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利用GIS模拟变量施肥尺度对施肥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氮肥变量施肥为例。采用GIS技术分别模拟不同肥力水平、不同空间变异和不同相关距条件下变量施肥尺度对施肥量的影响.首先用“Turning Band Method”方法随机生成符合指定均值、方差和空间分布(半方差模型)的一组表示最小施肥单元的土壤养分数据,每组10~4个数据,对每组数据进行了100个等级尺度单元的相关施肥量计算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1)随着变量施肥单元面积减小,施肥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或保持不变;(2)相同土壤肥力,空间变异越大时,随着施肥尺度增大,平均施肥量增大越明显,而且施肥临界养分过渡带的变量施肥合理性受尺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2.
氮磷钾肥对地道药材建泽泻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正交试验并结合室内HPLC分析,研究了氮、磷和钾素营养对建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cz.〕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基肥对建泽泻生长前期的叶片数、株高、叶宽和叶长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均大于不施基肥处理;氮、磷和钾施用量对建泽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当施肥量为纯N 225.0 kg.hm-2、P2O5187.5 kg.hm-2和K2O 225.0 kg.hm-2,总施肥量为637.5 kg.hm-2时,产量最高;氮、磷和钾施用量对建泽泻块茎的粒重均无显著影响;磷的施用量对建泽泻指标性成分23-乙酰泽泻醇B含量有显著影响,而氮和钾均没有显著影响,且影响作用从高至低次序依次为P2O5、N、K2O。  相似文献   
83.
长期施肥对双季稻种植下土壤有机碳库和固碳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长期施用化肥和猪粪(PM)、稻草(RS)对双季稻集约化种植下30年期间(1981-2010年)土壤有机碳(SOC)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平衡施用处理(NPK)的SOC、颗粒有机C(POC)和KMnO4氧化C(KMnO4C)组分高于化肥非平衡施用处理(NP和NK);猪粪、稻草与化肥(NK+PM、NP+RS和NPK+RS)长期配合施用处理的SOC、POC和KMnO4 C组分显著增加.连续种植30年60季水稻后,猪粪与NK配施处理0~45 cm土层的SOC(84.71 t C·hm-2)、POC(8.94 t C·hm-2)和KMnO4 C(21.09 t C·hm-2)数量最高,其次是NPK+RS处理;NK+PM处理(485 kg C·hm-2·a-1)的固C量最高,其次是NPK+RS处理(375 kg C·hm-2·a-1).化肥与猪粪、稻草配施处理SOC的固C效率(CSE)明显高于单施化肥处理;施肥处理POC的固C效率(0.4%~1.2%)低于KMnO4C(3.0%~8.3%).采用腐殖化常数值(h)和Jenkinson方程的衰减常数(k)可以预测不同处理2010年的SOC储量,通过Jenkinson方程可以计算维持1981年的SOC储量水平所需要的C投入量(AE).双季稻种植下,长期连续施用NK+PM、NP+RS和NPK+RS处理的SOC含量增加是由于年C输入量高于AE所致.在南方亚热带双季稻种植区,化肥与猪粪、稻草长期配施将促进水稻土有机碳的固定.  相似文献   
84.
利用开始于1982年的湖南祁阳官山坪水稻长期(1982-2010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土壤有机质、氮素养分的动态变化特征,试验设置NPK、NPKM(M为牛粪)、 NPM、NKM、PKM、M和CK等7个处理.28年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结果表明:肥料的施用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和水稻产量.氮、磷、钾化肥+有机肥(NPKM)处理的水稻产量一直保持最高水平,氮、磷、钾化肥(NPK)处理随着试验年限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其水稻产量逐渐低于其他施肥处理.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试验开始后的前16年有一个快速增加的过程,之后略有下降,然后仍保持增长趋势;NPK化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仅在试验开始后的前8年增加较快,之后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波动.各施肥处理在试验开始后的前8年内土壤全氮含量均呈快速积累趋势,以NPKM处理增幅最大.各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在试验开始后的前12年增加较慢,平均每年增加0.66~2.25 mg·kg-1,1994-1998年增加较快,平均每年增加6.45~32.45 mg·kg-1;1998年之后,各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均略有下降,其中,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增加较快,单施化肥处理增加较慢.表明有机肥的施用是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和氮素营养水平稳定提升的关键措施,是红壤稻田土壤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5.
在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区, 采用遮阴试验和石蜡切片法, 研究越冬期不同光强对3个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维多利亚’、 ‘巨人201’和‘游客’)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光强减弱, 各紫花苜蓿品种表皮结构中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 气孔密度和气孔开度明显下降; 上、下表皮厚度呈上升趋势。随着遮阴强度增加, 叶肉组织中海绵组织细胞宽度显著上升, 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层数、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显著下降; 品种间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栏组织细胞宽度变化趋势不一致。叶片结构整体特征中叶片厚度、叶肉厚度、中脉厚度、组织结构紧密度随光强减弱而显著下降, 组织结构疏松度明显上升, 叶脉突起度变化不明显。品种间各叶片解剖性状变幅及可塑性指数具有明显的差异, 表明其对弱光适应方式不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 各紫花苜蓿品种叶片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叶肉厚度、叶片厚度及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与光强呈显著正相关, 可能是紫花苜蓿叶片解剖结构光强敏感特征参数, 其中, ‘维多利亚’叶片敏感特征参数与光强相关程度较低, 与光强相关的性状较少。综合各项分析结果, 初步确定越冬期紫花苜蓿耐阴性与其秋眠性相关, 半秋眠型品种‘维多利亚’ >秋眠型品种‘巨人201’≥非秋眠型品种‘游客’。  相似文献   
86.
