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藏红花 (CrocussativusL .)又名番红花、西红花 ;藏药中称为苟日苟木。它是鸢尾科草本植物 ,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我国长期以来把它作为珍贵的中藏药。其药用部位是柱头 ,有效成分主要是藏红花素、藏红花酸、藏红花醛和藏红花苦素。丁葆祖等于 1979年首次从藏红花的球茎获得完整的植株[1 ] 。Sano等人 1987年在离体条件下 ,诱导花柱 柱头状物再生获得成功[2 ] ,此后国内外不断有相关报道[3~ 7] 。但试验大多集中在由外植体直接或由愈伤组织间接诱导柱头状物 ,且花柱 柱头状物的频率低和数量少。我们试图先由藏红花…  相似文献   
62.
中国四川省有瓣蝇类三新种(双翅目:厕蝇科,蝇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炎 《动物分类学报》2002,27(2):360-363
报道采自中国四川省西部山区有瓣蝇类Calyptraae3新种:厕蝇科Fanniiade厕蝇属Fannia2新种:五枝厕蝇Fannia quinquiramula sp.nov.,虞氏厕蝇Fannia yui sp.nov.;蝇科Muscidae棘蝇属Phaonia 1新种:太子棘蝇Phaonia taizipingga sp.nov.。新种虞氏侧蝇的命名,系对虞以新教授在中国蠓科Ceratopogoinidae等医学昆虫研究所作杰出贡献的敬意。厕蝇科模式标本存中国沈阳师范学院昆虫研究所;蝇科模式标本存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63.
从云南民间草药短瓣花(Brachystemma calycinum D.Don)根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到6个化合物,包括5个含氮化合物及1个可能的人工产物。它们的结构经光谱及化学方法鉴定为短瓣花苷A(brachystemoside A,1),L- 焦谷氨酸甲酯(methyl L-pyroglutamate,2),腺嘌呤核苷(adenosine,3),2-吡咯甲酸(2-minaline,4),吡咯-2-羧酸-3'-糖酯(3'-furfuryl-pyrrole-2-carboxylate,5)及α-D-乙基葡萄糖苷(ethyl α-D-glucopyranoside,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64.
重瓣矮牵牛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植物名称 重瓣矮牵牛 (Petuniahybrida)。2 材料类别 花朵。3 培养条件 培养基 :( 1 )MS + 6 BA 1 .0mg·L- 1(单位下同 ) +NAA 0 .1 ;( 2 )MS + 6 BA 2 .0 +NAA0 .1 ;( 3)MS + 6 BA 0 .5 +NAA 0 .1 ;( 4 )MS + 6 BA0 .5 +NAA 0 .0 2 ;( 5 ) 1 /2MS +NAA 0 .5 ;( 6) 1 /2MS+NAA 1 .0。上述培养基均加入 0 .7%琼脂 ;( 1 )~( 4 )加 3%蔗糖 ,( 5 )和 ( 6)加 2 %蔗糖 ;pH 5 .8。培养温度为 ( 2 5± 2 )℃ ;光照度 1 5 0 0~ 2 0 0 0lx ,光照1 4h·d- 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无菌材料的获得 从田间选取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65.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分析研究了中国3种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 Tang et Wang)、麻栗坡兜兰(P. malipoense S.C.Chen et Tsi)和独花兰(Changnienia amoena Chien)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12个RAPD引物在2种兜兰中共扩增出131条带.对4个硬叶兜兰群体的检测表明其物种水平的多态条带百分率(PPB)为 71.6%,Nei 的基因多样度(h)为 0.217 1,Shannon多样性指数 (I) 为 0.330 1;4个群体的平均多样性水平为 PPB = 45.2%,h = 0.145 7,I = 0.220 4,低于远交兰花的平均水平.在总遗传变异中,群体间遗传变异占20.31%,略高于远交物种的平均水平.在物种水平上,麻栗坡兜兰的PPB为49.5%,h为0.117 4,I为0.176 4,均大大低于硬叶兜兰.对11个独花兰群体采用16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119条带.物种水平PPB=76.5%,h=0.194 1,I=0.305 8;在群体水平上,上述3个指标的平均值则分别为37.2%、0.119 7和0.181 0,均低于远交兰花的平均水平.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45.27%,遗传分化明显高于远交物种的平均水平.导致3个物种遗传多样性偏低而群体间遗传分化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的过度采挖和生境的片断化.研究结果为兰花保护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6.
繁缕和无瓣繁缕六个居群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繁缕(Stellaria media)和无瓣繁缕(S.apetala)的6个居群的57个性状进行Q-聚类和R-聚类的研究。结果表明:(1)Q-聚类中,用一条结合线,可以把繁缕的4个居群聚为一类,无瓣繁缕的2个居群聚为一类。这一结果支持肥繁缕和无瓣繁缕划分为两个物种;(2)R-聚类中,发现了呈现完全正相关、极大正相关和极大负相关的性状,并根据R-聚类的结果,运用一条适当的结合线,把繁缕和无瓣繁缕的57个性状划为5个类群,并分析了各性状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67.
麻栗坡兜兰及其近缘植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麻栗坡兜兰Paphiopedilum malipoense及其近亲种作了对比研究。它们被作为一个种之下的4个变种:麻栗坡兜兰(原变种)Paph.malipoense var.malipoense,浅斑兜兰(变种)var.jackii,钩唇兜兰(变种)var.hiepii;窄瓣兜兰(变种)var.angustatum(变种,新等级)。其鉴别特征已列入表中,还附有一幅图版。  相似文献   
68.
大花兜兰,柬埔寨兰科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描述的兰科新种大花兜兰 (PaphiopedilummacranthumZ .J .LiuetS .C .Chen)是采自柬埔寨东部靠近越南边界的。据采集者说此种植物很久以前已被发现并送到国外去了 ,此次系再次被采集到的。根据该植物的形态特征 ,显然是属于兜兰组 (Sect.Paphiopedilum)的 ,与紫毛兜兰 (Paphiopedilumvillosum (Lindl .)Stein)有某种亲缘关系 ,但巨大而密生斑点的中萼片非常美丽 ,似乎可以在一些杂交品种 ,如PaphiopedilumChrysostom与…  相似文献   
69.
毛蕊兜兰,越南兰科一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蕊兜兰 新种 图 1 :1~ 7.PaphiopedilumpuberulumS .P .LeietJ .Y .Zhang ,sp .nov .Fig .1:1~ 7.ExaffinitatePaphiopediliappletonianietspecierumaffinium ,abeislabelliorelongeatropurpureo ciliato ,stamin odiosuboblongolongiorequamlatioreapicemucronatodistinctum .Rhizomabreve .Foliau…  相似文献   
70.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的耐药特性 ,以指导临床用药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 ,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结果显示 ,S .maltophilia对包括亚胺培南在内的三代、四代头孢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度耐药 ,对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耐药较低。有 5 2 % (2 6 /5 0 )的菌株产ESBLs,产酶菌对头孢哌酮 /舒巴坦耐药明显高于非产酶菌。可见 ,治疗S .maltophilia感染可首选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或联合用药。产ESBLs的S .maltophilia可能作为传播ESBLs的一个潜在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