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羊栖菜褐藻糖胶抗凝血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研究了羊栖菜褐藻糖胶的化学组成和抗凝血活性之间的关系。采用热水提取得羊栖菜粗多糖,CaCl2纯化得褐藻糖胶,DEAE Sepharose CL-6B柱层析与Sepharose CL-6B柱层析对褐藻糖胶进行分级,得到F1、F2、F31、F32和F33五个级分,均为岩藻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等糖基组成的杂多糖,并含有硫酸酯和糖醛酸以及少量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范围2.5万~95万。采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检测了这5个级分的抗凝血活性,结果显示,羊栖菜褐藻糖胶能显著延长APTT的凝血时间,而对TT的影响不明显。F1、F31和F32对APTT的影响比较显著,而F2、F33和羊栖菜粗多糖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羊栖菜褐藻糖胶主要是通过抑制内源凝血途径而达到抗凝血的效果,其抗凝血活性与褐藻糖胶的硫酸基含量成正相关,而与相对分子质量和糖醛酸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82.
赵文阁  刘鹏  夏玉国 《四川动物》2004,23(3):185-187,i003
用骨髓细胞制片法分析了粗皮蛙的染色体组型 ,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染色体数为 2 6 ,可配成 13对 ,有5对大型染色体 (相对长度 >9)和 8对小型染色体 (相对长度 <6 5 ) ,其中 ,第 1、 5、 6、 7、 8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第 12对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第 2、 3、 4、 9、 10、 11、 13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第 4对为性染色体 ,属XY型 ,X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 (相对长度为 10 70 ,臂比指数为 1 72 ) ,Y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相对长度为 12 83,臂比指数为 2 0 2 )。  相似文献   
83.
孙桂春 《蛇志》2004,16(2):56-57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层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因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防止髋内翻畸形.因此,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及预后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4.
中国中气门螨新记录(2)(蜱螨亚纲:革螨股,尾足螨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立名 《蛛形学报》2004,13(2):86-92
报道中国中气门螨3新记录属19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85.
记述采自广西地区蚱总科2新种,即刺翼蚱科的突眼斜叶蚱Loxilobus promi-nenoculus,sp.nov.及蚱科的白条突眼蚱Ergatettix albostriatu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广西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86.
卵翅哑蟋和纹股秦蟋雄性的记述(直翅目:蟋蟀总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卵翅哑蟋Goniogryllus ovalatus Chen et Zheng和纹股秦蟋Qingryllus stri-ofemorus Chen et Zheng的雄性进行首次记述,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87.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Ⅰ期修复大面积深度眼镜蛇伤溃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谭宇顺  李景新  张跃  余佩琦 《蛇志》2001,13(1):44-46
目的 探讨大面积深度眼镜蛇伤溃疡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8例大面积深度眼镜蛇伤溃疡,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Ⅰ期修复创面。结果 8例皮瓣均全部成活,患肢外观及活动功能均满意。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是一种Ⅰ期修复大面积深度眼镜蛇伤溃疡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8.
以浙江省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河北省的玉米粗缩病的病毒分离物为材料,对我国南北方两种病毒分离物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病毒分离物的粒子大小形态相似,且在血清学上密切相关;二者的介体、寄主相同,并引起相同的症状,提纯两种病毒分离物的基因组片段凝胶电泳显示它们相应的基因组片段之间大小极相似。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caked dwarf virus),RBSDV的S7和S8设计引物,利用PR-PCR技术,在两种病毒分离物中均可特异扩增到预期大小的片段,序列测定比较分析表明:它们的同源性达97.0%-98.9%,与日本RBSDV的同源性(92.2%-95.5%)高于与意大利MRDV的同源性(76.6%-88.4%)。从而认为我国南方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北方和玉米粗缩病都是同一种病毒-RBSDV引起的,也就是说我国北方的玉米粗缩病病原实际上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而不玉米粗缩病毒。  相似文献   
89.
 利用变异系数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对海南坝王岭等五个海南粗榧群体植株及其不同器官的C、H、N、K等15种化学元素分布及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 Hook.f.)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分布总体呈Ca>K型,但枝、茎、根、种子等不同器官却表现为K>Ca型;2)海南粗榧群体内各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但群体内和群体间基本无显著差异;3)海南粗榧不同群体同一器官间元素含量相对稳定,变异系数不太大,群体不同器官间则呈现显著甚至极显著的差异,但不同器官的总体平均值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0.
不同种群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垂直板型凝胶电泳技术 ,对海南粗榧 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海南粗榧遗传多样性水平低 ,多态位点比率 P=0 .3 3 ,等位基因平均数 A=1 .3 3 ,平均期望杂合度为 He=0 .1 3 5 ,观察杂合度 Ho=0 .1 3 9,黎母山种群所具有的相对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使其成为保护和科研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