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1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3507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508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651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482篇
  2003年   438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398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黏虫Mythimna separata是为害禾本科作物的重大迁飞性害虫。汉江中游流域是湖北小麦等作物的主产区,也是黏虫的常年发生地。2012年至2017年,连续6年在汉江中游湖北省宜城市利用糖醋液、频振式杀虫灯调查了黏虫成虫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宜城地区黏虫成虫可分为4代:越冬代及1代至3代。越冬代成虫峰期出现在2月中下旬至3月底,其中最早始见期为2017年2月14日,最晚为2015年3月10日。1代成虫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底,且1代为黏虫累积虫量最多的世代,7月至10月的2代、3代黏虫成虫数量稀少,没有明显的成虫峰期,但2017年7月底至8月初出现较明显2代成虫峰期。汉江中游流域宜城地区属于1代黏虫多发区;1月份温度不足以影响此地黏虫越冬,此地可能为黏虫常年越冬地;在田间变温环境下,夏季高温对宜城黏虫成虫种群无显著抑制作用;黏虫在宜城越冬代及1代成虫量是全国黏虫发生量的重要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2.
3.
4.
资美丽 《生命世界》2009,(5):110-110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中学习,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就这一课题我在不同的班级尝试了不同的授课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9年11月份在西安举行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发起的实验动物医药技术培训研讨会上,本人做了关于实验小鼠种群管理的演讲。其主题涵盖了小鼠繁殖性能的维护和基因工程种群的管理。本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强调其所涵盖的材料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如若对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希望有更深刻的理解,这篇文章所引用的参考资料值得进一步的阅读。另外本文未涉及远交系小鼠的繁殖培育和基因管理,但如有需要可以联系本文作者,可推荐需阅读的材料清单。  相似文献   
6.
森林群落稳定性与动态测度——年龄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少麟   《广西植物》1987,(1):67-72
本文在实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森林群落中的年龄结构分析可以用于测度群落的稳定性和动态,用群落的年龄结构图,以及群落各年龄级物种多样性的测定和比较。进而来测度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和动态,方法较简便,效果明显,可加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白颊长臂猿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宇  许宏伟 《动物学研究》1989,10(A00):61-67
  相似文献   
9.
温度和光照对麦二叉蚜种群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效文 《昆虫知识》1990,27(5):263-266
  相似文献   
10.
大苇莺种群繁殖生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欣  郭东龙 《生态学报》1990,10(2):150-1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