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8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109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一种快速叶表皮离析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洁 《植物学通报》1995,12(A01):77-77,72
  相似文献   
92.
自然条件下珊瑚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气体交换观察、叶绿素荧光分析和QB蛋白含量的测定3种方法,研究了常绿灌木珊瑚树叶片的光合作用在上海深秋初冬自然条件下的光抑制。以便确定在除光以外不存在其它环境胁迫的自然条件下光合机构的破坏是否时引起光抑制的主要原因。经过中午3h左右的强光照射以后,珊瑚树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和PSⅡ光化学效率明显下降,表明珊瑚树叶在自然条件下经常发生光抑制。而且,经中午强光照射以后,叶片的初始荧光下降;非光化学荧  相似文献   
93.
对山东省黄瓜(Cucumis sativus L.)叶围煤污菌种群组成、分布、演替和对黄瓜的生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8个地市黄瓜叶面真菌有15属21种,其中属煤污菌的有6属10种: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Karst.),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deBary)Arn.],芽枝状枝孢[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Fres.)de Vries]尖孢枝孢(C.oxysporum Berk.&Curt.)大孢枝孢(C.macarocarpum Preuss),多主枝孢[C.herbarum(Pers.)Link.],球孢枝孢(C.sphaerospermum Perz.),灰腐质霉(Humicola grisea Traaen.),紫附球菌(Epicoccum purpurascens Ehrenb.ex Wallr.)和弯孢霉[Curvularia lunala (Walk.)Boed.].链格孢和枝孢霉(Cladosporium spp.)是各地区主要种群.黄瓜叶面真菌的种类和密度与苗龄、叶面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组分含量成极显著…  相似文献   
94.
本文就萤叶甲亚科中柱萤叶甲属鞘翅具黑色刻点的种类进行研究,共记述4种,我国已记录3种,其中1种为新种。  相似文献   
95.
朱砂叶螨抗氧化乐果品系选育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孔明  刘芹轩 《生态学报》1994,14(4):392-396
对采自棉田的朱砂叶螨种群使用氧化乐果选择压(66.67-133.33μl/l)16次筛选后,抗氧化乐果由8、33倍上升到36、93倍。利用此抗性品系(R)和采自河南省固始县的敏感品系(S)杂交和回交,研究了朱砂叶螨抗氧化乐果的遗传方式,正交和反交(SR和RS)F1代的LC-P线介于S与R之间偏向R方,显性系数DSR和DRS分别为0.5679和0.5659,表明抗性是由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对F1杂合  相似文献   
96.
97.
小麦叶蜂危害的产量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兆成  沈彩云 《昆虫知识》1994,31(4):206-207
当小麦叶蜂幼虫数量相等时,在较干旱的年份(1988)危害较重;而在气候较湿润的年份(1989)危害较轻。虫量与产量损失成正相关(r=0.9821**),其中以25头/m2幼虫危害的产量损失突增,达显著水平,可以认定为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98.
方庆权 《昆虫学报》1994,37(3):344-348
  相似文献   
99.
橐吾属的起源、演化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橐吾属Ligularia Cass.是菊科千里光族款冬亚族的一个大属。在款冬亚族中本属与大吾风草属 Farfugium Lindl.亲缘关系最近,但进化程度较高。本属包括6组,11系129种。所有种类均分布在 亚洲,仅2种扩散至欧洲。在东亚地区有119种,占该属总种数的96%。高度集中在横断山区的有4组、 6系67种,其中61种为特有种,占该属总组数的66%,总系数的54.5%,总种数的52%。这个事实 表明了横断山区是该属的多度中心和多样化中心。通过性状分析,伞房组伞房系Sect.Corymbosae, Ser.Calthifoliae叶肾形,具掌状叶脉,头状花序大而少,排列呈伞房状,总苞半球形,被认为是该属的 原始类群。原始种齿叶橐吾L. dentata和鹿蹄橐吾L.hodgsonii的分布区从我国四川东部经过湖北、湖 南、安徽、福建等省至日本。这个分布格局与近缘属大吴风草属Farfugium一致。 根据共同起源原理,这两个属的祖先极有可能就发生在这一地区。因此我们推测东亚地区从中国四 川东部至日本这一地区是本属的发源地,然而根据地质历史和现代分布,作者认为中国中部(包括四川 东部)是本属的初始起源地。该属起源后,基本上沿亚洲南缘的山地扩散,少数种类向东北至亚洲东北部。本属起源时间至少不晚于中白垩纪。  相似文献   
100.
石铸 《植物分类学报》1994,32(4):365-368
本文对作者本人在1983年《中国植物志》第76卷第一分册12l页上针对川甘亚菊处理过宽的问题,重新作出了订正。本文确认川甘亚菊、灰叶亚菊、深裂亚菊及下白亚菊分别为不同的种,并作出了这四个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