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5篇
  免费   657篇
  国内免费   2549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9 毫秒
951.
研究了浙江哩铺铜矿废弃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土壤相比矿区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微生物呼吸速率减弱,微生物生物量显著降低,微生物生理生态参数Cmic/Corg下降、qCO2值明显升高,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有明显的影响.Biolog结果显示,矿区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异,对能源碳的消耗量和速度明显升高,改变了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种类,使微生物消耗更多的能源,以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利用效率降低,明显不如对照土壤.由此可见,微生物生态特征是表征矿区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灵敏、有效和可靠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52.
农田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与生物化学动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究了农田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季节动态与土壤生物化学特征之间的关系 ,并利用灰色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生物和土壤生物化学特征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季节动态与土壤生物化学特征之间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关系最大的生物化学特征是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无机磷转化作用和枯枝落叶分解速率。并建立了 5个灰色数学模型 [GM(1,5 ) ]。  相似文献   
953.
甘肃省爬行动物区系与地理区划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姚崇勇 《四川动物》2004,23(3):217-221
1 研究历史  早在 19世纪初就有许多外国人多次来甘肃采集动物标本 ,或加以描述记载 ,如A .G櫣nther(1896 )记录蜥蜴 1种 ,L .Stejneger记录蛇类 3种、龟 1种 ,N .G .Gee (192 6~ 1930 )记录蜥蜴2种 ,V .Bedriaga (190 7~ 1912 )记录蜥蜴 6种、蛇 1种 ,Nikolski (1915 )记录蜥蜴 4种 ,C .H .Pope (1935 )记录蜥蜴 8种。 194 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内学者在爬行动物的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省内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主要分散在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兰州医学院及庆阳师专等大专院校。常麟定 (196 0 )首先对武山的爬行动物…  相似文献   
954.
血雉繁殖期活动区与栖息地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并结合野外观察,对血雉繁殖期活动区与栖息地特征进行了研究。孵卵期(5月)雄鸟的活动区面积为31.90hm^2,雌鸟为8.67hm^2。育雏期一个家族的活动区面积为15.45hm^2(6月)和17.33hm^2(7月)。繁殖季节相邻两个繁殖对的活动区有重叠。血雉繁殖季节喜欢在北坡和东坡活动,这种选择与食物的分布有关。倒木在繁殖期栖息地选择中占有一定地位。用多元总体假设检验、单变量F检验及主成分分析法对实验样方与对照样方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繁殖期喜选择山脊附近下层空间较为斤阔的灌木林或林间空地。  相似文献   
955.
海南黎母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3年7月和2004年1月对海南省黎母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内有两栖动物1目5科13属25种,全部为东洋界种类,其中华南区成分有15种,华中华南区有10种,分别占黎母山两栖动物总数的60%和40%,海南特有种有7种,具有典型的华南区系成分和热带山地林灌动物群特征。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虎纹蛙1种;数量优势种有黑眶蟾蜍、小湍蛙、泽蛙、细刺蛙、海南溪树蛙和背条跳树蛙;保护区内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为37109,均匀性指数为08321。  相似文献   
956.
飞蝗变型及体色多型的内分泌控制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飞蝗具变型现象,散居型和群居型在形态特征、生理机能、行为及体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保幼激素已被证实能诱导飞蝗散居型绿色的出现。近年,从飞蝗心侧体成功地分离了一种神经肽——黑化诱导激素([His^7]-corazonin),并用白化型进行检测,证实了其对体色黑化作用的活性。不同时间对飞蝗若虫注射不同剂量的[His^7]-corazonin,能诱导出现除绿色以外的散居型体色,如浅褐色、褐色、赤褐色、黑色等;也能诱导出现群居型的体色,即黑色配以橘黄色的底色。而且,对散居型若虫注射[His^7]-corazonin能诱导其形态向群居型转换。这些研究证实[His^7]-corazonin对飞蝗的变型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但又不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957.
在湛江室内和室外对锥盾菱猎蝽进行了观察研究,记述了该天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捕食量.  相似文献   
958.
959.
怀牛膝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植物名称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种子由河南省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 2材料类别子叶. 3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及再分化的培养基:(1)MS 2,4-D 1.0 mg·L-1(单位下同) 6-BA 0.1;(2)MS 2,4-D 1.0 6-BA 1.0.生根培养基:(3)MS NAA 0.05.以上培养基均添加3%蔗糖、0.60%琼脂,pH 5.8~6.2,培养温度为(25±2)℃,光照度2 000 lx,光照时间14 h·d-1.  相似文献   
960.
几种化学药剂对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獐牙菜(Swertia mussotii)属龙胆科(Gentianaceae)一年生草本植物,为高寒藏药,藏名蒂达,产于青海海拔3 600~3 800 m的高寒地区.植物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舒肝利胆之功效,专治黄疸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目前,川西獐牙菜仍处于野生状态,其野生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医药生产和外贸出口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