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53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兔下丘脑室旁核刺激引起的肾交感神经传出活动的抑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富维骏  陈建国 《生理学报》1989,41(2):111-119
本实验用家兔,氯醛糖及尿酯混合静脉麻醉,制动,人工呼吸,颈部分离出三对神经——迷走、窦及主动脉神经,以备实验中切断。记录股动脉压、肾交感神经传出性放电活动(RSED)及其频率幅度直方图。借助脑立体定向仪刺激下丘脑室旁核,当刺激较强时,在交感神经放电短暂增加之后,可引起血压升高及RSED抑制。这一抑制过程可分为两个时相:血压不变期间的初期抑制时相及与血压升高同时并存的后期抑制时相。实验发现RSED总抑制时程及后期抑制时程均与血压变动具有正相关关系,而初期抑制时程与血压变动无相关关系。切断压力感受性神经前后,虽初期抑制时程的均值无显著差异,但在切断压力感受性神经后,总抑制时程及后期抑制时程的均值大大缩短。当用较弱刺激施于室旁核时,可不引起血压变化,但仍能引起RSED抑制。这个抑制亦可因切断压力感受神经而显著缩短。上述实验结果表明:(1) 在中枢内存在着一个室旁核-肾交感传出系统的抑制机制;(2) 初期抑制来源于中枢性抑制机制,而后期抑制时相主要来源于压力感受性反射,但亦有中枢抑制机制的参与;(3) RSED的中枢抑制可能并不是兴奋后压抑,而是自室旁核至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的主动性抑制。  相似文献   
12.
中脑黑质和腹侧被盖区DA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特点表现在:动作电位时程较宽(2~5ms),伴有上升相切迹;放电频率较慢(1~10spikes/s);有单放电(single firing)和爆发性放电(burst firing)两种型式,前者动作电位幅度无显著改变,后者动作电位幅度逐个减低,时程逐个加宽,并且动作电位间隔逐渐延长。DA受体激动剂或D_2亚型选择性激动剂抑制DA神经元放电活动,它能被DA受体拮抗剂所逆转。  相似文献   
13.
大嘴乌鸦种群结构及活动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1987年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大嘴乌鸦的种群结构和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在251只样本中,有成体136只、幼体115只;成幼体之比:1∶0.85;雌雄之比:1∶0.79。阐明该鸟全年活动规律具有5个时期:1.越冬期(12月至翌年2月)。2.动乱期(每年的3月)。3.繁殖期(4—6月)。4.同巢鸟活动期(6月下旬—7月底)。5.集群活动期(8—11月)。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到37个培养大鼠搏动心肌细胞充氮前后和复氧后的电活动参数。结果提示:充氮10min后,最大舒张电位(MDP),最大除极速度(V_(max)),动作电位振幅(APA)和动作电位时程(APD)等参数明显降低;自发节律增快,并出现多种形式的节律失常。83.8%细胞在充氮后30min内停搏,16.2%在50min左右停搏。复氧后,86.5%细胞在5min内复跳,13.5%未能复跳;12.5%复跳细胞在复跳10min内再次停搏。复跳细胞的各项电活动参数在30min内未能恢复到充氮前水平(p<0.05),且呈现不同程度的各类异常电活动。本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心肌细胞缺氧和复氧损伤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Kuang(Buteohemilasius)于夏季在栖落,梳羽,取食,扑翼飞行,滑翔和捕食上化费的时间分别占整个活动日(15h)的81.01%,8.86%,4.39%,3.09%,2.24%和0.41%,从130块食物团的分析表明大Kuang的食物主要由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根田鼠(MicrotusOeconomus),高原鼠兔(Ochotomacurzonia)雀形目小鸟  相似文献   
16.
刺激中缝背核(dorsalraphenucleus,DR)可以引起小脑间位核(interposednucleus,IN)神经元抑制,兴奋和双相(抑制-兴奋和兴奋-抑制)3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其中以抑制反应为主(76.0%),多数细胞的反应潜伏期〈30ms。IN细胞的自发放电频率为5-120Hz,自发放电频率高的神经元群体对DR刺激的反应率却比自发放电频率低的群体低。静脉注射5-HT2/1c受体阻断剂  相似文献   
17.
几种木本植物的N2O释放与某些生理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使用带有开放气路的气体交换测定系统,同步测定了几种针、阔叶树种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气孔导度.结果表明,低光下树木针叶或叶片释放N2O的速率与光合速率无显著相关.伴随根、茎、叶的呼吸,检测到有N2O吸收现象,其通量与温度及呼吸强度呈正相关.气孔导度明显影响N2O的通量,表明气孔可能是木本植物释放N2O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笼养白腹锦鸡觅食活动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笼养条件下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的日觅食活动呈现早(7:00-8:00)和晚(18:00-19:00)两个明显高峰期,不同季节和天气其觅食节律有一定的差异;在一年中9月翌年4月的觅食频次较高,这可能与鸟类补充繁殖期能量消耗、积累能量御寒和保证生殖腺发育有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雄鸟觅食活动的主要因素为求偶、理羽和游走;影响雄鸟觅食的主要因素是游走、理羽和静  相似文献   
19.
纵纹腹小鸮的繁殖生态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雷富民 《生态学报》1994,14(2):205-208
本文报道了纵纹腹小(Athenenoctuaplunipes)的繁殖和生活习性等,繁殖期雌雄成对活动。巢位于陡峭悬崖壁的土洞或裂缝里,内无巢材.雌鸟产卵于洞内松软的沙土上。每窝产5一6枚卵,由雌鸟孵化.卵化率平均92.7%,幼鸟成活率58.3%.雌雄共同育雏,育雏期39d.繁殖期食物以鼠和甲壳类昆虫为主。  相似文献   
20.
蓝斑核对上呼吸道阻力肌—颏舌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在38只经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健康家兔上进行,观察了电、化学刺激蓝斑核(LC)对颏舌肌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1)长串电脉冲刺激蓝斑核使颏舌肌肌电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长吸性肌电积分幅度升高,膈肌亦出现与颏舌肌同步的肌电活动增强。(2)LC内微量注射胞体兴奋剂谷氨酸钠,也引起明显的颏舌肌和膈肌肌电活动增强。(3)上述电、化学刺激的区域对照和盐水对照实验,均未出现有意义的肌电改变。提示:电、化学刺激LC可特异性增强上呼吸道阻力肌──颏舌肌的紧张性活动,具有减小上呼吸道阻力的作用,这对于某些上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