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1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1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941.
Ali MEHRVAR 《昆虫学报》2013,56(10):1229-1234
对采自伊朗阿塞拜疆东部西红柿大田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核型多角体病毒3个分离株[Maragheh (MRG), Nebrin (NBN)和 Marand (MRD)]繁殖的3个主要参数(幼虫期、 接种剂量和培养温度)进行了研究, 以在室内条件下筛选很有前景的分离株。在测试的各龄幼虫中, 5龄初期幼虫的病毒产量最高。最适接种剂量和接种温度分别为1 965.87 OB/mm2 和25℃。而在所有测试中, 采自Nebrin 的NBN分离株在规模化生产中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942.
对大亚湾海域表层水体的可培养细菌进行分离,测定了分离培养细菌的16S rRNA 基因V3 区序列,并采用该研究中的35 个序列与从GenBank 下载的46 个序列构建了系统树,对细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在9 个站点的表层水体中共分离得到70株菌株,分属35 个种。其中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为分离菌株最多的两个菌纲,分离率分别为40%和35.7%;而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仅分离到1 株(1.4%)。此外,还分离得到盖球菌属(Kytococcus)、间胞囊菌属(Intrasporangium)等非常见菌株。大亚湾海域细菌的Shannon-Wiener's 多样性指数为3.21。大亚湾海域表层水体可培养细菌丰富的种类多样性以及较高的α-变形菌分离率,说明了该海域具有良好的水质,同时也是潜在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库。  相似文献   
943.
新书介绍     
《生物多样性》2012,20(2):238
图解微生物实验指南(J.P.哈雷著,谢建平等译)本书中的实验均用于说明和演示普通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涵盖了微生物学学科概论及其分支。本书的特色在于有很多引人入胜的图片和独立的习题,适合不同大专院校的师生使用。本书分为十一个部分,分别为显微镜技术、细菌形态和染色、基础实验室培养技术、细菌的生化活性、  相似文献   
944.
禾本科牧草与草坪草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国内外在牧草及草坪草雄核发育与单倍体育种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在归纳总结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影响禾本科牧草及草坪草雄核发育与单倍体育种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供试材料的基因型是影响培养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小孢子发育到单核中期至晚期时有利于提高培养效率。培养前花药经过低温和甘露醇等预处理不但可以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效率, 还可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适宜的激素种类和配比也是影响培养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 总结了雄核发育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和加倍技术, 对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禾本科牧草及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5.
以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棉花为研究对象,非转基因受体棉花为对照,通过比较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基于16S rRNA克隆文库细菌种群分析,评价外源双价基因的导入在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对棉花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培养细菌的数量不受外源双价基因的影响,随着棉花生育期的交替而变化,以代谢旺盛的花铃期最多。构建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文库容量为2400个克隆,涵盖了细菌的283个属。其中,Acidobacterium是最大优势类群,共包括624个克隆,其次为未知细菌种群和Flavisolibacter。比较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棉花根际土壤细菌的种群结构,结果显示,同一生育期内前者种群的多样性显著低于后者,二者的共有类群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而增多。研究结果说明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聚糖酶基因对棉花根际细菌种群多样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削减作用,但是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该差异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46.
基于细胞实验研究壳聚糖(chitosan,CS)薄膜成球培养技术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迁徙趋化特性的影响。从脐带组织中分离原代MSCs采取CS成球法培养,以常规贴壁培养MSCs作为对照,72 h后收集两组细胞分别进行划痕实验、Tranthwell迁徙实验观察并拍照记录,RT-PCR方法检测两种培养方式中MSCs迁徙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相较常规贴壁培养方式,CS培养组MSCs体外迁徙趋化能力增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S成球培养组MSCs 中CXCR4、CXCR7、MCP-1、MMP-1、MMP-2、MMP-9、TIMP-2等迁徙相关基因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实验表明CS成球培养可显著促进MSCs的迁移趋化特性。  相似文献   
947.
桂林小花苣苔离体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抗结核植物桂林小花苣苔(Chiritopsis repanda var. guilinensis)进行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桂林小花苣苔叶片外植体的最适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16-BA+0.05 mg·L–1IBA, pH8.0; 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 MS+0.1 mg·L–16-BA+0.05 mg·L–1IBA, pH6.0, 繁殖系数7.0/35天; 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1NAA, pH6.0, 生根率为93.6%。模拟桂林小花苣苔自然生境, 在春季对生根试管苗进行大棚移栽, 成活率达90%。根据上述快繁技术, 理论上每株试管苗每年可繁殖桂林小花苣苔种苗46万株。  相似文献   
948.
土壤异养呼吸是土壤碳库净输出的主要途径, 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森林生态系统来说, 林龄是影响生态系统碳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柑橘作为三峡库区第一大支柱产业, 种植面积极广, 对维持该区域的生态平衡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该文以三峡库区宜昌市郊区种植年限不同的3个橘林土壤为研究对象, 采用室内培养法, 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 不同林龄土壤的异养呼吸及其温度敏感系数的差异, 探讨该区域生态系统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潜在响应。结果显示,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 橘林土壤pH值减小, 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增加,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呈下降趋势。无论在低温、常温还是高温条件下, 林龄较小的橘树土壤异养呼吸及其累积释放量较低。与其他研究相比, 该区域人工橘林土壤异养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值相对较低(1.45-1.69), 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 人工橘林土壤异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逐渐降低, 表明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 幼龄人工橘林要比成熟林对温度的反应敏感。  相似文献   
949.
950.
选用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茎枯病高抗品种格兰蒂为材料,研究各种生长素及细胞分裂素对其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最适芦笋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6-BA0.3 mg/L+2,4-D 1.5 mg/L+蔗糖25 g/L+琼脂7 g/L,pH 5.8;最适愈伤组织增殖诱导、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NAA 0.3 mg/L+6-B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pH 5.8;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IBA+1 mg/L PP333+0.3 mg/L 6-BA+蔗糖30 g/L+琼脂7 g/L,pH 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