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81.
施肥对白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提高白芍品质和产量的施肥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下白芍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以增产,每667m^2施P、K肥分别为6kg时增产幅度最大。并对施肥措施对芍药甙含量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处理6小区不但产量高,而且芍药甙产量也最高,品质最好。本研究为制定合理的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管理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2.
探究干旱栗钙土土壤长期施肥的施肥效应,揭示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的演变特征,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区农田合理培肥和科学评估施肥效果提供依据。依托内蒙古武川旱作试验站的长期轮作定位施肥试验(2004—2019年),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牧交错带栗钙土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有机肥配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而不平衡施肥(如NP、NK、PK、N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土壤容重有增加趋势;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施肥方式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所提高,土壤养分均表现为有机肥配施化肥>有机肥施用>化肥平衡施用>化肥不平衡施用>不施肥;在土壤微生物方面,有机肥配施化肥土壤细菌数量显著提高108.36%~118.92%,真菌数量提高27.68%~50.46%,放线菌数量提高35.43%~40.25%;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平衡施用化肥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尤以有机肥与化肥两者配施联用效果最好。以合理氮、磷、钾多元素配比施用对农牧交错带干旱栗钙土土壤质量有明显改善,不平衡施肥土壤性...  相似文献   
583.
584.
毛竹是具有经济、生态等综合价值的重要物种,带状采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的可机械化经营模式,在伐后自然恢复过程中,施肥是加快林分恢复的重要措施。2019年选取大年毛竹纯林,在带状采伐后选取N∶P2O5∶K2O为2∶1∶1、3.5∶1∶2、5∶1∶2.5(A1、A2、A3)3种施肥配比和450、600、750 kg·hm-2(B1、B2、B3)3种施肥量进行二因素三水平施肥试验,探究林下植被多样性对养分输入的响应。结果表明:(1)采伐当年,林下植被多样性随施肥配比的N、K比例升高,Shannon指数(H)和Gleason物种丰富度指数(D′)呈显著递增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表现出低比例时抑制和高比例时促进;Simpson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呈显著单峰趋势,各指数受不同施肥量影响的差异不显著。(2)2021年,指数H和D′的显著变化趋势消失;指数D和E保持显著单峰趋势,施肥配比为A2时达到峰值。(3)在时间动态上,施肥处理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模式,2021年指数H、...  相似文献   
585.
提高稻田氮素生态效益的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水层下把氮肥撒施在土表的“习惯施肥法”易引起氨挥发和硝化-反硝化的N素损失,基肥“全层混施”或“犁沟深施”、追肥“以水带N”的“改进施肥法”可以避免“习惯施肥法”的上述缺点,提高N肥利用率20—30%,提高N肥增产效率25%左右。该施肥法可减少大气和水体环境的污染,且有益于人类社会和增加土壤N素肥力,是一项提高N素生态效益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