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首次描述了采自中国香港的短须滑爪蜉Cloeodes longisetosus(Braasch and Soldán)的成虫形态及重新描述了该种的稚虫形态.所有成虫标本由稚虫在实验室内饲养而成.对于短须滑爪蜉稚虫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该种在滑爪蜉属Cloeodes中的地位.短须滑爪蜉的稚虫与同属其它种类的主要区别是下颚须极短.短须滑爪蜉雄性成虫外生殖器的尾铗基部具有一块近长方形的突起,这一特征在同属其它已知成虫中是很独特的.这也表明类似这种特征在滑爪蜉属中也许存在或不存在.  相似文献   
12.
曾征  陈雪伊  于昕 《水生生物学报》2023,(10):1659-1668
基于线粒体基因COI、核基因ITS序列数据,结合成虫、稚虫相互匹配的方法,文章对蜻蜓目广布种长尾黄蟌Ceriagrion fallax Ris和翠胸黄蟌Ceriagrion auranticum Fraser稚虫的尾鳃和上颚这两个传统的形态鉴定特征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长尾黄蟌稚虫尾鳃黑斑的有无、数量、颜色等特征均不稳定,且与种群、性别无关;(2)两种稚虫的上颚齿式特征在同种群内也呈现明显的不稳定性。因此,两种稚虫的尾鳃和上颚特征不稳定,鉴定时应慎用。这暗示蜻蜓目其他物种的形态特征或存在类似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江尧桦 《昆虫知识》1993,30(5):303-303
<正> 1991年6月12日笔者在连云港市云台乡妇联河边网捕蜻蜒稚虫时,采得1头足畸形蜻蜒末龄雄性稚虫,经鉴定为马大头Anax par-thenope julius Brauer。通过饲养羽化为成虫,发现成虫与稚虫的畸形足各有不同,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