以三种不同比例缓释固体肥与三种液体肥组合为苹果花卡特兰施肥,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苹果花卡特兰生长与开花的影响,并对开花植株商品化性状进行评分,探讨营养配方对苹果花卡特兰商品化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含N量较高的肥料有利于苹果花卡特兰叶片与假球茎生长,而P、K比例较高的肥料有利于假球茎发育和开花。苗期可使用含N量较高的肥料促进营养生长及抽生假球茎,成株期则施P、K比例较高的肥料促进假鳞茎成熟与花芽分化,使苹果花卡特兰多抽花枝多开花,增加观赏性状,提高苹果花卡特兰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87.
刈割、施肥和浇水对矮嵩草补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青海海北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进行为期3年的野外控制试验, 研究了刈割(留茬1 cm、3 cm及不刈割)、施肥(2.5 g·m-2尿素+ 0.6 g·m-2磷酸二胺、不施肥)和浇水(20.1 kg·m-2、不浇水)处理对矮嵩草补偿生长(包括分株密度、株高和分株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及其比叶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增长率的变化, 探讨矮嵩草补偿生长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刈割后, 矮嵩草的补偿生长高度和比叶面积显著降低; 分株密度有增加的趋势, 但会随刈割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株高和生物量的相对增长率随刈割强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补偿地上生物量在重度刈割处理下最高。施肥能显著增加矮嵩草的补偿高度、分株密度、补偿地上生物量、株高相对增长率、生物量相对增长率、比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 与不浇水处理相比, 浇水处理对重度刈割处理下的分株地上生物量、密度相对增长率、比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无影响, 而显著降低了中度刈割处理下的补偿高度和株高相对增长率, 提高了不刈割处理下的分株密度和重度刈割处理下的生物量相对增长率。刈割、施肥和浇水处理的交互作用也显示出刈割与施肥对矮嵩草补偿生长具有拮抗效应, 而刈割与浇水具有协同效应。上述结果说明, 矮嵩草在刈割后可通过增加分株密度和相对增长率等途径来提高补偿能力, 弥补在生长高度上出现的低补偿, 而施肥可显著抵消刈割的不利影响, 提高矮嵩草的补偿能力。  相似文献   
88.
2005年和2007年分别从望城县已建立27年的肥力定位试验田内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TOC)、全N、速效N、速效P、微生物生物量碳、氮(Cmic、Nmic)及土壤呼吸和酶活性,研究长期施用化肥、猪粪和稻草对土壤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猪粪和稻草处理的土壤pH值与试验前相比均有所下降,电导率(EC)变化不大.化肥与猪粪、稻草配施处理的TOC、全N、速效N、速效P、土壤呼吸、Cmic、Nmic和酶活性均高于不施肥(CK)和单施化肥处理;化肥与猪粪、稻草配施处理的水稻产量也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在研究期间,NK化肥与猪粪、NPK化肥与稻草配施处理 的Cmic/TOC大于相应的单施化肥处理.各处理土壤生物化学性质与TOC和养分含量呈正相关(P<0.01).猪粪、稻草与化肥长期配合施用能显著改善土壤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提高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9.
京东板栗主产区土壤氮磷钾的空间变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京东板栗主产区迁西县土壤氮、磷、钾的空间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迁西县土壤全量氮、磷、钾和速效氮、钾的含量普遍较低,但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氮、磷、钾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中等变异,且以磷的变异最大.表层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分布符合高斯模型,其空间变异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决定;全钾和速效钾的分布分别符合球状模型和高斯模型,前者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空间相关性为中等;后者主要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空间相关性强烈.氮、钾在全县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高值区均出现在县域南部和西北部,而中部和东北部的含量较低.全磷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该县北部,速效磷高值区则分布在县区南部.氮、钾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0.
采用人工水质染毒的方法,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及流式细胞术(FCM),探讨重金属镉对小鼠精巢内生殖细胞凋亡及附睾内成熟精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小鼠生殖细胞处于凋亡时期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时期的生殖细胞超微结构呈现出线粒体空泡、核膜内陷、染色质周缘化及核固缩等形态特征,表明镉容易引起小鼠生殖细胞凋亡;各试验组精子早期凋亡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活性精子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高剂量组(0.10 mmol·L-1)精子成活率(75.1%)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而早期凋亡率(22.6%)则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睾丸生殖细胞DNA断裂率(18.2%)及附睾精子断裂率(26.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3%、5.6 %)(P<0.05).各试验组小鼠睾丸内DNA断裂的生殖细胞数量低于附睾内DNA断裂的精子数量.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小鼠睾丸内生殖细胞及附睾内精子凋亡率逐渐升高.表明小鼠生殖细胞凋亡及DNA损伤数量与镉剂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