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7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196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6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斑须蝽三代卵块的空间分布和田间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锋  东随练 《昆虫知识》1994,31(2):88-91
通过田间调查和计算,明确了斑须蝽三代卵块呈聚集分布,且以负二项分布为主。理论抽样数当t=1.00,D=0.3时,n=13.091/+63.878,如果防治指标定为百株虫卵块12块时,则最大抽样数为173株,序贯抽样的累积虫卵块数量界限为:T0(N)=0.12N±0.4735。田间随机取样以平行线和Z字形为最佳。  相似文献   
22.
丁德葆  叶金廷 《昆虫知识》1994,31(4):210-212
通过空间分布型指数分析,甘薯象对薯块、著株危害空间分布型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同时确定了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23.
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航天技术已迈过探测太空和技术实验为主的阶梯,进入以利用对地高远位置资源为主的应用阶段。当前,世界上各空间大国都把建立永久性空间站作为发展目标“‘’不言而喻,空间站对太空资源的开发、空间工业化、商业化和军事化的进展都起着关键作用。今天要确切地预测未来空间利用的具体发展方向还为时过早,但是,有一点却十分清楚,空间利用和人进入空间是分不开的。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宇航员进入空间工作和生活。如何保障这些宇航员在空间健康地工作和生活,是当…  相似文献   
24.
白桦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孙冰  杨国亭 《植物研究》1994,14(2):201-207
根据在白桦种群分布区内所选择的四个代表性地区的定位观测资料,本文运用数学分析方法,采用电电子计算机进行运算,模拟,研究白桦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生境温度的逐渐降低或温度的逐渐升高,白桦种群由聚集分布过渡为随机分布;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5.
本文研究探讨了进化地位不同的三种动物的短时空间记忆功能及其与前额叶背侧部进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延缓反应作业中,经1000次训练后,7只恒河猴对空间位置的记忆时间平均为7.7±3.2min,懒猴为3.8±0.44min,而树鼩即使在延缓时间几乎为零秒的延缓反应中,其正确反应率也未达到90%标准。一种延缓时间仅测试一个单元,即不经训练的实验表明,恒河猴在延缓期为“0”—5min的各测试单元中,正确反应率稳定在80%以上;懒猴在延缓时间为“0”—4min的各测试单元中,平均正确反应率与恒河猴无明显差异,而当延缓时间增加到5min时,在延缓反应作业中取得的成绩显著下降;树鼩在延缓时间为1—5min的作业中取得的正确反应率在70%以下。3种动物在视觉辨别学习作业中却无明显差异。形态学研究表明,灵长类大脑前额叶的面积和结构的复杂性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增大,如恒河猴大脑前额叶的表面积占大脑半球表面积的11.5%(Brodmann,1929),其内颗粒层发达,背侧部明显凸起,主沟区发达;懒猴的前额叶表面积占其大脑半球表面积的8.3%,背侧部凸起不显著,主沟未形成,额极内颗粒层分化明显,背侧部的内颗粒层较内侧部的发达程度差(Sanides,1967);树鼩的前额叶表面积占7.5%,额极的内颗粒层分化不明显,为非颗粒化区,此区之后为颗粒区  相似文献   
26.
四种主要大豆食叶害虫种群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层随机与连片调查获得114个样本.利用微机分别对豆天蛾卵和豆天蛾.银纹夜蛾.棉铃虫.豆灰蝶及混合种群的幼虫.进行了4种频次分布型检验和6项聚集度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上述害虫在豆田内均属零集分布.中分析了聚集原因.提出了“Z”字型10样点,每样点以1/3m双行为单位的抽样方法.确立了在两种允许误差下的抽样数量.进行了序贯抽样分析。  相似文献   
27.
棉铃虫在麦田在空间分布与为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丁岩钦  张占川 《昆虫知识》1993,30(4):209-211
  相似文献   
28.
版纳青梅种群结构动态与分布格局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29.
长时程增强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学习记忆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30.
区域生态安全对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兰西城市群作为典型地区,将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PSA)应用到土地利用功能优化配置研究中,通过构建MSPA-GMOP-PLUS耦合模型,将生态安全纳入城市群土地利用功能和空间结构优化中,为区域布局优化提供了新思路。结果表明:(1)生态源地对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兰西城市群共有20个生态源地,生态核心总面积为43355.5 km2。此外,在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中,生态保护区面积占比仍为最大(30.7%),生态边缘区面积也占19.2%,为生态保护提供了缓冲地带。(2)基于MSPA的仿真模拟可以限制城市群不平衡的发展趋势,优于传统土地利用规划模式。新模式下的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占比分别由传统模式的30.17%、11.25%、55.58%优化至31.92%、10.70%和57.38%。优化结果不仅保证了优质生产空间的稳定性,而且有效确保了生态空间的可持续性。此外,不同开发情景的下土地利用布局结果,可以作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制定土地利用空间规划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