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6篇
  免费   585篇
  国内免费   4165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王燕  毕润成  许强 《广西植物》2017,37(7):901-911
为探究针阔混交林群落的空间分布特性、种间关系及演替规律,该研究通过点格局分析方法中的Ripley’L函数对山西太岳山南部1 hm~2针阔混交林中主要乔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共调查木本植物41科71属76种,以蔷薇科、毛茛科、唇形科、豆科、菊科、百合科为主,科的分布区类型主要以世界广布为主,属的分区类型以北温带为主;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槲树(Quercus dentat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是该群落的主要树种,样地内的林木总径级结构与主要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相似,呈近似正态分布。辽东栎和槲树的空间分布相似,随尺度增大种群的聚集性减弱并逐渐表现出随机分布的格局特征;油松和山杨在一定尺度范围内呈现聚集分布;主要树种均在一定尺度上表现为两两正相关,且槲树与油松、山杨在整个尺度内都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山西太岳山南部针阔混交林中各个乔木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戴云山固定样地黄山松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山松是亚热带中部山区主要建群种,研究其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对探讨中亚热带植被演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大面积黄山松群落,该研究采用网格布点法,建立86块(25.82 m×25.82 m)共5.7 hm~2固定样地,对样地内黄山松群落的物种组成特征、分布区类型、胸径和树高结构、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出现木本植物32 603株219种,隶属于59科108属。乔灌木优势种有黄山松、马尾松、木荷、肿节少穗竹、岩柃、窄基红褐柃等,其中稀有种和偶见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33.79%、25.75%和45.21%、24.66%。(2)在区系分布类型上,热带分布类型的科属多于温带分布类型的科属,热带分布类型中又以泛热带分布类型,温带分布类型以北温带占据最大比例。(3)样地内优势种的胸径分布呈倒"J"型,表明更新状态良好。垂直结构上,各优势种树高为倒"J"型或近似倒"J"型。黄山松和其他优势乔木大部分树高为4~10 m,灌木除短尾越桔0~1 m个体数最多外,其他优势灌木1~2 m个体数最多。(4)经计算,样地内乔灌木各优势种均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有所差异,乔木层黄山松最低,灌木层短尾越桔最低。该研究结果表明戴云山保护区黄山松群落物种组成丰富、更新良好,反映了亚热带高山针叶林的典型特征,其空间分布格局可能与取样方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3.
大型水母声学观测与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以来,世界多个海域频繁出现大型水母暴发现象,对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渔业、沿海工业和滨海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研究大型水母生态习性,进而揭示其暴发机理并进行灾害的预警防治,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采用网具、目视、水下摄像、声学技术、航空影像等多种手段的大型水母监测调查工作,其中使用声学技术对大型水母进行资源评估和行为跟踪目前在欧美、日本、韩国等渔业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相关应用,在资源评估、运动学规律等研究中展现出较好的观测效果和应用潜力。目前我国在大型水母声学观测研究应用领域鲜有文献报道,通过介绍国际上利用声学技术对大型水母进行资源调查与评估、空间分布监测、运动规律等研究成果,为今后我国开展大型水母声学调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通过本文的分析,建议可以借鉴国际上采用科学鱼探仪、高分辨率成像声呐、声学信标等方法对大型水母进行监测调查和资源评估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将声学技术逐步研究并应用到我国大型水母资源调查与评估、自然生态习性研究、重点水域大型水母动态监测预警中去,完善我国大型水母监测调查体系。  相似文献   
994.
养猪微生物发酵床芽胞杆菌空间分布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了解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垫料中的芽胞杆菌多样性和空间分布规律,为微生物发酵床管理、芽胞杆菌新资源挖掘及菌剂开发奠定基础。将发酵床划分为32个方格(4行×8列),采用五点取样法获得每个方格的样品。采用可培养法从32份样品中分离芽胞杆菌菌株,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初步鉴定所分离获得的芽胞杆菌种类。利用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法,分析芽胞杆菌的样方空间分布型。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Hill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分析,揭示微生物发酵床中芽胞杆菌的空间分布多样性。从32份样品中共获得芽胞杆菌452株,16S rRNA基因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别隶属于芽胞杆菌纲的2个科、8个属、48个种。其中,种类最多的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30种;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6种;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5种;短芽胞杆菌属(Brevibacillus),3种;鸟氨酸芽胞杆菌属(Ornithinibacillus)、大洋芽胞杆菌属(Oceanibacillus)、少盐芽胞杆菌属(Paucisalibacillus)和纤细芽胞杆菌属(Gracilibacillus)各1个种。芽胞杆菌种类在发酵床空间分布差异很大,根据其空间出现频次,可分为广分布种类,如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寡分布种类,如根际芽胞杆菌(B.rhizosphaerae);少分布种类,如弯曲芽胞杆菌(B.flexus)。依据其数量,可分为高含量组优势种群,如地衣芽胞杆菌(B.licheniformis);中含量组常见种群,耐盐赖氨酸芽胞杆菌(Lysinibacillus halotolerans);寡含量组寡见种群,如根际芽胞杆菌(B.rhizosphaerae);低含量组偶见种群,如土地芽胞杆菌(B.humi)。空间分布型聚集度和回归分析测定表明,芽胞杆菌在微生物发酵床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微生物发酵床垫料中芽胞杆菌种类总含量高达4.41×108个/g,其种类含量范围为0.01—94.1×106个/g(均值为8.96×106个/g),丰富度指数(D)、优势度指数(λ)、Shann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4928、0.2634、1.3589和0.9803,其中香农指数最大的单个芽胞杆菌种类为地衣芽胞杆菌(B.licheniformis)。根据芽胞杆菌种类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当欧式距离λ=17时,可分为高丰富度高含量和低丰富度低含量类型。微生物发酵床的芽胞杆菌种类丰富、数量高,是一个天然的菌剂"发酵罐",有望直接作为微生物菌剂,应用于土壤改良、作物病害防控、污染治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995.
