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研究一种以牙种植体为中心来测量其周围骨壁厚度的方法,并对由此方法制作完成的改良游标卡尺进行精确性评价.方法:使用Solid Edge软件设计制作一种以ITI种植体为中心来测量其周围骨壁厚度的改良游标卡尺;将种植体植入透明复合树脂块中;使用改良游标卡尺测量种植体周围树脂壁厚度,然后将树脂块连同种植体沿其长轴纵切开;拍照并用Digimizer软件对树脂块纵剖面实际壁厚进行测量;最后将两组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改良游标卡尺组测量结果为7.97-8.09mm,树脂块纵剖面组测量结果为7.98-8.12mm,标准差为0.03,t值为1.09,P值为0.28,两种测量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种植体为中心的改良游标卡尺满足了设计要求,精确度高且可重复性强,可用于评估种植体唇颊侧骨壁的骨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量ITI和Osstem-SS种植系统的稳定系数(ISQ),评价这两种种植体的骨结合情况,为临床确定其上部结构修复时机提供依据。方法:93例牙列缺损患者共植入179颗种植体,根据患者种植区骨量情况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种植区骨量良好,不需骨增量手术病例(62例);B组为种植区骨量不足,需进行骨增量手术病例(31例)。A组共植入125颗种植体,其中ITI种植系统64颗,OSSTEM-SS种植系统61颗;B组共植入54颗种植体,其中ITI种植系统28颗,OSSTEM-SS种植系统26颗。术后即刻及第4、6、8、12、16、24周分别测量各时期种植体稳定系数(ISQ),并同期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A组中ITI种植系统术后8周ISQ值平均(74.17±1.85),进行负重;OSSTEM-SS种植系统术后12周ISQ值平均(72.00±2.59),进行负重。B组中ITI种植系统术后16周ISQ值平均(65.09±3.42),进行负重;OSSTEM-SS种植系统术后24周ISQ值平均(62.09±6.16),进行负重。负重后临床随访3-24个月所有病例均成功,咀嚼功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种植体稳定系数(ISQ)能反应种植体骨结合情况,可以协助医生选择种植后合适的冠修复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动物体内进行新型钛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TAI纯钛板材(Ti≥99.9%,宝鸡英耐特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通过对钛材料的喷砂、酸蚀、碱热等处理后,构建微纳双级骨仿生结构。对处理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后,再经过兔皮下实验、小鼠急性溶血性实验确定此种材料的体内安全性。结果: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经过喷砂酸蚀碱热处理后的实验组具有微纳复合结构,与骨组织表面形态更为接近,从仿生学出发,更利于骨组织愈合与抑制骨组织周围炎的发生。2.皮下植入实验结果:经过喷砂酸蚀碱热处理后的实验组与只经过喷砂酸蚀的对照组对生物组织无明显刺激,未见明显的周围组织炎。3.急性毒性实验:未见经过喷砂酸蚀碱热处理后的实验组与只经过喷砂酸蚀的对照组出现明显的生物学反应,未见明显体重下降。结论:新型表面处理钛材料在生物安全性的动物体外实验方面无异常,可以进行下一步实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需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正畸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治疗结果及随访2周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为(4.54±1.21)mm(增加80.9%)、上中切牙倾角为(27.27±4.45)mm(增加132.3%)、下齿槽座角为(1.49±0.53)mm(增加81.7%)、尖牙间宽度为(1.73±0.69)mm(增加143.7%)、磨牙移位为(3.25±0.73)mm(降低37.1%)、上齿槽座角为(-1.81±0.46)mm(降低147.9%),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2周内,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口腔炎症、口腔感染、不适感降低以及软组织轻度浮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30%,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能发挥理想的矫治效果,稳定性好,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外科是矫形外科的一个分支,关节镜固定术后,骨软骨组织和可降解螺钉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近来该领域的兴趣集中于研制膝关节外科ACL固定术的可降解螺钉,修复重建回旋肌和肩关节囊的可降解逢线及制动器,解决关节的修复重建问题已由原来采用金属种植体固定转向采用关切镜外科的可降解种植体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一、前言有限元法 (finiteelementmethod ,FEM )是一种实用有效的理论应力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把连续的弹性体分割为有限个单元 ,以其结合体来代替原弹性体 ,然后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及运算 ,对连续体离散成的有限个单元进行力学分析 ,并由此获得整个连续体的力学性质特征。有限元法由Turner等 195 6年首先提出 ,而后被逐渐广泛运用于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1]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Farah等将有限元法带入口腔医学领域 ,因其具有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得到大量运用。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功能齐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抗菌肽KSL及其衍生物KSL—W对种植体周围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应用二倍稀释法检测KSL和KSL—W对血链球菌、具梭核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MTT法检测KSL和KSL—W对成骨样细胞MG-63的细胞毒性。结果KSL和KSL—W对具梭核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0156mg/mL和0.0313mg/mL,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125mg/mL和0.5mg/mL,在0.5mg/mL的浓度范围内对血链球菌没有抑制作用;KSL和KSL-W在0.5mg/mL的浓度范围内没有细胞毒性。结论KSL和KSL—W没有细胞毒性,对具梭核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entis种植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32例牙列缺损患者行Dentis种植体植入,3-6个月后行上部义齿修复,并进行临床和放射学的随访观察。结果:206枚种植体中有2枚在修复后6个月内脱落,其余未见松动、脱落和植入体根周X射线透射区,留存率99.0%,成功率99.0%。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配合应用相应术式,Dentis种植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牙周重度破坏后不同血糖水平对于牙齿种植术后炎症指标、种植体稳定性及菌斑指数的影响,探讨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种植牙术后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40例在牙周重度破坏后行种植体置入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按照术后8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否≥7.5%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血常规,对比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同时于术后第4、8、12周检测其种植体稳定参数(ISQ);术后3个月、6个月检测其菌斑指数(PLI)。结果:术后24小时,实验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4、8、12周的ISQ值,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6个月的菌斑指数,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牙周重度破坏后不同血糖水平与其炎症反应、种植体稳定性及细菌繁殖情况密切相关,控制术前及术后血糖,有利于提高种植体稳定性并降低术后炎症反应,减少细菌繁殖,促进尽早愈合。  相似文献   
20.
微型种植体支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颇有前景的一种正畸支抗,其创伤性小、操作简单、成本低,能够提供稳定的骨性支抗,支抗疗效可靠,形式灵活,对患者合作依赖性较小。本文就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