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4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801.
甘肃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系统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了定量分析和分类评价农业生态气候资源,根据甘肃省86个气象台站多年平均的气候资料,采用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动态模型,计算了甘肃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指数、效能指数和利用系数;然后通过对多年逐月平均效能指数的模糊动态聚类,划分出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7个类型及3个亚型.结果表明,甘肃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潜力、匹配状况和利用程度大致呈现南部优于北部、东部优于西部的地域分异特征,在7个类型的农业生态气候资源中,陇南山地型相对较好,而河西走廊型相对较差.基于上述计算结果,进而提出了开发利用甘肃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02.
鹤山丘陵草坡的水文特征及水量平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开放实验站的草坡集水区对大气降水和径流进行了连续4年的观测,并于1994年对该集水区的蒸散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鹤山丘陵区年均降水量1761.37mm,大气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干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2.47%,湿季占87.53%。年均降水量中有62.24%可引起地表产流,即年均产流降水量1096.3mm。产流降水以中、小雨频度为大,但产流水量主要由大、暴雨供给。文中根据降雨量较大地区的降水、产流特征和规律,提出了产流降水和产流水量的概念。2)鹤山丘陵草坡集水区年总径流系数50.12%,地表径流系数17.33%。地表径流主要集中在湿季产生,与降水量呈二次抛物线型回归关系,与降水强度关系不大。3)1994年水量平衡各分量中,实际降水输入1841.55mm,年径流量970.28mm,径流系数52.69%,径流是系统的最大输出项;蒸散量851.56mm,意味着年降水收入中46.24%的水量以汽态形式返回了大气。蒸散的月变化呈双峰型,不同于降水的季节分配,径流的月变化则与降水同步。系统蓄水年变化量19.71mm,约占年降水量的1.07%,但其月变化却非常大,在一68~104mm之间。草坡集水区的水量平衡是一种收入对支出的补给和收支项目中可变性的动态平衡。4)鹤山丘陵草坡水热季节分配失衡、产流降水量和地表径流量大是这种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3个限制因素;认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系统水量支出和蓄留方式的转变是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03.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炭贮量和碳平衡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估算了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和碳平衡通量,分析了它们的区域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是258.83t.hm^-2,基本趋势是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植被的平均碳密度是57.07t.hm^-2,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碳密度约是植被碳密度的3.4倍,其区域特点与植被碳密度呈相反趋势,随纬度升高而增加;凋落物层平均碳密度是8.21t.hm^-2,  相似文献   
804.
石玉  于振文 《生态学报》2006,26(11):3661-3669
研究了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田间试验在山东省龙口市中村进行,试验区小麦各生育阶段的降雨量和零度以上的积温分别为:82.9mm, 649.8℃ (播种~冬前)、33.3mm, 578.7℃(冬前~拔节)、28mm, 359℃(拔节~开花)、84.3mm, 837.6℃(开花~成熟)。试验设3个施氮量:0kg•hm-2(CK)、168kg•hm-2(A)、240kg•hm-2(B);在施氮量168kg•hm-2和240kg•hm-2条件下分别设3个底追比例:1/2∶1/2(A1和B1)、1/3∶2/3(A2和B2)、0∶1(A3和B3)。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之间植株氮积累量无显著差异;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施氮量为168kg•hm-2、底追比例为1/3∶2/3的处理A2与处理B2、B3差异不显著,但处理A2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了土壤残留量和氮素表观损失量;施氮量相同,适当增加追施氮肥的比例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肥利用率。试验还表明,在拔节期,底施氮量为84kg•hm-2和120kg•hm-2的处理A1、B1,在80~100cm和100~160cm土层分别出现硝态氮的累积;而底施氮量为56kg•hm-2的处理A2,在0~2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与不施氮处理无显著差异。在成熟期,追施氮量大于160kg•hm-2的处理B3、A3和B2,硝态氮在120~180cm土层出现累积高峰,已下移到小麦根系可吸收范围之外,易于造成淋溶损失;而追氮量为112kg•hm-2的处理A2,在100~20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试验中,施氮量为168kg•hm-2底追比例为1/3∶2/3的处理A2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地上部植株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籽粒氮肥吸收利用率均较高,100~200cm土层未出现硝态氮的明显累积,氮素表观损失量最少,为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805.
