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两近缘种夜蛾对低浓度烟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寡食性的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 (Guenée)和广食性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是实夜蛾属的2近缘种昆虫,在它们的寄主植物中,只有烟草为其共同寄主,为明确它们对烟草挥发物嗅觉感受能力的差异,测定了这2种夜蛾的处女雌蛾、交配雌蛾及雄蛾对20种低浓度(1.0×10-5 mol · L-1)烟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并对其中6种化合物进行了剂量反应测定,结果表明,(1) 2种夜蛾对测试化合物均可产生EAG反应且反应趋势相似:对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绿叶气味、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显著高于具有烟草"种"特异性的单萜类、倍半萜类和杂环化合物,表明2种夜蛾远距离定向时,对植物"种"的辨识能力均较差.(2) 2种夜蛾对脂肪族C6_化合物的EAG反应最强,碳链延长或缩短都会导致反应强度的降低.(3) 烟夜蛾对大多数化合物的EAG反应大于棉铃虫,表明在远距离寄主定向时其嗅觉感受器对寄主挥发物的感受能力强于棉铃虫.(4) 烟夜蛾交配雌蛾对β-水芹烯和桧烯的EAG反应高于其处女雌蛾和雄蛾,除此之外2种夜蛾的EAG反应未见显著的性别差异,推测β-水芹烯和桧烯可能是烟夜蛾在烟草上产卵的"信号"物质.(5) 剂量反应曲线表明,在测试的浓度范围内,2种夜蛾对6种类型化合物的EAG反应强度与其浓度呈正相关,且均未达到饱和.由此可知,与棉铃虫相比,烟夜蛾嗅觉神经系统在其寄主定向行为中所起的作用更重要、也更专化.  相似文献   
102.
朱敦明  吴洽庆 《生物工程学报》2009,25(12):1770-1778
野生型生物催化剂对于其天然底物通常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但生物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应用时多数情况下是非天然底物,这就要求对野生型生物催化剂进行改造,以提高其对非天然底物的反应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包括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以下根据酶催化剂的类型总结了近几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改变生物催化剂的立体选择性的最新进展,盼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此促进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地磁场和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一个很有趣的未解之迷。虽然对地磁场的生物学作用至今还知之不多,不过近来有关鸟类利用地磁场信息定向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很多鸟类能够对地磁场和外加磁场信息做出反应,这些反应可能通过磁场−生物化学过程介导。对此,目前有两种被广为接受的解释,一种认为在鸟喙上方存在一个磁场信息感受器,另一种认为通过视觉成像系统感受磁场信息。另外,最近研究发现磁场信息的感知分析功能有明显的单侧优势特征。虽然目前有关鸟类利用磁场信息定向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要想解释并利用鸟类的磁场定向功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文结合最近的研究发现对这一有趣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奈达铂联合长春瑞滨结合同步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41例病理证实为晚期鼻咽癌患者,给予奈达铂(100mg/m2,d1)和长春瑞滨(25mg/m2,d1,8)化疗,每21天为一周期,完成第一周期后行放疗,放疗期间同步化疗.结果:本组患者CR为70.7%.PR为26.8%,SD为2.4%,总有效率为97.6%,1a无复发生存率为97.6%,1a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87.8%,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性毒性,治疗后均恢复,均可以耐受.结论:奈达铂联合长春瑞滨结合同步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较好,耐受性良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放疗科设备之间信息的整合。材料与方法通过对DICOM RT(Radiotherapy in DICOM)标准的了解,利用Pinnacl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PrecisePLAN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和Eclips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某一选定病人进行轮廓勾画和剂量计算。然后,把轮廓勾画好的病人信息及计算完毕的病人信息分别在这三台TPS之间进行相互传递,并比较传递前后病人信息的差异。结果1)大孔径CT得到的CT图像可以传递给TPS;2)Pinnacle TPS的数据信息可以传递给PrecisePLAN TPS和Eclipse TPS,但是存在轮廓缺陷;3)PrecisePLAN TPS和Eclipse TPs之间不能互相传递数据,也不能把数据信息传递给Pinnacle TPS;4)三台TPS都不能把病人的治疗计划传递给另外的TPS。结论在当前三家国外生产加速器的大公司并存及国内生产加速器的企业落后的情况下,医院设备主管部门应当考虑购买兼容性较好的设备或者购买同一家公司的放射治疗设备。  相似文献   
106.
Malignant gliomas represent the majority of primary brain tumors. The current standard treatments for malignant gliomas include surgical resection, radiation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a standard adjuvant therapy, confers some survival advantages, but resistance of the glioma cells to the efficacy of radiation limits the success of the treatment.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glioma cell radioresistance have remained elusive. Autophagy is a protein degradation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a prominent formation of double-membrane vesicles in the cytoplasm.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autophagy may be important in the regulation of canc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and in determining the response of tumor cells to anticancer therapy. Also, autophagy is a novel response of glioma cells to ionizing radiation. Autophagic cell death is considered programmed cell death type II, whereas apoptosis is programmed cell death type I. These two types of cell death are predominantly distinctive, but many studies demonstrate a cross-talk between them. Whether autophagy in cancer cells causes death or protects cells is controversial. The regulatory pathways of autophagy share several molecules. PI3K/Akt/mTOR, DNA-PK, tumor suppressor genes, mitochondrial damage, and lysosome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adiation-induced autophagy in glioma cells. Recently, a highly tumorigenic glioma tumor subpopulation, termed cancer stem cell or tumor-initiating cell, has been shown to promote therapeutic resistance.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main mediators associated with radiation-induced autophagy in malignant glioma cells and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ancer stem cell hypothe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therapies for brain tumors.  相似文献   
107.
《生命世界》2009,(11):5-5
美国科学家通过将人类基因组分成数百万个片段并重新排列组合,成功描绘出清晰度和分辨率最高的基因组三维图像。这种技术能帮助科学家探索基因组的形状,研究基因结构与基因活力的关系,并探索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8.
韦燕  龚建忠  陈彦帆  杨泽芳 《蛇志》2006,18(3):182-182,189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7例有明显吞咽困难的中晚期胸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了带膜金属支架置入术,术后1周予以放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微管蛋白的表达变化进行光、电镜观察研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免疫荧光技术以及免疫电镜技术对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微管蛋白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不同时期,存在微管蛋白的表达变化,在分化初期以核周附近分布明显,随神经元的成熟散在分布于胞质中及突起内,形成细网状,构成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结论在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伴随有微管蛋白的表达变化,随神经元的成熟而构成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  相似文献   
110.
本研究室主要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电生理技术、大鼠脑立体定位技术、脑机接口等技术进行应激状态下胃肠机能的中枢调控机制(参与调控的中枢核团、神经元放电、神经通路、神经递质及受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