檀素。用化学转化和光谱学方法包括1H1HCOSY、1H13CCOSY、CD等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992.
黑麦B染色体端粒相关序列的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歌  陈成彬 《Acta Botanica Sinica》1998,40(12):1123-1128
利用显微切割技术,分离了黑麦(SecalecerealL.)10个B染色体短臂端部片段,并利用寡核苷酸引物(CCCTAAA)3及新建立的二级单引物序列PCR扩增法,扩增了黑麦B染色体端粒相关序列。染色体原位杂交实验将PCR产物定位于B染色体短臂末端,多数A染色体末端也显示清晰的杂交信号。部分PCR产物克隆到pUC19载体中,对其中一个克隆子pp3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与玉米亚端部克隆子pBF266部分区域的同源性为92%。就目前资料检索,黑麦、玉米端粒相关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还未见报道。对这一实验设计在构建高密度RFLP图谱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3.
亚热带植物叶片UV-B吸收化合物的积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供试的57种亚热带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其叶片UV-B吸收化合物在280nm~330nm有1个或2个吸收峰。以单位面积为基数表示的UV-B吸收化合物吸收率为乔木>灌木>草本;阳生植物>阴生植物。降低生长光强至自然光的40%和16%,荷木,黧蒴,黄果厚壳桂和马尾松叶片的UV-B吸收化合物减少8%~48%。化工厂和电厂附近生长的植物叶片UV-B吸收化合物吸收率呈现增高或降低两种变化类型。结果表明叶片具有抵御UV-B辐射损伤作用的UV-B吸收化合物的积累受植物基因型、生活型、生态型的控制和环境因子的调节。  相似文献   
994.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s,RAPD)技术,对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genome)的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共使用引物41个,其中20个引物得到了扩增产物,部分引物扩增结果表现多态性。说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序列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存在差异,进一步明确了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malesterile,CMS)与mtDNA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5.
以E.coli和耐辐射生球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为试材,研究了N^+离子注入对其SOD,CAT和POD活性的影响及共对自由基的清除,结果表明:D.radiodurans经N^+离子注入后SOD和CAT酶活高于E.coli的,而POD酶活不仅很低于E.coli的;随剂量的增大,两者SOD和CAT酶活均为增后减,只是其SOD酶活的变化峰值对应剂量分别为6×10^15N^+/  相似文献   
996.
水稻种子萌发期超微弱光子计数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鲍超 《生物物理学报》1998,14(4):772-776
运用PIAS捕获了水稻种子萌发期自发辐射的超微弱光子。光子长时间累积形成了二维图像。研究表明:萌发种子整体均发光,胚根和胚芽及其生长点发较强的光;水稻种子萌发期光子辐射强度呈现双峰值规律,第二峰前期光子数和根生长长度与萌发时间均有自然对数关系,根生长激增迟后于光子数激增  相似文献   
997.
紫外光B辐射增强对水稻叶片内IAA和AB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两个水稻品种CK46和Dular生长在人工气候箱的条件下,在0.0和13.0kJm^-2day^-1下进行4周的照射处理,研究UV-8对水稻体内内源IAA和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B处理时间的延长,CK46和Dular叶片内的IAA含量下降。相反,UV-B辐射增强使两个品种叶片内的ABA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998.
轮状病毒(Rotavirus)是属于呼肠病毒科(Reoviridae)的双链RNA(dsRNA)病毒。至今已将轮状病毒分为七个组(A~G)。已经发现的B组轮状病毒分别来自人、大鼠、牛、猪、羊。近十年来,通过轮状病毒的研究,轮状病毒B组已被公认为引起人...  相似文献   
999.
 两个增加的UV(UV-AB,280~400nm)辐射强度分别相当于大气臭氧减少3.6%和5.1%时增加的UV-B辐射。UV辐射增强明显降低大豆的株高、叶面积、干重、水分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大豆生长受抑程度随人工UV光源照射时间和强度增加而增强,是增加UV辐射剂量的累积效应,叶绿素b的降幅大于叶绿素a,表明UV辐射对大豆幼苗捕光色素的破坏较严重。同时,增加UV辐射还使大豆幼苗的表观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下降,作用效果与辐射强度正相关。与生长等比较,UV辐射条件下,冠/根比值减少幅度不大。分析认为,大豆幼苗生长和光合能力的下降可以使植物避免或减轻UV辐射的进一步伤害,对植物适应UV辐射有利。  相似文献   
1000.
一个几近失活的胰岛素类似物———B链C端去七肽 (B2 4~B30 )胰岛素(DHPI)已被结晶 .该晶体属于空间群P2 12 12 1,晶胞的 1个独立区内包含有 2个DHPI分子 .应用分子置换法确定了DHPI分子在晶胞中的取向和位置 ,并在 0 .3nm分辨率水平上构建了结构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一个独立区内的 2个DHPI单体分子由一个非晶体学 2次轴联系着 ,该局部 2次轴近似平行于晶体学c轴 .这一特性直接影响了自身旋转函数对该局部对称轴取向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