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6篇
  免费   1565篇
  国内免费   8612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637篇
  2022年   704篇
  2021年   770篇
  2020年   767篇
  2019年   755篇
  2018年   601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624篇
  2015年   630篇
  2014年   882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810篇
  2011年   950篇
  2010年   848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997篇
  2007年   869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726篇
  2004年   757篇
  2003年   727篇
  2002年   704篇
  2001年   690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577篇
  1998年   419篇
  1997年   415篇
  1996年   401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288篇
  1993年   286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296篇
  1990年   239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野生稻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知识》1992,29(1):5-7
采用国际水稻所制定的《水稻系统评价标准》,对广西1400多份野生稻种质资源进行了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筛选鉴定,明确了广西野生稻资源中的药用野生稻绝大多数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具有强的抗性,而普通野生稻则多为感虫。  相似文献   
62.
高智龙 《昆虫知识》1992,29(2):69-72
稻纵卷叶螟属迁飞性害虫。该虫在陕南稻区可完成3个世代。第一、二、三代2~3龄幼虫盛发期分别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底至9月上旬。常年以第二代危害较重,此时为防治关键时期;但在5~6月份雨量≥400mm以上的年份,第一代也要及时防治。防治药剂为25%杀虫双水剂,每亩0.2~0.25kg防治两次,防治效果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3.
杨益众 《昆虫知识》1992,29(2):73-75
<正>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是小麦上的重要害虫,一般发生年份损失产量5~10%,大发生年份可超过30%。1984年全国农作物病  相似文献   
64.
沙棘的生态地理分布及其植物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是分布于我国境内的一个亚种,是沙棘属中的原始类群。沙棘的分布区大体呈西南—东北走向,从西藏东北部起,经黄土高原,直至大兴安岭西南角。本文通过对分布区与各生态因子等量线相似性比较,并结合野外考察,探讨了沙棘对各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最适值以及限制因子。研究发现,沙棘灌丛不仅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分布区,而且受大的气候带的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其分布与我国的三大地理气候区分异规律相一致,正处在我国三大植被区的过渡地带。因而,沙棘的分布可以作为我国三大植被区分界的一个标志,这打破了以往认为灌丛没有明显水平地带性规律的概念。另外,本文还就沙棘分布区与建立人工沙棘园及我国种植制度区划和植树造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5.
小麦体细胞再生株(R1)的染色体变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宁麦三号”等5个基因型的体细胞再生株(R_1)减数分裂各期的染色体异常行为。结果表明:再生株 R_1代有丝分裂时表现为染色体数量上的变异,最常见的有2n-2类型,其次是2n-1类型,也有少数为2n 1和2n-4等变异类型;再生株 R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单价体、多价体、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断片和微核等异常现象,并与各基因型细胞遗传程度上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66.
小麦原胚对外源大分子与不透膜物质的摄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检验小麦原胚基端特定位点上的外连丝型胞间连丝和开放孔道在摄取外源物质上的作用,以不透膜的阳离子铁蛋白(cationized ferritin)和萤黄(lucifer yellow CH )为示踪物,对其吸入与传布动态进行了荧光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这两种物质确可以以非跨膜运输的方式沿着原胚基端的特定通道进入原胚细胞。  相似文献   
67.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忻骅  江瑛 《Acta Botanica Sinica》1992,34(10):729-735
  相似文献   
68.
69.
毛乌素沙地油蒿和牛心朴子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