库车种子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野外植被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查阅,探讨了库车山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特征及其对海拔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该区种子植物约有78科376属960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9种,被子植物75科373属951种。植物科、属、种总数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分布结构。其中科总数在海拔1 600~1 800 m处为最高峰,属总数在海拔1 800~1 900 m处呈现最高峰;物种总数在海拔1 900~2 000 m处呈现最高峰,有478种(隶属59科,230属)。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中,库车山区植物区系垂直海拔梯度上不管是科级水平还是属级水平种类成分都以温带分布型占优势。在垂直分布梯度上,温带分布科最高点出现在海拔1 800~1 900 m(含20科),从海拔2 800~2 900 m开始,随着海拔梯度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到海拔3 600~3 700 m时为最低点(含6科);温带分布属峰值出现在海拔1 900~2 000 m,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该研究结果对该区植物种质资源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栽培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固定样地调查的方法,在浙江丽水白云山林场的红豆树人工林中共建立两个20 m×40 m的监测样地(1号样地和2号样地),并进行群落调查。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乔木和灌木物种13种,优势种主要为红豆树、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和刨花楠(Machilus pauhoi)等。两个样地的径级结构均成倒"J"分布。(2)从空间分布看,两个样地的红豆树均基本呈现随机分布。在较小空间尺度上,1号样地和2号样地的其他树种与红豆树之间均呈负相关,特别是1号样地。(3)通过分析环境因子对红豆树胸径生长的影响,发现样地内除土壤厚度外,其他因子如全氮、全磷含量、p H值及凋落物等对红豆树的生长影响不大。研究认为:(1)白云山的红豆树人工林尚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2)红豆树的种内竞争可较小,而红豆树和其他树种之间则可能存在较强的种间竞争。(3)后期管理过程中,该类林分可以适当伐除其他树种,并对大红豆树进行修枝,即有利于干形也可促进小红豆树的生长,同时加强对土壤厚度的管理。通过对40年生红豆树成熟人工林的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林分结构特征和物种更新过程。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解浙江饮用水源地浮游动物体积多样性及对水体综合营养状态(TLIc值)的响应特征,对16个饮用水源地(H1-H8为河网型,K1-K8为水库型)展开了水质参数、浮游动物群落生物体积及其多样性指数的季节调查。结果表明,生物体积密度的季节变化以1月(0.681 mL/L)> 4月(0.443 mL/L)> 10月(0.252 mL/L)> 7月(0.229 mL/L),各季的第一优势种分别为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1月)、晶囊轮虫(Asplanchna sp.)(4月)、粗壮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dybowskii)(7月)和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10月)。河网浮游动物生物体积以轮虫(44.6%)和枝角类(23.4%)为主,水库则以哲水蚤(39.5%)和轮虫(29.0%)为主。夏秋季浮游动物体积多样性指数(P < 0.01)和物种多样性指数(P < 0.05)与lg(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生物量比率)[lg(ZB:PB)]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水库中仅浮游甲壳动物体积多样性指数与lg(ZB:PB)之间有极其紧密的相关性(R2=0.77)。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响应环境效应相比,甲壳动物的体积多样性指数(P < 0.01)能更好地指示夏秋季河网的TLIc值,这归因于甲壳动物个体数(ind./L)转换成了生物体积密度(mL/L)过程中有效信息的放大。  相似文献   
998.
认知地图的神经环路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记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认知能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寻找常用的生活物件,如钥匙和手机,还是外出上班、购物和约会,都依赖我们对周围环境的记忆.截止到目前已有大量研究从不同水平探讨大脑如何表征其周围环境,但仍然有很多未解的问题.本文系统综述了基于脑成像和神经电生理技术开展的空间记忆研究进展.通过梳理以往研究中有关生物体在构建认知地图的神经结构和神经活动规律,提出了海马结构和新皮层对空间记忆的编码环路和表征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服务体系运营效率。方法 以广东省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其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15年广东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下降1.6%,技术进步下降2.4%,技术效率增长0.8%。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5%和0.2%;跨年度全要素生产率由0.951上,升到1.004。结论 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全要素生产率有待提高,需补足技术短板,从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000.
2015年对宜兴莲花荡水系四个季节浮游动物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36种,其中,原生动物72种、轮虫39种、枝角类13种、桡足类9种、其他幼虫及卵3种。群落结构以原生动物和轮虫小型浮游动物为主。浮游动物的年平均密度为14 664 ind/L,年平均生物量为4.903 mg/L,生物多样性指数H′年平均值为2.26。浮游动物密度以及生物量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对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与水质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总氮(TN)、氨氮(NH4+-N)以及溶解氧(DO)是影响浮游动物密度的主要因素。结合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方法以及优势种情况,判定莲花荡水系整体处于中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