对上海野生动物园内的6头驯养猎豹采取人工刺激的方法让它们逐步恢复短距离急速奔跑,并将这6头猎豹的行为、生理生化指标和精液与园内圈养和半散养的6头猎豹加以比较,结果表明训练后猎豹正在逐步恢复捕食、交配等野外行为特性,而且训练后猎豹的血红蛋白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和精液质量与圈养和半散养的猎豹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本研究结果对于保护及展示猎豹这一特有物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06.
目的建立滇南小耳猪精液冷冻保存方法,加速云南省特有小型猪种的小型化选育。方法利用脉冲电刺激模式诱导公猪输精管自助收缩排精。利用直接冷冻新技术(DFM)研究不同冷冻方案对精子的运动度、精子顶体完整性和体内授精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在直接冷冻方法中,3%甘油防冻剂的作用下,60 s植冰时间和1.5 mm/s的冷冻降温参数对精子运动度保护良好,精子运动复苏率达到61.7%。但是,3%乙二醇虽然与甘油一样对精子的顶体完整性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精子运动度保护能力较差。此外,3%甘油、60 s植冰、1.5mm/s冷冻速度的直接冷冻的冻精解冻,移植到超数排卵的母猪子宫颈口实施人工授精,获得卵的受精和胚胎发育潜能尚可。结论玻璃管直接冷冻可以完成滇南小耳猪精子的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807.
猪精液冷冻损伤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明降温-升温过程精子损伤的原因是目前冷冻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猪精子冷冻损伤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对在冷冻过程中的损伤机理研究方面取得很大突破。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猪精液冷冻损伤机理在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08.
809.
 裸沙表面的蒸发虽然是一个物理问题,但对于沙地植被演替的初始阶段非常重要。目前存在的地表蒸发的机理性模型大多是瞬时或者短时期的 ,而年尺度以上的蒸发量与降水和蒸发驱动下的土壤水分系统的状态变化及其对蒸发过程的反馈密切相关。一些估算毛乌素年蒸发量的实验结 果之间分歧很大且缺乏准确的机理性解释。该文利用生态系统模型中的土壤水分运动和蒸发模块计算了毛乌素裸沙丘从日到年际尺度的实际蒸 发量,发展了一个以单次降雨量和降雨频率为驱动因素的降雨-蒸发模型对年蒸发量进行简单的估算,并研究了年蒸发量对降雨格局的响应。结 果表明毛乌素裸沙丘的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6 mm,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56%。虽然研究区1959~1992年降雨总量无显著变化趋势,但是裸沙丘斑 块的实际蒸发量呈现较明显的增加趋势(1.30 mm&;#8226;a-1)。小降雨事件对蒸发量贡献的显著增加(0.69 mm&;#8226;a-1)是导致实际蒸发量增大的重 要原因。大强度降雨事件的频度和雨量对降雨总量的贡献要远高于对蒸发总量的贡献,小于12 mm的降雨事件在年际比较稳定,很大程度上保证 了年蒸发量100 mm左右的基数值。这些因素使得年蒸发量的变异程度小于年降雨量的变异程度。由于降雨格局的年际变化会对蒸发量产生直接 的影响,降雨-蒸发模型可以相对有效地预测年度蒸发量,而用年降雨量预测年蒸发量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810.
过牧对玛曲草地沙化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玛曲草地沙化对黄河上游水源补给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NTP和理论载畜量的估算,定量分析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草地沙化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影响玛曲草地沙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温度升高,特别是≥0℃积温的增加;人为因素主要是超载过牧.温度升高对草地沙化的影响占34.39%,超载过牧占65.61%.草地沙化是过牧的累加效应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累加超载量每增加1万个羊单位会造成3.14 hm2草地沙化.草地沙化的防治应以草畜平衡为基础,逐渐减缓或减少超载量的累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