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8篇
  免费   850篇
  国内免费   4257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658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422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6年   1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森林群落稳定性与动态测度——年龄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少麟   《广西植物》1987,(1):67-72
本文在实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森林群落中的年龄结构分析可以用于测度群落的稳定性和动态,用群落的年龄结构图,以及群落各年龄级物种多样性的测定和比较。进而来测度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和动态,方法较简便,效果明显,可加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白颊长臂猿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宇  许宏伟 《动物学研究》1989,10(A00):61-67
  相似文献   
13.
铃兰族(广义)花粉形态与叶表皮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对铃兰族(广义)7个属分别作了花粉(17种)扫描电镜观察和叶表皮(12种)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花粉可分为8个类型。在狭义的铃兰族的4个属内,花粉全为远极单槽,舟状。它们的外壁除夏须草属外,都具细孔。夏须草属的花粉外壁则为细皱。 Hutchinson(1934)的蜘蛛抱蛋族花粉形态变异很大,其中开口箭属和万年青属的花粉为远极单槽,舟形,外壁具穿孔或网纹,而蜘蛛抱蛋属的花粉则为球状,无萌发孔。其间的显著差异支持Nakai为前两个属建立万年青族(Rohdeae)。表1归纳了7个属的花粉形态;图1是我们对铃兰族(广义)花粉形态演化的见解。叶表皮观察表明,气孔器为无规则型,上表皮角质层主要为条纹加厚,或均匀加厚,而铃兰属的角质层秕糠状加厚。7个属的叶表皮特征归纳于表2。  相似文献   
14.
15.
椭圆斜羽叶的解剖研究及斜羽叶的系统分类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对椭圆斜羽叶(Plagiozamites oblongifolius)钙质石化化石的研究,认为其主要特征如下:羽状复叶,叶肉无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分化。羽片叶脉维管束外韧式,木质部外始式,与现代苏铁属叶脉特征相近。羽轴维管束为“U”形,外始式木质部、梯状纹孔管胞,与现代苏铁属的羽轴维管束相似。根据上述特征,目前可将斜羽叶属归入原始苏铁类植物。但是,如果斜羽叶的生殖器官同 Noeggerathia 一样,为异孢型孢子囊穗,则斜羽叶可能为一种与苏铁类起源有关的原裸子植物。  相似文献   
16.
1986-1987年连续两年系统调查了北京地区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和玉米(Zeamays L.)根际 VA 菌根侵染百分率及菌根真菌孢子密度的季节变化。分析了菌根和菌根真菌的发生与几种土壤因子(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土壤 pH 值)和气候因子(气温、积温、土温、光照、降水量,相对湿度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葱和玉米的侵染百分率随作物生育期的增长而增加,并以6月和9月的增长速度最快。一年中,植物根际菌根真菌的孢子密度有二个高峰,分别在6-7月和10月。在北京的同一地区,一年中,几种测定的土壤因子变化很小,因此,认为气候因子对菌根发生的季节变化具有更大的影响。用线性相关和关联度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年中,菌根的发生与积温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光照对麦二叉蚜种群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效文 《昆虫知识》1990,27(5):263-266
  相似文献   
18.
大苇莺种群繁殖生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欣  郭东龙 《生态学报》1990,10(2):150-154
  相似文献   
19.
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动态度量指标体系   总被引:67,自引:11,他引:56  
赵景柱 《生态学报》1990,10(2):182-186
  相似文献   
20.
英国城市自然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D.A.Goode 《生态学报》1990,10(1):96-1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